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今年起16区碑刻文物“摸家底”,将建基础数据库

北京地区现存民族文字碑刻保护普查工作近日启动。今年开始,市文物局将组织专家为北京市范围内16区存在的民族语言碑刻摸清“家底”,掌握碑刻文物的保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北京民族语言碑刻的基础数据库,提出保护建议,制定保护措施。

北京地区现存大量以汉、满、蒙、回、藏等民族语言文字镌刻的碑刻文物,是北京历史上各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的珍贵实物见证。本次保护普查涵盖16区内不可移动民族语言碑刻文物及馆藏文物,普查内容涉及碑刻文物的名称、位置、数量、年代、保护状况等。

今年内,文物部门将完成60通碑刻文物的保护普查和数字化采集测绘,其中一部分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露天展示,另一部分分布在平谷区、延庆区、密云区、怀柔区、顺义区、门头沟区、房山区等远郊地区实地保存。专家介绍,由于这些碑刻文物处于露天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现象,受风吹日晒雨淋,多数碑刻字体已逐步风化并变得模糊不清,长期发展下去,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文物工作者将充分保障文物本体的安全,根据保存现状和保存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方案,在需进行保护的碑刻文物周边“一对一”设置采集场地,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数字摄影等技术,原地对碑刻文物进行“非接触”测量记录,全方位采集高精度数据。

通过保护性普查,采集到的碑刻文物信息将为文物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文物工作者将完成三维点云、正射影图像、数字拓片、微痕增强图等数据处理,为碑刻文物保护、科学研究、虚拟展示等工作提供精确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图纸、统计表、现状照片等方式全面记录石碑文物的病害情况,在此基础上“量身”制定科学保护建议及措施;同时,采集全景影像并制作碑刻导览地图,便于文物部门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

未来两年,专项普查将一直持续,更多数量的碑刻文物将纳入普查和保护范围。文物部门将建立北京民族语言碑刻基础数据库,编制普查和保护报告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家有什么宝贝,我们心中有数吗?
重磅!国家文物局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中医药文化遗迹亟待发掘与抢救
文物“三普”带来八大后遗症,如何医治?
“文化遗产日”浦东亮家底&nbs
浅议田野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