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一浙南游学丨廊桥遗梦,寻找清明上河图里的秘密(4月30日

  


  丨到 浙南 去丨

  寻《清明上河图》埋在浙南山水里的秘密

  在深山古村落里,叩问古老建筑

  五一小长假,错峰出行

  做一场山水田园廊桥遗梦

  人人都爱《清明上河图》。

  随着画卷展开,汴河缓缓流过,市肆喧闹,百姓熙来熙往。北宋画家张择端爱过的城市,他以机械般的精密描绘了屋舍楼宇,留住了北宋盛世。

  画中值得把玩的细节很多。

  


  当你的视线,穿过人烟稀少的郊外,进入繁华的都城。便可以看到整幅《清明上河图》中最醒目的部分,虹桥人潮拥挤,架在河水两岸。这是一座难以复制的木构拱桥。

  木构件相互交错、承托、相贯,共同撑起整座桥梁,尚未在国外古今桥梁中发现先例。然而,元明以后,虹桥的造法就失传。人们一度以为,中国再也找不到相似技法的桥梁。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闽浙一带的廊桥的形制上,找到虹桥的蛛丝马迹。这种廊桥就位于浙南温州泰顺境内。

  浙南的山水里,藏着多少秘密?

  


  浙江南部多山、多水,延绵起伏的山地,出门多艰难险阻,同时也藏匿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古村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描绘诗一般的意境,在浙南随处可见。迷人的山峦和溪涧,美丽的廊桥和民居,浓郁的乡土风情,仿佛心中郁结的乡愁也有了寄托。

  @碗窑古村

  


  图片来源:过客迷失

  


  碗窑古村,是藏在苍南大山深处的原生态传统村落。

  你会被它的古朴而震惊,依山势而建的砖木房,条石砌成的台阶,四通八达,自明朝洪武年间建村以来风风雨雨演绎了将近六百年的时光。

  @千年库村

  


  唐代以前,泰顺境内还是莽莽苍苍的深山老林,只有少数古越遗民及先期人山避隐者散居其中,过着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生活。

  库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村中穿行,仿佛进入了一个鹅卵石的世界,整个村落就像是一座鹅卵石堆砌成的城堡。

  


  


  归园田居,是藏在现代人心中的一个梦。曾经我们离开泥土走进城市,如今我们在钢筋水泥里渴望重新亲近山水和土地。

  我们想要走进被人遗忘的古村落,双脚踩在泥土之上,呼吸山间清冽的空气,叩问遗失在山水间的古老建筑,寻访我们的来处。

  


  我们对于理想生活的那点念想啊,都被折叠进了山水田园之间。

  廊桥遗梦,寻找清明上河图里的秘密

  到浙南小众古村落里体验清丽生活

  游学讲师:孙琪

  


  专 项 :中国古典文化讲师

  师从金石名手、古籍善本收藏夹许志成先生

  自幼对古典文化有着偏执狂般的热爱

  在宗教、彩塑雕塑造像、古建

  及传统织物、茶学、瓷器等领域均有研究

  擅长运用朴实的语言

  将不平易近人的文化知识内容分享给听众

  丨行 程 安 排 丨

  day1 : 4月30日

  温州市区指定酒店集合

  提前到可以去温州市博物馆

  day2 : 5月1日

  圣井山石殿、碗窑古村

  day3: 5月2日

  北涧桥、溪东桥、南阳桥、

  包式宗祠、仕水汀步

  day4: 5月3日

  文兴桥、库村、中国古代建筑分享会

  day5: 5月4日

  蓝夹缬博物馆、夹缬体验

  返程送温州高铁站

  温州高铁站返程时间建议购买在15:30

  丨行 程 亮 点丨

  1、探访浙南廊桥。泰顺廊桥闻名世界,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保护情况,都堪称一流。几百年前就有如此先进的工艺,令世界惊叹。

  2、探访数个隐匿于绝美山水之中的历史文化名村和数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深度体验浙南山区独特风采——蓝夹缬,感受沿袭自唐代宫廷的染色技艺。

  碗窑古村


  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距县城约20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

  一个藏在大山里的传统古村落,名气虽然没有远播,但是风景却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知名古村古镇。因为没有盛名所累,碗窑更是得以以其幽静秀气独处于青山秀水间。

  


  


  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的碗窑古村落,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300余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

  古村因其保护完整,以及独特的村庄结构,村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誉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圣井山石殿

  


  圣井山石殿位于瑞安市大南乡境内,为浙南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石构建筑群。

  


  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嘉靖前就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绚丽的景色著称于民间。现存的为明代万历至清光绪年间所筑。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涧桥、溪东桥、南阳桥

  


  温州泰顺境内现存各式廊桥三十余座,被誉为“世界廊桥之乡”。

  20世纪70年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组织科学家对浙南叠梁木拱桥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比较研究,确定大量留存于浙南山区的叠梁木拱桥,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结构。

  


  泰顺木拱廊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结构,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确定泰顺廊桥中的编梁木拱桥与虹桥结构一致,由此引起全世界关注。

  


  编梁式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

  尽管《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神秘地消失了,但泰顺廊桥的存在,成为了这一营造技法的实物载体,可谓弥足珍贵的活化石。

  


  北涧桥

  


  溪东桥

  


  南阳桥

  


文兴桥

  文兴桥的结构非常奇特,在泰顺众多廊桥中是唯一一座左右不对称的。作为国宝级廊桥,文兴桥的经历可谓坎坷曲折。

  它始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在民国十九年重修。2016年9月15日,受台风“莫兰蒂”的影响,文兴桥在同一次暴雨中被冲走。经过整整一年的修复工程,它又奇迹般地重立于碧波清溪之上。

  包式宗祠

  

  玉岩村属泗溪镇,为包氏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村内有包氏宗祠、廊桥、玉岩题刻等古迹。其中宗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规模宏敞,建造考究。无论从规模还是布局来讲在省内都非常少见。

  在极少有人探访的浙南深处,古朴、考究的包氏宗祠也躲不过青草荒芜、缥缈沧桑之状,在墙外俯瞰内里的青瓦粉墙、飞突重檐,领略古祠堂的古朴庄严和宏大轩昂,不免让人感慨古建宗祠处于浙南深山的幸与不幸。

  库村

  

  在泰顺库村生活的家族可能很多,但包氏和吴氏无疑是最有影响的,这两个大族在库村创造了空前的耕读风气,为泰顺地区南宋时期的教育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这里的每一砾瓦当,每一寸草木,都让人发思怀古。穿梭七百年的时空,侧耳倾听琅琅书声依稀可闻。

  蓝夹缬

  


  夹缬,即利用雕板在绸绵等物上夹染出预定的效果,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它曾是唐代流行的“富人”印染工艺,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今天我们看唐代仕女图所穿便是彩色印染的夹缬,五代末至北宋初小说《清异录》中更有书生卖琴卖剑以换夹缬的情节。

  到了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的温州、台州、丽水一带保存下来,成为今天弥足珍贵的非遗工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顺廊桥
廊桥文化
梦圆古廊桥
泰顺廊桥:深山里的天工图腾
泰顺游记 - shen.w.x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奇特的木拱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