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华语佳作,才是年度最大惊喜
一年四季。
 
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
 
浙江杭州的富春江畔,上演着一个平凡家庭的喜哀聚散。
 
故事很短,意境很长。
 
这就是顾晓刚导演的电影《春江水暖》。
 

今年的北影节,《春江水暖》本已入围官方推荐单元,后又宣布退出,成了憾事一桩。
 
这部电影为何如此值得关注?
 
去年戛纳,《春江水暖》从1050部长片中脱颖而出,选为第58届“影评人周”单元的闭幕影片。
 
自1962年戛纳“影评人周”创办以来,这是首部获选为闭幕影片的华语电影
 
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春江水暖》又摘得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导演两项重量级大奖。
 
成绩耀眼,电影自然备受期待。
 

在看过全片后,“静水流深”四个字不禁涌上心头。
 
静,叙事舒缓,情感内敛。
 
水,富春江景,水光天色。
 
流,镜头如流,韵味尽淌。
 
深,滋味深邃,回味绵长。
 
今天,就来说说这部闪耀各大影展的《春江水暖》。
 


 01 时代的感慨 
 
导演顾晓刚,杭州富阳人。
 
父母在当地经营一家饭馆,后来饭馆被拆,二老迎来退休时光。
 
对故土有深厚感情的顾晓刚,起心要拍摄一部关于饭店和儿时记忆的电影。
 

1988年出生的顾晓刚,经历了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一段时期。
 
富阳从县级市变成了杭州市辖区,高铁半个小时就可达主城区,房价也一路猛涨到了两万元一平。
 
城市急速发展的背后,是风土人情的悄然演化。
 
电影以一场寿宴开场,因为老母亲的突然中风,原本祥和安宁的家庭就此裂隙渐生。
 

一年四季,四个儿子本应该轮流赡养母亲,但无奈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老大经营着一家饭馆,本来生活富足,后来投资失败积蓄无多,饭馆生意繁忙更无暇照顾。
 
老二常年在富春江上捕鱼,家里又正在拆迁,根本没有老人落脚之处。
 
老三是个赌徒浪子,还要照顾一个唐氏综合征的儿子,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老四是建筑工人,生性憨厚老实,但却智力迟缓。一直独身的他,平时还要靠各位哥哥的帮衬。
 
老太太看似儿孙满堂,实则无一人可以依靠,最后被安排住进了养老院。
 

时代的浮沉变迁下,经济泡沫迅速膨胀,随之而扭曲的是人们的道德观念。
 
房价涨了,人心散了。
 
从小在富春江边长大的顾晓刚,对此感触颇深。
 
“最近几年,家乡突然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更新,我特别想通过电影把这种时代感捕捉和呈现出来。”顾晓刚说。
 
《春江水暖》直接触及了许多热门的社会话题:房价、拆迁、婚恋、养老……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房子成为了财富的象征,拆迁被视作暴富的捷径,婚恋是物质的等价交换,养老却成了人人棘手的大难题。
 
这个根植于富阳本地的故事并非孤例,而是影射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
 
我们的生活更富有了,但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剥削却无限加深了。
 
最终,我们的世界变得更贫瘠了。
 

在《春江水暖》中,我们可以很轻易找到许多电影大师的影子。
 
杨德昌的剧本,侯孝贤的运镜,贾樟柯的意象……都被揉进了这部富阳物语之中。
 
在娓娓道来的意韵之中,似乎能看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生活风云变幻,但镜头下的人生百态总是似曾相识。
 


 02 光影的长卷 
 
六百年前,元朝画家黄公望寄居杭州富阳,为富春江岸画下了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顾晓刚因画生情,在电影中也融入了许多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元素。
 

西洋画讲究焦点透视,只有一个画家视点,最后的画作如照片一般逼真。
 
中国画偏爱散点透视,善于移步换景,观者找不到确切的画家视点,最终的画作容纳万物,气贯长虹。
 
《春江水暖》最能体现这种散点技法精髓的,莫过于沿江游泳的12分钟长镜头了。
 

摄像机随江而动,真实记录下沿江景色。
 
水青树绿,微风轻摆,沿岸有人垂钓、有人逗狗、有人嬉戏……这不就是一副生动的“影像版千里江东图”吗?
 

《春江水暖》对长镜头着墨甚多,在克制的剪辑节奏下,影片柔化了矛盾的焦点,只有细密的情感和真实的琐碎。
 
一母四儿,各有苦衷。
 
故事如此铺演下去,其实也是一种叙事上的“散点透视”。
 
影片砸碎了每个人生活里的一面墙,呈现出每个个体的真实生活状态。
 
老大忌惮老婆,老二无家可归,老三背负赌债,老四难以独立。
 

在每个演员身上,都散发着富实的生活气息。
 
影片中除了奶奶和顾喜,所有的演员都是顾晓刚的亲戚,是来自富阳本地的素人。
 
老大是顾晓刚的姨夫,之前也是开饭店的,老二就是本地的渔民,常常给顾家饭店送鱼。
 
老三和老四,是顾晓刚的二叔和小叔,得了唐氏综合征的康康是现实中二叔的儿子,他确实患有这个疾病。
 
电影拍摄了两年,许多生活中的真实变化也被记录下来,如富阳本地的拆迁工程,顾喜好友的怀孕等等。
 

片中有这么一个段落,是老二媳妇陪儿子逛商场。
 
打了几十年渔的她,被导演安排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还给化了淡妆。
 
她说这是她几十年来最漂亮的一天,上一次化妆还是在结婚的时候。
 
所以,她在镜头里呈现出的喜悦和激动,在观众看来是无比的亲切自然。
 

又或者说,她为这场戏,已经在渔船上准备了几十年,任何专业演员都无法做到。
 
人类情感神态的细微变化,总是在一瞬之间,影片能够如此准确地捕捉,实在难能可贵。
 

《春江水暖》就像是一张缓缓铺开的光影长卷。

影片平实记录了一段富阳的时光,对于真实生活细节的描绘比比皆是。
 
不知哪一句台词,哪一个镜头,就会突然戳中观众的心脏。
 

 03 年轻的期待 
 
2008年,顾晓刚考入浙江理工大学,就读于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
 
没有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顾晓刚一直自行探索电影的表达,在拍摄了几部纪录片之后,他开始了剧情长片的尝试。
 
《春江水暖》是他的长片处女作。
 
在电影中,我们能明显看到借鉴前人的痕迹,如《一一》、《海上花》、《童年往事》、《三峡好人》等等,但这无妨于影片带给我们熟悉的感官触动。
 

毫无疑问,《春江水暖》也是存在不少瑕疵的。
 
一些台词的缺乏锤炼,部分长镜头过于刻意,演员表演风格的调和,以及故事最后的走向松散。
 
但对于一部导演处女作来说,我们的要求不能太过苛刻,《春江水暖》所带来的惊喜也已经足够多了。
 

很多年来,我们以为世界很大,所以一直向前狂奔。
 
但顾晓刚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寻觅到了创作的灵感和主题,他发现最美好、最感动的事物一直在身边。
 
在《春江水暖》中,影片中的年轻人都回到了富阳。
 
无论是海归游子,还是曾经外出的年轻人,他们都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回归,是《春江水暖》一个很隐蔽的主题。
 
年轻人回归家乡,老年人落叶归根,中年人在此谋生。
 
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乡土。
 

在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里,在生养我们的故土乡情之中。
 
身处今天的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一帖安慰。
 
一片春江水暖,千里望君知。

  


ps:如果喜欢文章,麻烦帮我在右下角点【赞】和【在看】,不然会收不到我的文章。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片中9成演员是导演亲戚,一波“虎”操作后,竟拍出国产片良心
南方的水和北方的雪:殊途同归
中国80后导演作品被选为戛纳“影评人周”闭幕片
片中演员90%是导演亲戚,但这群素人演员,为中国电影挣足面子
致敬经典!跟着名人游富阳
专访《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中国观众的文人风骨犹在|FIRST最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