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横空出世——霸国

2007年,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村,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隐藏了近3000年的西周封国——霸国浮出水面。“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入选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它的发现使我们有机会认识文献中没有记载的西周时期“霸”国的历史文化面貌。由于该墓地的时代纵贯西周始终,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又有大量青铜器铭文发现,为我们研究西周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再次,该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骨器、漆器等器物,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西周时期精湛的手工业技艺。


“霸”器曾见于以往的青铜器著录,在《殷周金文集成》中著录有“霸姞作宝尊彝”鼎簋,曲村墓地也曾出土一件“霸伯作宝尊彝”铜簋。



大河口西周墓地揭露面积1.5万余平方米,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墓葬内出土的青铜器种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车马器、乐器等;陶器组合主要有:鬲,鬲罐,罐,鬲盆罐等。玉、石、骨、蚌器、贝和串饰较多,部分墓葬随葬锡器或漆器,个别墓葬甚至发现有金器。


考古队从发掘出的青铜器物的铭文间发现了“霸”字。铭文显示,墓地主人的族名为“霸”。随后的考古发现证明,霸国与晋国、倗国、燕国和周王室有往来关系。在传世的文献记载中,未曾见到与“霸”国相关的蛛丝马迹。


有两种原因会导致霸国在现存史料中没有记载:一是在过去的史料中确实存有霸国的记载,但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遗失了;二是根据大河口墓地的面积及墓葬埋藏数量可判断出当时大河口人群规模不大,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让我们有机会认识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西周“霸”国的历史及文化,并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霸伯”墓地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叫鸟盉的青铜器备受关注,这是在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新的器型。出土的漆木器中,有漆木俑、俎、罍、豆、壶、牺尊、坐屏、杯、案、盾牌、方彝等,其中两个一米多高的漆木俑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漆木俑。


通过字形分析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中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



2008年发掘的以M1为代表的6座墓葬,对理解整个墓地提供了重要线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的考古发掘中收获较大成果。整个墓地内发掘揭露面积15000余平方米,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墓葬577座,车马坑24座,东周灰坑和窖穴55座,东周房址1座,宋代墓葬1座,明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2座。


577座西周墓葬中青铜容器墓葬共45座,其中大型墓葬11座,中型墓葬18座,小型墓葬16座;锡器墓葬10余座;陶器墓葬328座;小件器物墓葬108座;无随葬器物墓葬83座。其中被盗掘的西周墓葬19座。随葬器物多放置在墓主头前,其次为棺椁间或二层台上,大中型墓葬以随葬青铜器为主,小型墓葬以随葬陶器为主,青铜器种类丰富,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车马器、乐器等都有发现,共发现青铜容器近220件、锡器约50余件、陶器600余件,总计出土文物15000余件套。


霸国的发现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和政治体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重要的是大河口墓葬资料显示大河口人群属于狄人人群,戎狄与华夏人群的融合是两周历史和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大河口墓地的试掘资料显示至少在晚商时期这支狄人人群已经与华夏文化交融在一起了,受到中原华夏文化的强烈感染和融化,但直到西周时期还保留有明显的自身文化特征。“霸”与“伯”为同字异构,在大河口墓葬中发现“霸”与“伯”写法相似或相同,二字古音相通,这为理解西周古国增加了新证,为均不见于文献记载的霸和伯国族的传世器物找到了归属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霸国——沉睡了3000年的西周封国横空出世
文化大观园 三千年前山西南部族群探秘
大河口西周墓地:靠考古横空出世的“霸国”
呦呦鹿鸣,解读霸国(二)——燕国公主
西周伯爵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晋】山西博物院“发现霸国”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