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岁写出《方圆庵记》,他为何这么牛......

这几年

喜爱米芾书法者众

常有书友咨询

学习米芾书法从哪儿入手?

窃以为

初学者可从《方圆庵记》入手

《方圆庵记》系米芾的早期作品

米芾书此记时33岁

此作书法腴润秀逸

潇洒俊发,有晋唐风度

米芾《方圆庵记》拓本(局部)

清李宗瀚跋《方圆庵记》拓本云:

“此《方圆庵记》书于元丰六年癸亥,米芾才三十三岁, 正专学晋人之时,所以运笔能控引王(献之) 、羊(欣)。其他诸帖每以奇气掩其古法, 求如此逗露机缄者不多见也。”

《方圆庵记》 原碑的

书法、摹刻应当作于同一时期

即元丰六年

此碑明代中期已毁

有宋拓善本存世

米芾《方圆庵记》拓本(局部)

《方圆庵记》

之所以适合初学米字者

有一下几点理由:

1

笔法出处清晰

以王羲之笔法为主

绝大部分字用的是“一搨直下”笔法。这种笔法是王羲之在行草上对前人笔法的一种提炼,强化了起笔和行笔的方便。笔尖直接入纸,入纸后再根据笔锋入纸的角度,进行调正,进入中锋状态,然后提笔而行。这种起笔与笔势别于“篆籀绞转”。在行笔中,因为起笔储足了快速行笔的笔势,所以行笔直接。此作中的大王笔法比较清晰。

米芾《方圆庵记》原帖(左)

及张其亮临习图解(右)

2

结字来源清晰

多自《集王圣教序》

和颜真卿、欧阳询中出

沈鹏《米芾行书简论》说: “其结体与圆劲转折处很像《集王圣教序》。”细观此作,其中不少字直接集自圣教序,如“而”“盖”“相”“内”“者”“成”等,可谓不胜枚举;有的字的空间留白之法亦是明显打着《集王圣教序》的烙印。此作总体上看结字比较宽博,与米芾中后期结字以内紧为主的特征不同,大部分字的结字带有颜真卿的宽博特征,有的字也直接取法颜楷,只有很有少量的字结体带有欧阳询瘦长紧结的特征,如“用”“事”等字。临写此作,可较为清楚地看到米芾集字之法,对初学者来说很有借鉴作用。

米芾《方圆庵记》原帖(左)

及张其亮临习图解(右)

3

行气贯通法清晰

此作字势摇曳,行气贯通上用的是单一中轴线之法。比较适合初学者。行气的贯通是初学书法者的一大门槛。作为行书,行气贯通,一般有单一中轴线贯通法和复合中轴线贯通法。笔者在《破解米芾书法密码》一书中有具体分析。单一中轴线贯通法,即每行字的重心基本上在一条中轴线上,每个字的字势可以左右敧侧,但重心不离中轴线;复合中轴线贯通法,即每行字有多个中轴线,一般以两三字、三五字一组形成一个小中轴线,然后或者平行或者相交,形成错落有致之章法。这种办法比较复杂,在米芾的手札中很常见,但学起来比较难。而《方圆庵记》主要采用的第一种方法,虽然中轴线单一,但很多单字的中轴线则是多变的,对初学者来说,学起来比较容易。

米芾《方圆庵记》原帖(左)

及张其亮临习图解(右)

4

习气少

由于是米芾早期作品,以集古字为主,所以米芾后期的一些习气比如结字偏紧、有些竖钩弩势过强等还没有形成,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5

字口清晰,笔法清楚

《方圆庵记》刻手陶拯在当时应属于名匠, 其刻工精良,起笔收笔或藏或露,或切或裹,行笔提按,丝毫毕现,细微之处丝丝入扣, 如同作者以笔蘸白垩在漆板上挥写一般,完全表现出米元章书法之神韵与气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米芾是怎么学《圣教序》的?
学米芾,容易上瘾,欲罢不能!想入围书法国展,这是最好的选择!
宋拓《方圆庵记》,取法《圣教序》,是初学米芾行书的好范本
--《米芾书法技法》(上)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有哪些过不去地方要纠结
行书复习资料雨天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