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半夏秫米汤中领悟天地阴阳之道
 《灵枢·邪客篇》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之奈何?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灵枢·邪客篇》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之奈何?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又《素问·逆调论篇》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本人初学《内经》时,不解半夏秫米汤和阴阳之意,以为只能与“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相应。临症以来,察验于病者之证,留意于各家之说,回味经论,甚觉二者似有关联。

更加近年来自身常患不寐,兼见五心烦热,心悸,多梦,耳鸣,脉细数,舌体略胖有齿痕,质偏淡,舌尖略红,苔白根腻。多次就医,均以阴虚论治,以益阴潜阳之剂投之罔效,反增便溏、纳减等症。自知脾胃欠调,欲以半夏秫米汤一试,医者谓半夏温燥伤阴,不予处方。后自拟制半夏数克,以米汤煎服,颇觉有效。

虽未宗《内经》法服用,但从半夏辛温和胃降逆,想到生姜亦为辛温和胃散寒降逆之药,乃备生姜一块放于床边,每于不能入睡时,将生姜嚼吞少许,稍感胃中和畅,少顷即寐。

按:本人外现阴虚之象,又有中焦虚寒湿阻之征,此实为阴阳互不相交所致也,勾通其道,引阳入阴,是其治法。

脾胃为升降枢纽,胃气以降为顺,胃病则脾亦无所禀受,脾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此所谓浊阴不得降,清阳亦不能升,乃上下之阴阳不和也。姜、夏之所以能沟通阴阳之道路,乃以其能和降胃中悬塞之浊阴,而活动脾胃升降之枢纽,正应其“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

叶天士云:“不寐之故虽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也”。观后世治不寐之方各异,但其宗旨皆在于使阴阳相交。

人病阴阳不调,概而言之,不外两类:一为阴阳之一方偏胜偏衰;一为阴阳相交之道路不通。一方偏胜者,他方不能制约,如邪热引动心火,心阳独亢,肾水不能上承之黄连阿胶汤证,需降折心火,滋养阴血,水火方得以相交。一方偏衰者,则无力以潜纳他方,如心肝阴血亏损,虚热内扰之酸枣仁汤证,需滋养阴血方能潜纳阳气,而得阴阳相交。

又如由于化生之源不足,或思虑耗伤,心脾两虚,血不宁神之归脾汤证,罗东逸在论此方时云:“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彼黄婆者,若不为之媒合,则已不能摄肾归心,而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之脾也”。

可见其法,是以健脾养血而得滋水济火,亦调和阴阳之意也。此一类正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之治法。

阴阳相交之道路不通者,乃因“厥气客于五脏六腑”,以致脏腑气机失调,经脉运行不利也,如前述脾胃升降枢纽窒塞之半夏秫米汤证;虚火上扰心神,火不归源,心肾不交之交泰丸证,需降浮火,旺真阳,引火归源,以复天地交泰而得阴阳和平矣。

他如痰热阻扰清阳之温胆汤证,热扰胸膈之栀子豉汤证,瘀血阻滞之血府逐瘀汤证,皆由病邪阻扰,经络气机不畅,阴阳之通路受阻,其气亦乱而不调矣。“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病邪去,壅塞除,气机得畅,经络得通,阴阳方有正路通行,自然达到交和。

盖治不寐此为宗旨,治百病亦斯理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枢悬解》 > 卷八 贼邪 邪客六十三
论心肾不交失眠中三焦及脾胃的重要性
调理失眠第一良方,千古传承,值得收藏!
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
连建伟教授运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证经验
内经》失眠病证的证治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