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8年的今天,第一位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汉学泰斗沙畹逝世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Amber)

【1918年1月29日】1918年的今天,第一位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汉学泰斗沙畹逝世

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初最有成就的中国学大师,欧洲汉学泰斗。图右为他翻译的《史记》。

1865年10月5日,沙畹出生于法国里昂。20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地位相当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主修哲学。

1888年(23岁),沙畹大学毕业。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中国哲学,但不久便决定专注于很少有人研究的中国历史。

(图为沙畹毕业论文《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封面)

1889年(24岁),沙畹以法国驻华使团译员的身份,来到中国。来华后,在当时清朝驻法使馆参赞唐夏礼的帮助下,开始着手翻译《史记》,并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1890年,他将《史记·封禅书》翻译成法文,正式发表。这是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受到广泛好评。沙畹大受鼓励,决定翻译整部《史记》。

沙畹翻译《史记》,可称是西方学者运用现代史学方法研究中国史籍的开端。

(约1892年,沙畹和妻子在访问日本期间)

1893年(28岁),沙畹回到巴黎,受邀主持法兰西学院'汉语及满语语言和文学'讲座。这是法国最顶级的学术讲座,自1814年开办以来,近80年里,沙畹是最年轻演讲者。

年轻有为的沙畹,声名鹊起。各国学生纷纷投师门下,西方汉学开始兴起。

(1907年,沙畹拍摄的灵宝县)

1897年,俄国皇家科学院邀请他,研究在中亚发现的突厥碑文。沙畹不负所望,完成研究成果《西突厥史料》。这本专著至今仍是研究突厥史的经典。

在书中,他提到:“丝路有陆、海两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因此,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人。

1903年(38岁),由于在汉学方面的成就,他被推选为法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法兰西学会会员。

1907年(42岁),沙畹再次来到中国考察。他从沈阳出发,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一线进行考察,拍摄了大批照片、刻石拓片,收集了无数珍贵的资料。

(1907年,沙畹拍摄的龙门石窟)

回国后,他将文物资料整理成《华北考古图谱》。书中首次向西方学术界,公布了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珍贵照片,引起了欧美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的热潮。

当时的中国,正值战乱。当年沙畹所考察的遗迹,如今大多被损毁。沙畹留下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1907年,沙畹拍摄的巩县永昭陵)

在沙畹考察华北的同时,他的学生伯希和,正在探查西域和敦煌。伯希和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

1911年,沙畹与伯希和合作完成《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1912年,伯希和将从敦煌莫高窟拿回来的手稿,交给沙畹编辑整理。另一个臭名昭著、在敦煌偷经的学者斯坦因,也将搜集的各种西域文物,交给沙畹整理。

沙畹先后出版了《古代和阗》,《斯坦因所获汉文文书考释》等。沙畹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整理研究敦煌与新疆文物的学者,是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

(沙畹拍摄的云冈石窟细部照片,1907年)

1916年,由于对敦煌学研究的出色成绩,沙畹当选为英国皇家亚细亚协会会员。

1918年,沙畹在巴黎病世,终年53岁。

《剑桥中国古代史》称“沙畹的劳作堪称近代西方汉学最早、最大的开创性业绩。”他译注的《史记》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完美的杰作”。

(1907年,在中国考察途中的沙畹)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26篇作品,营员“Amber”的第2篇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汉学家沙畹
1907,欧洲汉学泰斗镜头下的西安府
“西方汉学第一人”法国汉学家沙畹:开创性与跨学科的中国历史研究
法藏敦煌文献:如果没有伯希和,汉学就像一个孤儿!
李锦绣 |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剑南丝绸
陈寅恪“预流”说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