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平陵之变后
高平陵之变后——走上不归路的司马家族
泪痕春雨
  
  一、皇帝依然高高在上
  
  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间还是同僚关系。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所以尊崇皇帝,也就是要加强、维护这个事实。司马家族之所尊崇皇帝,也是表明自己尊重这个事实。
  
  皇帝一直没有权力,却能长久的高高在上;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遍军政大佬想与司马家族保持平等的地位。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与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都是魏帝国的臣子,所以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见面的礼节自然也是平等的。最简单而言,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绝对不需要一见司马懿就磕头。只要司马懿没有急疯了,他就绝不敢试图让当时普遍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见面就先向他磕头。
  
  帝国整体的权力是一定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力,那从前属于皇帝的权力就会被各皇族、外戚、豪门、军政大佬们重新分配掉。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都想占据最多的份额;基于实权人物们各自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希望某个实权人物权力无限膨胀。在这种背景下,他阻止实力最大的臣子扩张权力的最好方法,自然就是用尊崇皇权。
  
  司马懿在帝国有着无人可及的资历、威望、影响、智谋;司马家族本身又是帝国最大的豪门之一。所以司马懿成为帝国执政后,他所拥有的权力远要比曹爽大多了。如果利令智晕一些的去看,如果司马懿此时把皇帝推下去;也是有可以做到的。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做这种事,那肯定马上就会家破人亡。
  
  如果利令智晕一些去看,现在司马懿如果大举任用自己的亲信、亲人,那帝国的权力就可以迅速的集中到以他为中心的势力集团手中。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去这样做,那肯定随时都会面临家破人亡的结局。因为在打败曹爽之后,所有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甚至曹氏皇族,都在眼睁睁的看着司马懿。如果司马懿能让他们普遍满意,那司马懿在做出乱臣贼子的行为后,自然还能成为大家公认的帝国首席执政官;否则一旦有人带头反对司马懿,那司马家族就会面对大家集体的反对。曹爽在高平陵之变前,势力不可谓不大,但面对政敌的挑战马上一败涂地了;面对曹爽的前车之鉴司马家族自然不敢有半点大意。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虽然成为了曹魏帝国的执政官。但他依然只是曹魏帝国众多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一,司马懿并没有彻底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实力。后来挑战司马家族的势力集团,他们都也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礼的实力;甚至愿意与司马家族合作的势力集团,他们也都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单拿出一个势力集团,自然谁也无力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问题是,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司马家族恐怕也会象曹爽一样迅速的走向毁灭。司马家族如果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只有尊重这些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当然了前提就是这些势力集团愿意承认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
  
  高平陵之变,仅仅是意味着司马懿现在已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臣子了;而且他已无法再继续做一个纯粹的臣子。因为一个臣子干过高平陵那种事后,那他从上面下来的方式也许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面血淋淋的摔下来。
  
  现在属于司马家族的路也许只有一条,那就是沿着这条乱臣贼子的路一直走下去;这条路也许会让司马家族爬登上政治的顶峰,也许会让他们全家血淋的从上面摔下来
  
  二、谁是忠于皇帝的力量
  
  对于挑战司马家族的人,我们总习惯认为他们是忠于曹氏皇帝的。泪痕以为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不服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的人罢了;说他们忠于曹氏皇帝,那也实在是把政治童话去讲了。谁打败司马家族;谁就将成为帝国的新的首席执政官。谁成为帝国新的首席执政官,那帝国的最高权力就会落入谁的手中。谁拥有这种权力,也绝不会把他交还给皇帝的。这一切已是非常明显的。
  
  皇帝想夺回权力的惟一机会就是,他亲自打败司马家族。但皇帝显然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皇帝真有机会联合其它的力量打败司马家族,但曹魏帝国的皇权衰弱也是无可避免的,因为皇帝必须得依靠、联合主要实权人物才能打败司马家族,而皇帝即使打败了司马家族后,恐怕也无力控制新崛起的实权人物。
  
  人们不断的挑战司马家族,绝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忠于曹魏皇帝。他们之所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想取代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罢了。诸葛诞在毋丘俭反叛司马家族之时,他是坚定的站了司马家族一边,并在打败毋丘俭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而当诸葛诞成为东南最高军事长官后,却又以保卫皇权者自居了;司马家族的乱臣之心,难道真的只有到了司马昭之时才是路人皆知的吗?
  
  诸葛诞在造司马昭反之时,一方面说自己是最忠于曹魏皇帝的人,但另一方面却把吴国的力量引入内战中;好象吴国真是曹魏的友邦。诸葛诞这种行为,本身就证明他是一个投机的实权人物。他如果取代了司马家族,真会当一个忠于曹氏皇帝的臣子吗?显然是不会的。文钦挑战司马师的执政地位,失败后文钦逃到了吴国。后来文钦又做为吴国的附属协助诸葛诞挑战司马昭。文钦的所作所为,本身就证明他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纵横开合的实权人物,如果说这种人取代司马家族后,能忠于曹氏皇帝,能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那还不如指望母猪去上树。
  
  司马家族处于执政地位,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但一个人打败司马家族,自然会处于司马家族同样的地位,到时他们也自然不会把权力交还给曹魏皇帝。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
  
  曹魏的皇权已处于衰亡之中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对曹魏皇帝而言不过是狗咬狗的争斗罢了。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因为不论他们谁取得了胜利,皇帝也不会拥有驾驭他们的能力了。从这层意义上,当时臣子之间的争斗并不存在什么所谓忠奸之分。
  
  三、艰难的执政之路
  
  我们看到司马家族后来成功了;所以感觉他后来的路走得非常轻松。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十多年之中,司马家族如果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可能就会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
  
  高平陵之变后第二年。太尉王凌就开始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六年。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七年。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八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这四次挑战,司马家族胜利了。在我们后人看来,自然好象胜得非常轻松。问题是,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原因每一次对峙开始,普遍军政大佬都愿意站在司马家族的身后;如果普遍军政大佬都选择站在反对者身后,那结局就自然是另一副样子了。这种结局的出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哪有这样容易呢?司马家族是乱臣贼子,这完全是公开的秘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家族能从皇权中汲取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挑战司马家族的实权派,也都拥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更可以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在这种生与死的对恃之中,司马家族并没有无可争议的实力优势。
  
  司马家族后来的权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是挑战他们的人促成的。如果没有他们叛乱,那司马家族想排斥异己;恐怕就难之又难了。因为在大家都接受司马家族执政地位的背景下,如果司马家族敢去排斥异己,就等于表示自己想彻底凌驾于各大军政大佬、豪门之上了,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强势人物振臂一呼,那司马家族就有可能面临从前曹爽集团的命运。而众多地方性的、孤立的叛乱,显然使司马家族可以明正言顺的扩张权力、排斥异己了。每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让司马家族成批的清洗一批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势力;第一次打击叛乱的胜利,都会让更多的人开始臣服于司马家族周围。
  
  如果那些在中央、地方手握实权的人物;如果他们愿意接受司马家族首席执政的地位;并利用他们手中的力量尊崇皇权的地位;那曹魏帝国就会更长久的处于众多实权人物共存的局面之中;因为司马家族想打击异己之时,就会面对引起帝国整体反对的风险。但这种局面是难以存在的;因为司马家族的地位;远没有后人想象中那样坚实、强大;所以手握中央、地方实权的人们,总认为如果自己愿意打着维护皇权旗号,那随时都可以打败司马家族而取代他们。但他们都失败了。
  
  四、自古皇帝轮着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司马家族欺凌皇帝,一步步篡夺皇权。基于皇权的立场去看,自然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哪个家族拥有皇权,不是依靠抢夺、篡夺呢?当然了,他们可以美其名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统一天下、反抗暴君、昏君、天数使然;但总的来说,自古皇帝轮着坐,明天轮到我家来。他们后来修成正果了,所以就一再强迫人们接受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事实,然后把任何试图抢夺他们天下的人都说成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在他们干这种事时,他们怎么不发表这种言论呢?
  
  在看魏晋史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象曹操、司马懿、司马昭那种政治强人,其道德才能都有可称道的地方,但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排斥的态度;总而言之敢与他们争权夺势的人物都是好样的。而象司马炎、司马衷、曹芳、曹髦那种人物,历史对他们做为帝国男一号的地位,显然报以了认可的态度;总而言之谁敢与他们争权夺势都是大逆不道的。
  
  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无非是因为皇权政治宣传的结果。如果说曹操、司马懿、司马昭是“贼”,那曹芳、曹髦、司马炎、司马衷都不过是在享受自己前辈得来的“贼赃”罢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有什么合法的。别人与他们争夺这一切,又有什么大逆不道可言?但皇权政治下,写历史的人必须得先为天下找一个合法的主人来供他们尊崇。否则历史就会写成“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得之。”而这种观点显然是与皇权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皇权写政治下写出来的历史,总会先把天下先假定为某个皇帝、某个皇族的;别人与这个皇帝、这个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的。
  
  最初写历史的人
,把天下假定为是刘氏皇族的,所以任何外姓之个敢与刘氏皇族成员争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后来刘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新主人,于是曹氏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摇身一变就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主人了。于是再现在谁再与曹氏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了。后来曹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主人。于是司马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新主人了;现在谁再与司马皇族争夺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了。
  
  其实呢?天下从来也不属于刘氏,也不属于曹氏、更不属于司马氏;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夺之。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些,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谁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谁配执掌天下。
  
  皇权本身并不没有什么神圣的。如果那个控制天下的家族实力足够,皇权自然是神圣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家族实力衰弱之后呢?那所谓的乱臣自然会纷涌而出。真实的历史是,皇帝自古轮流做,明年轮到我家来。
  
  从曹魏帝国开始,皇权就已没有什么神圣、神秘可言了。因为此后四五百年,所谓的帝国那是走马灯一样的出来;所谓的皇帝,那是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至于所谓的乱臣贼子,那更是成群结队的出来进去。曹氏家族崛起历史舞台,大约是公元196年,那一年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一年,曹操还是汉帝国的臣子,但他却没有把皇帝真正当过回事。那一年司马懿17岁!曹氏以臣子的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足足有24年,在公元220年时,曹丕遂把汉献帝踢下政治舞台。那一年司马懿41岁。换而言之,直到司马懿41岁时;曹氏家族才刚刚脱去贼皮变成皇帝的。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权在司马懿一辈人眼中,哪有什么神秘、神圣可言?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族给大家讲什么臣子忠于皇帝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之时,大家有几个会发自心底的把他当回事呢?曹氏家族这种至尊地位,也就维持了29年。在公元249年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使曹氏皇帝开始变成傀儡。那一年司马懿70岁。
  
  皇权有什么神圣的?谁家的实力大,谁就拥有他。司马家族后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从前曹氏家族行为的翻版罢了。司马家族以臣子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一共16年。在公元265年时,正式把曹魏皇帝踢下皇帝宝座。于是司马家族现在也脱去了贼皮,开始装模作样的当皇帝了。但司马家族这种至尊地位;实际上也不过维持了36年,因为在公元300年开始,皇帝就已正式变成了傀儡。现在帝国内部那是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
  
  晋帝国灭亡的形式,与曹魏帝国不同。那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他大肆分封诸王。在这种背景下,另一个豪门大族想取代司马家族地位的机会等于没有。但晋帝国终于在诸王火并中四分五裂走向灭亡。在八九十年的时间里,两大帝国先后灭亡。一个长寿的人,那是一生实际上经历了三次帝国灭亡。公元220年汉帝国灭亡,公元265年曹魏帝国灭亡,公元308匈奴汉等帝国开始先后建立。如果他是吴国、或蜀国人,那实际上等于经历过四次、甚至是五次的帝国灭亡。
  
  在这种皇权交替,帝国走马灯一样来回乱转的年代里。皇权有多神圣?皇权有多神秘?
  
  而后来的帝国成长、兴盛、灭亡就更快了。东晋、南北朝。这些帝国死于非命的皇帝层出不穷,这些帝国成为傀儡的皇帝数不胜数。隋帝国的短命,实际上只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李唐帝国手足相残、父子相逼、相残,皇后、太后专权,大规模的叛乱,实权派与皇权公然分庭抗礼,都也不过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司马家族怎么在高平陵事件之后走向皇权
晋史杂谈——八王之乱:西晋帝国的暮歌
司马氏篡魏手段的卑劣和晋朝的大乱导致其篡权受到后世指责
泪痕春雨漫评两晋(七)心怀恐惧的司马懿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忠臣们责骂,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
司马炎篡位:司马氏三代人的苦心经营,究竟给天下带来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