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62年考入北京一所大学 67年毕业,正值文革,延迟一年,68年
我62年考入北京一所大学。67年毕业,正值文革,延迟一年,68年分配。由工宣队主持分配工作。班里两派各出一名代表,参与分配工作。按分配方案自己先填报个人的选择,由工宣队最后决定。
一天晚上,工宣队宣布了分配方案。方案一公布,大家全傻眼了。全班20人,除了三机部贵州新厂2人五机部某厂2人外,其余全为国防科委各院,有3院,5院,6院,7院,9院,10院,17院等,报到地点无一例外,全是全国各地的部队农场。
工宣队要求,第二天早上8时上交自己的选择。同学们全然不知道上述各院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地点在哪儿,也无从选择。只好让一位将军的儿子马上回家打探消息。
他母亲是四机部的一个司局级干部。他回来时已是晚上十时,告诉我们各院的大致情况。
虽然知道了一点情况,其实也就是了解了各院的主要的研究范围。比如某院是搞飞机的,某院是搞舰艇的,某院是搞导弹的等等。这位同学说,他妈说,将来肯定还要二次分配,就是分到各研究所。大家也没办法,稀里糊涂地填了各人的选择,这却给分配工作带来了便利,因为分到哪儿,在当时来说都差不多。至于最终落到哪里,只能听天由命了。
很快大家都各奔前程,到部队农场去报到了。由于当年通讯的落后,大多都失去了联系。
我分到五机部一工厂。算是有地址可寻的人。多年后,有同学出差路过来寻找。才知道了一些同学的情况。在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一年后,同学们陆续分到了各研究所,地点有北京,上海,扬州,绵阳等地。至于那位将军的儿子,因为朝中有人,没去农场,直接去10院报到了。后来听说下海经商,成了富翁。
往事如烟,各有天命。虽然全是高级职称退休。活着的也没几个了。昨天跟我一块儿分到工厂的同学去世了,悲痛之余,感慨万千,才有此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五届丨​黯然离校,1968年毕业分配
难以忘怀的(同济)大学时代(作者:钱平雷)
知青日记-分配之囧途(二)作者胡景龙
高中时光(散文)
我的老师一一一王淑清
表哥的回忆录(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