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养生】改善脾胃疾病—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18克),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陈皮(6克),升麻(6克),北柴胡(6克),白术(9克)。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或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诸证。

  【用法】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禁忌】下元虚者禁用。


  【原文】《内外伤辨惑论》: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若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辛甘为用。


  曾有中年男性来诊诉腹泻半年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每日大便2-3次,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肢体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诊断:泄泻(脾胃气虚),治法:补中益气。拟用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成:黄芪(15克),甘草(9克),人参(5克),当归(3克),陈皮(6克),升麻(6克),北柴胡(6克),白术(9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一周后复诊自诉大便次数较之前少,自觉精神较好,胃口比之前好,无其他不适,按上方加减将人参改为3克继续服用两周,两周后复诊诉其大便已经正常,胃纳好,面色萎黄较之前大有好转,精神尚好,嘱其以后饮食注意多运动。

  本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见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故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各家医药典籍都有此类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肺者气之本,黄芪补肺固表为君;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白术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浊阴降,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生姜辛温,大枣甘温,用以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先建其中。

  2.《医门法律》:东垣所论饮食劳倦,内伤元气,则胃脘之阳不能升举,并心肺之气,陷入于中焦,而用补中益气治之。方中佐以柴胡、升麻二味,一从左旋,一从右旋,旋转于胃之左右,升举其上焦所陷之气,非自腹中而升举之也。其清气下入腹中,久为飧泄,并可多用升、柴,从腹中而升举之矣。若阳气未必陷下,反升举其阴气,干犯阳位,为变岂小哉。更有阴气素惯上干清阳,而胸中之肉隆耸为(月真),胸间之气漫散为胀者,而误施此法,天翻地覆,九道皆塞,有濒于死而坐困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中益气丸与养生
补中益气丸是家中常备?那你要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补益方之补中益气汤
补气第一方,气虚主用方,补足虚了的气
方剂歌訣 |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运用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