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从小被打的孩子,成年后心理创伤有多大

晚上听见楼下的父母在打孩子,大概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只听见小男孩无比绝望地干嚎,哭得撕心裂肺。

这种情况以前并未留心,但有了孩子之后,却忍不住想多听一会儿。

楼下住的一家三口,印象中那对夫妇戴着眼镜总是很斯文有礼的样子。女的买菜回来会很和气地打招呼,男的会一个人躲在楼道里很凶地抽烟。

小男孩胖嘟嘟的,每次见了我都很热情地叫我“阿姨”。可就是这样看起来品性纯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脱不了“打孩子”的命运。

后来在小区花园里玩,看到一个小朋友正被妈妈教训,正好楼下的小男孩也在场,于是跟他聊起被打的事情。

我问他,“你爸妈打你么?”我以为他会有所顾忌,但没想到他很大方地说,“打啊!”

“他们拿什么打你?”

“衣架!铁的衣架死命地打!”

“打你哪里?”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

“恨不得拿刀杀了他们。”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快掉转话题。

“那他们不打你的时候,是不是也很爱他们啊?”

“是啊,特别是他们带我看电影的时候。”

……

突然感觉心里很难过,这样的聊天我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孩子是这么的天真善良,哪怕一次次被伤害,却仍愿意相信父母,选择去爱!

希望他的父母不要打走这个孩子的纯真的善良。

“打孩子”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小男孩,撒谎了,作业没写了,或者考试没考好了……小时候调皮捣蛋被打两下很正常。

况且自古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时候被打长大了就好了。——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吧!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然,并没有!

中国很多小时候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是看起来很正常,但心里却隐藏着你无法想象的创伤。

我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1岁被寄养在别人家,2岁被送到幼儿园。

3岁被爸爸一脚从家门口飞踢到房间,撞到墙上昏死过去半天。

5岁因为玩树叶被爸爸说成是捡垃圾的小孩,一辈子没出息

7岁因为放学没及时赶回来给爸爸热饭,被带到野外倒吊起来暴打。

10岁因为爸爸自己在单位没评上先进,就被追到学校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打。

至于撕书撕作业本都是家常便饭,平时只要爸爸情绪上来,手里有什么就拿什么打,筷子、痒痒挠、湿毛巾、小板凳……总之每天都有新“惊喜”,且不分场合,不问缘由,直到打累为止。

到了14岁,被打时知道反抗了,于是拎着鞋子跑出去,第一次离家出走就是四十多天。白天在街上晃,晚上睡网吧,一夜之间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混社会。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因为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公。

可就是这么个“问题少年”在我们认识的当初,已经完全是一枚阳光帅气的有为青年模样,身体上的伤痕已经退却,至于心理上,只要他不说就没有人知道他是被从小打大的。

我第一次到他家看到那个和气的老人,几乎怀疑他的故事是不是都是杜撰的。因为真的没有办法把故事中残忍对孩子施暴的爸爸,跟眼前那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对上号。

事实上,他小时候不仅在身体上饱受疼痛,他爸爸在精神虐待也是一把好手。

如果十年不跟孩子说话只能算是一种冷暴力的话,那张口就来的“蠢货”、“笨蛋”、“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不知道像谁!”、“你这种货色一辈子没出息!”等语言暴力也是驾轻就熟。

但是这一切掩盖在外表之下问题,直到结婚之后才慢慢暴露出来。

1、做事有严重的拖延症

小时候生病,父母从来不会及时带他去医院,直到咳血了才引起察觉。现在他生病也是尽量扛,实在扛不过去再说。

2、拼命压抑内心的正当欲望

旱冰鞋、画板、磁带……这些小时候的正当需求都以“家里穷”不给买。可其实他家里远比一般同学条件好。所以他现在对于任何物质上的需求也会拼命压抑,送他一点点小礼物都能开心很久,像一个严重缺乏玩具的孩子。

3、严重的不自信

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肯定,现在还是表现得很不自信,特别是在需要做重大决择的时候总是游移不定。

4、跟上级的关系很紧张

跟爸爸的关系一直不好,跟领导的关系也不能融洽,一心想挑战权威,但却又缺乏自信。

5、很容易相信别人,一旦受到伤害便全盘否定

像一只孤独的刺猬,虽然很渴望温情却又浑身带刺令人无法靠近。可以交朋友,但很难交心。

6、妒忌心重,缺乏安全感

哪怕三岁的儿子说一句:“坏爸爸!我不要你了!”都受不了,要跟儿子据理力争很久。

孩子在一个家庭之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势必要另寻发泄的方式。他选择的方式就是远远地离开家。

但即便是离家这么多年,他的爸爸也从来没给他打过一个电话。他打电话过去,那边也是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

关于以往被打的经历,他的父母则以“不记得了!”或者“打是为你好!”这样轻描淡写地理由就一笔代过了。一如小时候一样,连个倾听和申诉的机会都未曾给他。

他自己平时很省,舍不得吃喝,但只要一有了好东西,便第一时间想到父母。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从来不会告诉父母,但一有什么喜讯,便会立即向父母报喜。

我知道,这么多年他一直渴望着亲情,渴望着被父母认可。

然,并没有!

即便是现在他已经为人夫为人父,还是一次又一次被父母把尊严踩在脚下。

就像猴子试验中那组被虐待的小孩子,虽然靠近“妈妈”会受到惊吓和伤害,但还是忍不住地一次次想去寻求安慰。

他的心里创伤面的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从小到大,那个创伤一直都在,从未减少。 

最可怕的是,他虽然忿忿地说,绝对不会打孩子。但另一方面,在内心里却也认可父母的做法,觉得孩子从小就得“上规矩”。

只要有人跟他抱怨孩子哪里不好,他就会非常暴躁。会马上“教训”孩子,要求儿子立刻改正。这也严重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夫妻和家庭关系。

知乎上有个提问说“中国很多小时候被暴力对待的孩子,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我想告诉题主,那些小时候被打被冷暴力过的孩子,成年后也许看起来很开朗乐观,孰不知他们都已经被换了一副心肠,再也没办法做回那个天真快乐的自己,一辈子都将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都说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但天下也没有随随便便就不知感恩的孩子。只是一场拳脚,打散了父子亲情,一番讥讽毁了一个原本单纯美好的家庭。

如果你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变成这样,那就请记住,无论当时自己有多么生气,也请放下高高举起的手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很多孩子被父母暴力对待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
治疗家庭创伤:放下评判去学习爱
“妈妈,你是恶魔吗?”这支视频让人不敢再看第二遍……
读完我才明白,真的不是原生家庭的错
母亲路边狂扇女儿:那些虐待父母事件背后,藏着多少痛过的孩子
原生家庭:你有被父母打过吗?一下也算。长大后会遇到些坎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