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在清朝守旧派的眼中,历法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清朝建立后,汤若望两次上书朝廷修改历法,恳请朝廷派人检验他推算的日食是否准备,因为汤若望希望可以借此推销西洋新法。

顺治元年,钦天监对当天的朔日食进行观测,发现汤若望推测无误,而清朝使用的《大统历》,《回回历》均存在误差,为此清朝统治者决定使用汤若望推荐的新历——《时宪历》。

然而,顺治逝世后,康熙年幼,四辅政大臣把持朝政,尤其是守旧派鳌拜上台后,提出“率祖制、复旧章”,要求废除清朝入关后的许多新政策,汤若望的新历自然卷入其中。

更为严重的是,历法在古代代表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因此历法只存在于官方,同时历法更代表的是政治立场。鳌拜完全不懂天文历法,但他知道新历代表的政治风向,他明确反对,再加上一些守旧大臣的追随,他们对汤若望提出控诉,被称为“天算案”。

他们攻击汤若望的历法只有200年,借此暗预清朝国祚200年;捏造洋人在澳门屯兵,准备进攻清朝。守旧派准备将汤若望以及支持《时宪历》的官员凌迟处死,好在孝庄太后出面干涉,汤若望等才免于凌迟,但职务废除,《时宪历》取缔。

康熙扳倒鳌拜后,《时宪历》恢复,乾隆时期,为避讳,改为《时宪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松鼠会 ? “心之全蚀”专题:日食之前谈历法
在中国布教47年,深受顺治、康熙宠爱的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处凌迟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传教士汤若望,在中国到底做了啥,为什么会被康熙皇帝判凌迟?
为什么我大清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
中国农历发明者,最准确预测日食,却被判凌迟,康熙帝亲自为他平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