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理大师顾毓琇

12月10日上午,南京大学毓琇书院、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学者 诗人 教授——纪念顾毓琇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幕。

在中国历史上,被评价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有人在,但横跨六界,文理相融,被誉为“达芬奇式”的世纪通才却唯独只有他, “左手娴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数理” 。这位先生,就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依然陌生的顾毓琇。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顾毓琇(1902年12月—2002年09月09日),字一樵,江苏无锡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师。在科学上,是国际电机权威和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在教育上,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主要奠基者;在文学艺术上,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世界诗人大会加冕的“国际桂冠诗人”;还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国剧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他是中国黄钟标准音的制定者,中国古乐的研究权威;在佛学上,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的重视。

1

书香世家 学贯中西

顾毓琇出生于无锡望族,是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值得一提的是,倡导读书人要将天下事为己任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自顾宪成之手。顾毓琇祖母是著名的诗人秦观的后裔,母亲是王羲之后裔。

闻一多、顾毓琇、潘光旦

顾毓琇自小聪颖,6岁就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进了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无锡“俟实学堂”。1915年,未满13岁便考入清华学校(后为清华大学),在这座留美预备学校中学习八年,是梁思成、梁实秋、闻一多、孙立人的同窗好友。

1923年,他公费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机工程,1928年,不满26岁时获得科学博士学位,是该校电机系获此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在求学期间,还先后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和“顾氏变数”,以后又以许多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国际电工界的权威地位。

2

心系祖国 科教泰斗

1928年,顾毓琇一毕业,就被美国通用电器高薪聘为工程师。不过,报国心切的他,在美国通用只待了五个月后毅然回国,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教学生涯。

先后担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不久以后,顾毓琇又成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创系主任和清华工学院的创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出任教育部政务次长达六年半,后又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抗战胜利后,他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但他从未放弃专业,一直兼任大学教授,亲自为学生讲课。他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时,江泽民曾是他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经成为历史佳话。江泽民同志在南京读书时期的借书证中的第一本书就是顾毓琇翻译的《电工原理》。

除此之外,三钱之一的钱伟长是他的弟子,创立第一个航空研究所后,钱学森是他第一批录取的学生。著名剧作家曹禺也是他的学生,曹禺一生极为敬重他,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戏剧。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是他的学生,她和陈省身一同出版《顾毓琇科学论文集》,收录了180多篇顾毓琇的论文。

1950年移居美国后,他先是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以后又应聘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终身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曾多次回国讲学,为中美文化教育的交流做了许多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曾多次回国讲学,担任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十多所著名学府的名誉教授,并为中美文化教育的交流做了许多工作。

3

文化巨匠 造诣颇深

他是个诗人,一生创作词曲歌赋7000余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多产诗人。1976年还被世界诗人大会加冕为“桂冠诗人”。他是个戏剧家,着手创办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戏剧专科学校。

1922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现代话剧剧本《孤鸿》;1923年编导《张约翰》在北平公演,梁实秋担任剧中角色;1924年编导《国手》在美国公演;1925年编导的话剧《琵琶记》,由闻一多、梁实秋、冰心等在美国波士顿公演;直到90年代他的剧作还在新加坡国剧院公演,他也因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获得巴西人文学院金奖。

4

任教金陵 一世情缘

顾毓琇在丰富多彩传奇般的百龄岁月,曾在南京几次驻足。1931年1月,顾毓琇到国立中央大学就任工学院院长。晚年,回忆在南京教书的这段时光时,顾毓琇称这是“校园附近,我们可以散步到鸡鸣寺,在那里观赏城墙外的玄武湖。出城些许路程,可以游览明太祖的陵墓或是瞻仰中山陵。灵谷寺更多时候则处在幽静之中。”


1932年1月,十九路军由南京开赴淞沪战争前线,顾毓琇率领师生至火车站为他们送行。同年年8月,顾毓琇应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邀回母校担任电机工程系主任,结束了在南京的任教生涯。


1944年,顾毓琇开启了他在南京的第二段任教生涯,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无论校务如何忙碌,必坚持给学生授课。他的讲课深受学生欢迎,每次讲课时,学生坐满教室,地上、墙边都坐着人听他讲课。他在此工作十余年,对学校之情感特深,在《齐天乐·忆南京》以“南雍记取”四字寄托他对学校的怀恋之情。

《齐天乐·忆南京》

鸡鸣寺外台城雨,残荷又凋玄武。粉黛时妆,胭脂古井,空忆琼栏玉宇。千年恨绪,叹鹦鹉当前,白头宫女,朱雀桥边,翩翩燕子呢喃语。

秦淮旧游几许,故人飘散久。相逢何处,灵谷凝霜,栖霞落叶,遥对秋云飞舞。南雍记取,想月影梅庵,风翻琴谱,老干苍松,仰天迎翠羽。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顾毓琇时抵南京出席典礼,并作《受降观礼诗》一首:“受降台筑紫金山,八载艰辛奏凯还。雪尽马关奇耻辱,功成观礼我随班。”

5

爱国情怀 终生不渝

顾毓琇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17岁时,他就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率领清华同学上街示威游行,为赈灾下乡调查灾情,访贫问苦。到了27岁,他毅然放弃高薪,选择回到正在遭受苦难的中国大地。

回国后,他立即就被多所名校聘任。他认为,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必须实行“科学救国”。“我们要抵制外侮,我们要枪炮、要弹药、要飞机、要运输的便利,要粮食的供给——这些都是有赖于工程师的”。于是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研究所。

顾毓琇(后排右二)与罗家伦、潘光旦、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等人在清华

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为了激起国人的爱国热情,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废寝忘食地写出了四幕历史剧《岳飞》。1940年4月1日起,《岳飞》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公演,连演四日,场场爆满!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看完后,特意致函国立剧专校长以表谢意和敬意。老舍看完后,尊敬地称他为“顾毓琇先生”。

顾毓琇在祖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都有许多朋友和学生, “两岸桃李一手牵”,为祖国和平统一做了许多实际有效的工作。他宣扬“和平统一兴中华,天下为公进大同”,深入人心。在美国华人华侨中,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晚年仍亲自参加中国使领馆和侨学界的许多情系祖国的活动,为促进中美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江苏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本科290所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江苏省招收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江苏本二投档线出炉 热门高校分数超本一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