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平之外还有“南平”:人杰地灵,出过2000多进士17位宰相

南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武陵山下白衣卿相,南平,是柳永的故乡。

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耆卿柳三变,京城繁华江南烟雨都见过了,人间风景半世浮华都观赏,忆及故乡,还是一番山水清明的好锦绣风光。

“南平”与“北平”

北京的前身是北平,一个“平”字,求一份平安顺遂,而南平与北平虽然像是相对而立,各居南北,实则没有什么相关性。

北平源自明朝,是明太祖迁都后取的“祥瑞”之名。借了古称,顺了吉时,祈愿福运昌盛。北平是三朝国都,心脏之所,其历史意义可以说不可比拟。

上世纪北平

而南平,在福建北部,群山之间,风度翩翩地安居一隅。

南平之地渊源颇久,先秦时地属百越,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地处丛林,绕寨敬居。百越是我们传承至今是我们俗称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与秘术至今都晦涩,福建的“闽人”善于种植水稻和冶炼青铜,多族文化的交融汇聚成璀璨一时的百越文明。

百越人繁盛的文化终结于秦王的大一统。“南取百越之地”过后,南平并入汉族文明,秦始皇焚书坑儒,百越文化断了代,南平并入中原版图。

南平

在宋开宝八年,此地正式命名为南剑州,自此亦称南平。

南平立建宁、延平、邵武3府,是明清时期的驻军地,自民国至今,旅游业与生产业逐步发展,也逐渐成为了福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南平风光

南平之地。环山绕水,风景明秀。

山是武夷山,是“晚风清。断霞明。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的仙人居所。武夷山上水帘洞,古今晴檐终日雨,春秋花月一联珠,那是美猴王腾云驾雾的所在,悬泉瀑布,西游伊始,仙人羽化,道家圣地。

武夷山相传是仙人游历休憩之所,通天之境,祥瑞多福。故而南平之境也是仙人庇护之地,风调雨顺,福泰安康,战乱不侵,在千年历史之中少有动乱。也应了名字中的“平”。

武夷山

水是闽江干流,闽江水,云山路嶮巘,水石势澎湃,闽江水自福建出,自琅岐岛入东海。白虹匹练,滋养一方水土。

因为这条本地的“母亲河”,南平有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建溪、富屯溪等支流蜿蜒而过,南平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省第一,这是天佑的馈赠。

南平市山水佳人,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共同构成了福建的第一大山脉。南平之地群峦叠嶂,湿度大,雾日长,南平的山上多有寺庙,青苍松下黑瓦檐,黄袍道士摇着铃铛拾阶而上,百年不变的和光同尘。

闽江水

福建之北,道南理窟

南平与道家文化渊源颇多,相传太极祖师张三丰便出自南平的闽北,南平也被誉为太极文化的发源地,武夷山有诸多宫观道院,南平也建有太极文化研究协会,至今去武夷山的游客,也能看到武夷山顶,太极宗师气沉丹田凝练,配上武夷山的烟云停雾,恍恍像是仙人降世。

武夷山蜿蜒而下九曲溪,太极七德,修心如流水,曰:谦之德、静之德、坚之德、廉之德、和之德、仁之德、正之德。

九曲溪附近分别有星村,半月山,升日峰,这是道教的日月星蔺照,九曲溪还缘溪坐落着两口“龙井”,顺有地势形成天然的太极图,意在通天。

南平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南平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武夷山历来是方士羽客隐遁之地,相传武夷山有地仙之主,受命玉帝的武夷君。各路地仙汇聚于此,祝天寿,问太平。

武夷山是洞天福地,是羽化登天之所,武夷山的山水萦岩潆洄,天生奇志,加之大雾漫天,久久不散,故而有无数的奇闻异志,仙鬼传说。

西游记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水帘洞美猴王一跃而上,榜此安身,水帘洞也却如西游的水势浩浩,如落珠帘,故也称为珠帘洞。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南平的一绝,便是茶道。

武夷岩茶道

武夷岩茶是当地道人精心培育的品种,是我国顶尖的乌龙茶,也许真的是应和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九曲水韵,南平的茶道,蕴含着道教理学的禅意,香远益清,安定凝神。

而南平茶道的开创者,是儒家大成者,朱熹。晦翁煮茶,过往者品一茗,识大滋味。

闽越朱子,文道昌盛

若说北平是政客,龙盘虎踞,百家争鸣,那南平便是儒士,落拓洒脱。南平是文人所,山水里浸着墨香,声声书读了千年,有时代的文化积累。

南宋朱熹的隐居之所,便是南平,朱子文化自此发源。

朱熹

朱熹建立考亭学派,研究理学,著书讲道,过着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投的闲散日子。朱子讲道,各方学子便荟萃于此,构筑了南平相当浓厚的学术氛围。

朱熹在南平住了五十年,死后亦葬于此,他的紫阳书院到还在武夷山,与朱先生一脉相承的理学大家杨时、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延平四贤,其雕像至今塑立在南平的四贤街上。

南平的文化氛围与教育水平相当优越,譬如南平伫立着黄岗山,带给了芸芸学子噩梦般的黄冈试卷。

南平多忠闲,文天祥曾在南平开都督府聚兵起义抗元,“鬼城墙”至今犹在茫荡山的莲花峰上,百年前的枯骨鲜血,众志成城的相似而战都镌刻在文山城墙上,百年岁月,山水不忘。

文天祥

自南平踏出的,还有郑成功,延平郡王出身文人之乡,周身军人气度,生为遗臣,殁为正神,远渡台湾,收复失地,他死在台湾,但康熙即位后,将这位远洋孤忠接回南平,落叶归根,故里安葬。

明朝同样出身南平的还有海瑞,这位“海青天”一身清廉两袖清风,他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死后十里长街相送,是当地著名的父母官。

南平同样是柳永的故乡。这位烟花巷里的柳公子世居南平,半生不得志,算是世道辜负,便奉旨填词,自号白衣卿相,成了个诗词买笑,百里红袖招的诗酒风流人物。

他好词,好慢调,好俚语,他曾为自己的家乡写过《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这便是南平的风物了吧,南平有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法医宋慈,南宋榜眼黄中,明朝内阁首辅杨荣皆出于此。山水养人,南平算得上是人杰地灵。

南平山水

南平最早的杰出人物算是百越之人,百越之地的闽北之人大多居住在此,他们善辩五谷,杂五方之俗,祭祀鸟蛇,由郑成功引入的延平战胜鼓、建瓯挑幡,以及道家文化与百越习俗结合而成的邵武傩舞、政和四平戏等。

南平的地下埋葬着闽越的文化长廊,繁盛的百越文明随着挖掘而逐渐重现于世。

两宋时期的建盏文化与建本文化也在南平多有时兴,黑瓷中代表性的天目瓷和先民造纸术成就的麻沙本都存放在南平的博物馆中,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岁月与光辉。

如今的南平,以工业和旅游业作为主体,繁盛地蓬勃发展着,相当可惜的是,南平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2000亿元,是福建九个地级市中产值最低的一个,但南平地大物博,各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待人发掘。天光物化无数,加上岁月予以沉淀,这个凡间的“白玉京”,自会安存于世,生机不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遍中国》之福建省南平
60篇南平美景诗联作品
上饶赋
江山如此多娇(福建)
国家五A级:福建南平 武夷山景区(80幅)
福建的“建”,从何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