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9年许光达去世后,儿子故意将骨灰盒倒放进八宝山公墓,原因为何?

1969年6月3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里,一位身穿黑衣,臂带黑纱,胸前佩戴百花的中年男子,表情肃穆,神色黯然。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骨灰盒,轻轻地放在了指定的位置,然而,他却将骨灰盒镶有照片的那面放在里面。

这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骨灰盒放反了,他们要求把带有照片的那面朝外。

只见这位男子漫不经心地说:“既然放反了,那你们就再颠倒过来吧!”

说完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公墓。

这位黑衣男子就是十大将军之一的许光达的儿子许延滨。

他为什么要故意将父亲的骨灰盒放颠倒呢?

“冷漠”教子劝妻转业,清白家风永传后世

在了解事情真相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许光达传奇的一生。

许光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许光达的独生子许延滨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严格到近乎“冷漠”地步的人。

许光达为了严格教育儿子,甚至还“约法三章”

一是儿子上学和其他学生一样要住校,让儿子从小习惯集体生活。

二是控制儿子的零花钱,要求儿子和其他工农子弟家的孩子一样艰苦朴素。

三是儿子要自己上学,不许接送。

另外,许光达多次告诉儿子:在外面不能说是司令员的孩子,否则,就不能回家。

严守父令的许延滨,在外人面前从不说是许光达的儿子。

甚至,在学校各种的填表中,只填写母亲的姓名,而父亲一栏总是空着。

品学兼优的许延滨,没有让许光达失望,他学习成绩优异,团结同学,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为此,学校想推荐许延滨出国留学。

但是,当学校在审核许延滨的材料时,却发现他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填表中,都没有填写父亲的姓名。

这引起学校的注意,老师们甚至怀疑:许延滨的父亲会不会有什么政治方面的问题?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老师亲自来到许延滨的家中。

当得知许延滨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司令员许光达,不禁对许延滨更是赞不绝口,更是对许光达充满敬佩之情。

当许光达了解到老师们想让儿子出国留学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到儿子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他内心也是无比喜悦。

但是,他还是拒绝了老师们的好意。

并提出自己与延滨妈妈的工作忙,对孩子照顾补上,对老师表达了感谢之情。

来访的老师感到非常诧异,忙给许光达做解释。老师们表示许延滨这次出国的机会是他自己争取到的,和父亲是司令员没有关系。

老师还表示,许延滨这次出国的机会特别重要,孩子如果能出国,回来之后,对他的人生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不管老师再怎么劝说,许光达就是不同意。

他义正言辞地说:“还是把机会让给优秀的工农子弟家孩子吧!延滨在国内学习,也会发展得很好的。”

就这样许延滨失去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

对儿子教育学习上如此严格的许光达,在家人的工作上会手下留情吗?

1952年,中央规定军队的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许光达所在的装甲兵系统也需要转业一批干部。

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本可以继续留在部队。但是,许光达多次动员她到地方工作。

邹靖华从小生活在军队,她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安排。

许光达见状激动地说:“可是,国家大规模建设,地方上也是需要人才的,谁让你是我许光达的妻子呢?你就先带个头吧!”

妻子见他满含期待的眼神,不忍心再拒绝他,含着眼泪脱下了军装。

他们是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也是革命工作上的合作战友,他们相濡以沫,志趣相投,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浴血奋战荣勇无畏,装甲之父半生使命

严于律己,对自己家属“铁面无私”的许光达,在他革命生涯中,又会有哪些令人敬佩的故事呢?

1946年初,国共两党达成了军事停战协议,并签订了《双十协定》,同时,根据协议规定,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

同年2月,许光达被派往“军调部”工作,在外交上继续同敌人周旋。

尽管,远离炮火纷飞的战场,但是面对外交战场上的较量,许光达丝毫不敢松懈。

他还告诫自己的战友,现在战争任务更加艰巨了。

并提出以前可以在战场上和敌人斗争,可以通过望远镜直接看到战争形势,但是现在搞的是思想斗争。

并提醒战友要善于观察了解形势,思考问题,随时了解战争局面的发展。

他严格执行军调部的有关指示,同国民党代表进行有力的斗争。

此后不久,他发现阎锡山收编日军,来镇压我军的情况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了战斗形式。

并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交涉,揭露了阎锡山的罪行。

随后,蒋介石在美方的庇佑和支持下,不顾人民的反对,掀起了大规模内战。

在如此严峻的斗争形势下,许光达一方面加强同附近人民军队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对我党工作人员的革命气节教育。

他还花了很多精力做国民党代表的工作,并从中得到了很多有利的情报信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高度重视军队的建设,国家急需一支正规的现代化的解放军队。

彭德怀给许光达下令组建装甲兵的任务。

作为军人出生的许光达,自然明白军事建设对我国来说是何其重要。

他立即表态:我坚决服从军委的安排,军委让我来组建装甲兵,那我下半辈子就交给装甲兵了。

当时,我国刚刚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组建装甲兵的任务难度超乎想象。

但是,对于许光达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来说,再大的困难都能踏成一马平川。

困境中的许光达,首先同坦克部队的领导共同制定了可行的计划,解决面临的首要问题。

并奔赴各地学习,组建了解放军第一所培养装甲兵的坦克学校,成立了三个编练基地和四个坦克修理厂。

在他的领导下,装甲兵这一现代化兵种的建设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他还亲自奔赴前线实际考察,并在回国后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做出了坦克部队详细的技术保障和战术使用计划和部署。

在许光达不懈的努力下,装甲部队三年的建军计划顺利进行。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做出把自己交给装甲兵的承诺。他也被后世尊称为“装甲兵之父”。

许光达一生光明磊落,为党和国家人民呕心沥血,肝胆涂地。但是,他自己却是淡泊名利、谦虚谨慎。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功勋卓越的许光达被中共中央授予大将军衔。对此,许光达深感不安,几次申请降级军衔。

他曾对身边人说:“战争中,多少战士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局面,我的这个荣誉是建立在他们的鲜血之上啊!”

为此,他多次向贺龙提出要求降低头衔的申请。

在被贺龙同志拒绝后,仍心有不甘的许光达又向毛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

表达了自己对国家革命建设起到的微不足道的作用,而国家人民却给与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誉,让他受之有愧!

毛主席在读过许光达的《降衔申请书》后,高度赞扬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

降衔不成的许光达,又主动申请降低自己的行政级别。后来,他又申请降一级自己的工资。

“降衔、降级、降位”的“三降将军”,在十年浩荡中,能逃过运动对他无情的洗礼吗?

含冤而亡惹人心痛,平反昭雪九泉含笑

1966年,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一向风平浪静的装甲兵机关大院也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楼道墙壁是随处可见的大字报,让人感觉惶惶不安。

有人找到许光达,要求当天晚上在大院召开批判大会,并表示有些人生活作风不检点需要接受大家的批评教育。

许光达表示:“同志有了错误,我们党委会会提出批评建议,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不要随便戴高帽。”

但是,这些人竟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在会场上,随便拿出高帽子就给人扣。

情绪激动的许光达和他们据理力争,最后,还被他们无情的推开。

他们不管许光达的极力劝阻,依然对一些同志公开批判指责。

一番的激烈争斗,导致了许光达心脏病的发作,当场晕倒在地。

众人见状,忙将许光达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许光达终于睁开双眼,苏醒过来。

然而,运动的局势并没往好的方向发展……

1967年初,还在休养的许光达听到孩子们谈论外面的时局动荡,内心隐隐的不安起来,他虽然一言未发,但是内心十分的焦虑。

妻子担心许光达过分忧虑会影响身体,就安排他去医院安心休养来避免遭受时局动荡的影响。

然而,就在许光达准备去医院休养的时候,却被一些机关干部找上门来。

他们声称有问题要问,要求许光达当天晚上跟他们走一趟。

妻子见形势不妙,连忙说:“我们家老许,最近身体有病,要去医院休养,等他身体好了,再去回答你们的问题。”

他们不顾许光达有病在身,依然坚决地要带走他。

许光达见状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转身安慰妻子说:“放心好了,没事的,很快就会回来的。”

就这样,身为十大将军之一的许光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关押起来。

两个月后,他又被稀里糊涂地释放出来。

虽然是已经释放在家,但是许光达丝毫不敢懈怠,他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都收集起来,不断找错误来改正自己的思想。

等他的检查材料上交之后,他们又强行带走了许光达。

这次,许光达也许感觉到凶多吉少,他不断地嘱托儿子:“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相信毛主席和共产党,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

许光达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地走出家门,他坚信自己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党和人民,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在关押期间,许光达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考验。

他们不顾许光达的病情,不断审讯并逼迫他写检讨材料。即使许光达生命垂危,仍要不停被审讯。

1969年6月3日,许光达带着对党和国家人民的热爱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许光达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请示,许光达骨灰的安置问题。

毛主席批示道: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这应该放地方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6月30日,专案组人员找到许光达家属,表示家属们可以陪同专案组人员送许光达骨灰到八宝山革命公墓。

许光达的妻子满含悲愤,她对儿子许延滨说:“你爸一生光明磊落,清清白白,你去捧爸爸的骨灰,不要让别人玷污了你爸爸的清白。”

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里,许延滨表情肃穆,悲痛欲绝,他手捧父亲的骨灰盒轻轻放在了墓室里。

当专案组人员看他把骨灰盒带有照片的一面朝里时,提醒许延滨把骨灰盒颠倒过来。

听到提醒的许延滨依然不为所动,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我放颠倒了,那你们再颠倒过来吧!”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墓室。

许延滨的“颠倒”一语双关,他相信父亲的清白,早晚有一天会颠倒过来。

1977年,许光达去世后的第八年,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中央军委签发文件为许光达平反昭雪。

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覆盖解放军八一军旗的许光达骨灰盒被重新庄重地放了进去。

在这次骨灰盒安放仪式上,中央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歌颂了许光达为我党和国家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

将许光达英勇无畏、浴血奋战,鞠躬尽瘁的光辉历程再次呈现在人民的面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9年许光达去世,儿子故意将骨灰盒颠倒放进八宝山公墓,为何?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带大家好好进去看看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各有特色
华国锋逝世后,为何没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原因令人动容
“云南王”龙云后代过得如何?三子被击毙,五子与著名港星结婚
八宝山革命公墓碑文录作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