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密度:让你了解骨骼强度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

骨骼强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1.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2. 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3. 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应用于八类人群:

1.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 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 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 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骨密度仪会根据患者资料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BMD与正常同龄人群的BMD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骨密度水平的测量结果(BMD)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的标准差(SD),定出以下四项指标。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SD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SD(-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SD(低于-2.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

Mr.K温馨提示:一旦出现有疑似骨质疏松的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做骨密度测试并定期随访,从而判断有否骨质流失的情况发生,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在较常发生骨痛的部位检测骨密度,或在已测得骨量减少的部位定期复查骨密度,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7岁老人,骨骼年龄只有50岁,长寿秘诀不是多走路,而是这3件事
哪些人应该做骨密度检查
如何正确补钙
骨密度测量的标准
骨密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体检手册』骨密度检查确定骨骼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