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丨陈垣及其友朋弟子学术手稿、往来书札及书画作品展陈

宾主均高士  门墙多俊彦

——陈垣及其友朋弟子学术手稿、往来书札及书画作品展陈

今年适逢陈垣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图书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合作举办“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邀请学界嘉宾共襄盛会。借此机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图书馆精诚合作,策划在图书馆的珍品展室“弘文轩”展出陈垣及其友朋弟子学术手稿、往来书札及书画作品,号召学界同仁、师大学子以观摩学习的方式来缅怀先贤精神,激励自身发奋,共同推动学术繁荣、教育昌盛。

此次展览陈列展品约50件,囊括了学术作品、来往书札、书画作品、师友题名四个方面的内容。学术作品包含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稿本、《建康实录》题跋本、《元西域人华化考》签名本、柴德赓《陈垣著作编目目录》稿本、《鲒埼亭集谢三宾考》稿本、《书目答问补正》批注本、刘乃和硕士学位论文《三国演义与正史》稿本等,均为手泽珍品,价值巨大。往来书札包含沈兼士、柴德赓、启功、刘乃和、周祖谟、余逊等人的手札,内容丰富,书法美观。书画作品包含陈垣、郭预衡、刘乃和、孙继祖等人书写的诗词立轴,台静农临苏东坡诗卷、沈兼士手书对联、启功的多幅画作。师友题名录包含《青峰草堂师友墨缘》《辅仁大学1948年返校同人题名卷》等。阵容颇为强大,不啻为一次学术交流与艺术欣赏的盛宴。

学高为师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江门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之一。

陈垣肖像

陈垣与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他在宗教史、文献学、中西交通史、元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享誉海内外,被学术界奉为一代宗师,被毛泽东誉为“国宝”。他的“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等著作填补了我国宗教史研究的许多空白,被陈寅恪先生誉为中国“完善之宗教史”之开端。他的《元西域人华化考》被蔡元培赞为“精湛绝伦”、“石破天惊”之作。他编著的《中西回史日历》和《二十史朔闰表》是历史年代学的集大成之作;《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有创造性的一部目录学著作;《史讳举例》是现代避讳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校勘学释例》把校勘和考证结合,归纳出“校法四例”;《通鉴胡注表微》被陈垣自己称为“学识的里程碑”,白寿彝评价这部著作是陈垣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更可珍视的遗产”。此次展出的学术作品中,即有陈垣代表作的稿本、签名本。

陈垣从事教育事业70余年,曾执教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相继担任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长达45年之久,英才广育,桃李满园,是最受辅仁和师大校友爱戴怀念的“老校长”。作为学者型校长,他以广博的学识、高华的品格与言行躬身垂范,培养了大批继往开来的栋梁之才。陈垣逝世后,不仅登门入室、亲炙其教的弟子们深切痛悼,沾染风徽的后生学子也纷纷缅怀,纪念文章达数百篇。其化育人心之深广,于此可见一斑。

桃李满园

接受过陈垣学术指导的弟子难以数计,而最为人所知、传为佳话的,有“陈门四翰林”之说。抗战时期,北平沦陷,辅仁大学四位年轻教师频往陈垣住处请教问学,日久月长,被人称作“陈门四翰林”。陈垣暮年曾写过一个字条,上书:“过去柴、启、周、余,人称‘陈门四翰林’,今柴、启、周三人皆有题词……”柴即柴德赓,启为启功,周即周祖谟,余为余逊。启功成长为文献学家,周祖谟为语言文字学家,柴德赓和余逊则专攻史学。他们都承继了陈垣的治学路径,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斐成就。此次展陈的柴德赓的稿本《鲒埼亭集谢三宾考》,是陈门弟子在辅仁期间勤奋治学的历史见证,《启功口述历史》指出“柴德赓在历史学研究上卓有建树,令人钦佩。”可惜柴德赓、余逊都不幸早逝,倘若天假以年,其学术造诣不可限量。

陈垣与启功、刘乃和、柴德赓

1952年高等院系调整,辅仁大学的大部分学科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四翰林”中的启功、柴德赓都进入北师大任教。陈垣的入室弟子中,长期执教于北师大的,还有赵光贤、刘乃和、郭预衡等几位先生,他们在辅仁大学先后跟随陈垣攻读史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在北师大贡献终身。赵光贤治学博而精,自明清史上溯先秦史,探赜索隐,令人瞩目。刘乃和长期担任陈垣学术助手,协助其整理校订旧作,她自己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历史文献学、妇女史研究方面做出了丰硕成果。郭预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也深具陈门重视文献考证的特点,材料翔实,思路缜密,令人叹服。综而言之,这些杰出弟子都深得陈垣学术方法之精髓,他们通过教书育人,使陈门学术方法代代传承,为北师大古代文史研究长盛不衰奠定了良好基础。

笔笔生辉

此次陈列的展品,不仅体现了陈垣及其友朋弟子们的学术成果、交谊往来,同时也具有相当突出的艺术价值。陈垣一生爱好书法,认为中国书法“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他努力钻研书法理论,通过理解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形成独具一格、辨识度很高的艺术品质。此次展出了陈垣的书法立轴多幅,走笔自然,格调端庄,极具风味。

陈垣书法

在陈垣影响下,其学生弟子都重视书法,擅长书法。1976年香港《书谱》杂志曾刊发《陈援庵名下三书家》一文,高度评价陈垣在北京大学任国文学导师时的三位弟子董作宾、台静农、庄尚严的书法成就。事实上,“陈门四翰林”也个个精研书法。启功的书法家声望享誉全球,不待赘言,而柴德赓、周祖谟、余逊的书法造诣亦非等闲可及。当代书法家邹典飞认为,“陈门四翰林”的书法是对陈垣书法的直接传承。不仅“四翰林”书法功力深、水平高,郭预衡和刘乃和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厚。郭预衡苍劲的书法蜚声学界,北师大文学院院训“弘文励教,镕古铸今”即为郭先生所题。刘乃和的字深受陈垣影响,秀而有骨。此次展示的来往书札,提供了集中欣赏诸公书法的绝好机会。

台静农临苏轼文寄赠柴德赓

特别致谢

本次展览得以成功举办,首先要感谢柴德赓长孙柴念东先生热情筹划并提供家藏珍品。早在今年三月,他就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联系,希望共同策划陈垣先生及其弟子书画作品、书札、手稿展。其中渊源可回溯至半个世纪前,柴德赓不幸辞世后,夫人陈璧子携子孙悉心珍藏家中所有文献资料,包括藏书、论文手稿、笔记、照片以及师友来往信札、书画作品等。近十年来,柴念东倾情整理这些文献,并分批次将一些珍贵资料捐赠给柴德赓工作过的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国家图书馆。此次展览也得到苏州大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的慷慨相助。邱瑞中先生、孙继祖先生、会普堂也提供了宝贵展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预约参观

本次展览从11月12日持续到11月26日,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2:30-4:30接待参观。由于疫情的影响,参观需提前预约。

预约电话:588051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垣与“陈门四翰林”
与美邂逅在访古的途中 || 上博研究员柳向春与古代文献的再一次相遇
乾嘉风尚——钱大昕的书法与交游
周末,不妨来看一部书法大片(附启功书札珍品)
传薪学术有三书——《清代学术史讲义》读后
周维强丨前辈当年:《柴德赓来往书信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