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掉下巴”的急救方法

老人“掉下巴”的急救方法

掉下巴在医学术语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它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在单侧,亦可发生在双侧。

  掉下巴在医学术语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它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在单侧,亦可发生在双侧。

  表现

  颞下颌关节脱位时,口半张不能闭合,呈开口状态;咬牙时上、下前牙间有缝,后牙不能接触,不能咀嚼、进食、吞咽;

  唾液外流,语言含糊不清;下颌前伸,关节附近疼痛或肿胀,耳屏前凹陷明显,在颧弓下方可触及移位的髁突。

  如双侧关节同时脱位,则两颊变平,脸形变长;如单侧关节脱位,面部不对称,颊部及牙齿的中线偏向未脱位的一侧。

  家中如果有老人出现“掉下巴”的情况作为家人要学会适当的急救方法,减少病人的痛苦!

  “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前,术者应让患者作好思想准备,精神不宜紧张,肌肉要放松,必要时,复位前可给镇静剂。两拇指明确是双侧或是单侧脱位,以便复位时协调用力。常用的手法复位有口内法、口外法、颌间复位法三种。

  一、口外法

  病人和术者的体位同口内法。复位时,术者两拇指放在患者两则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状突之前缘,即下关穴处,然后用力将髁状突向下方挤压。此时患者感觉下颌酸麻,术者同时用两手的食、中指托住两下颌角,以环指、小指托下颌体下缘,各指配合将下颌角部和下颌体部推向前上方,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此法优点是没有咬伤术者拇指的危险,不需要太大的按压力量。

  二、口内法

  患者端坐位(但头部紧靠墙壁),下颌牙合面的位置应低于坟者两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术者立于患者前方,两拇指以纱布伸入口内,尽可能身后放在下颌磨牙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状突移到关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后推动,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有时在滑车回关节窝时能听到清脆的弹响声。在即将复位闭颌时,术者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咬伤。当两侧同时复位有困难时,可先复位一侧,再复位另一侧。

  三、颌间复位法

  病人体位同上述。如复位右侧,术者站在右后方,复位左侧时术者坐于病人左前方,左手掌及手指托持颏部,右手如握笔式,将一圆形软木棒(约5~10毫米为宜)放在最后上下磨牙间合面上。复位时,左手稳重用力托于颏部,使之向上,当髁状突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左手掌间即会感到下颌车在移动而不稳定。此时,右手乘势迅速转动软木棒向前方,同时托颏部向后使髁状突滑入关节窝。随即抽出木棒,一侧复位后,再复位另一侧。

  预防

  如果关节经常脱位的话,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患者也对此有恐惧感,甚至不敢张口。

  习惯性掉下巴的人,一定要注意保养,平时要限制大张口的动作,张口度要限制在自己手指的两横指以内;避免进食大块硬食,在打哈欠、大笑、打喷嚏等时,主动及时用手托住下颌,以避免过度运动而造成脱位;在进行一些需要大张口才能配合的医疗操作时,一定要事先向主治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掉下巴”的应急指导措施!
不小心掉了下巴应怎么紧急处理?
下巴脱臼怎么紧急处理?
下颌关节脱位(掉下巴)复位手法
养老机构最全最有用的急救常识
方氏接骨十八掌之十:顺势而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