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马哥读《论语》:谣言止于智者

《宪问》的第13章:

子(孔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信乎?真的吗?夫子指的是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见证人出来辟谣对曰:“以告者过也。这是因为传话的人说错了。我觉得应该有个苦笑状。

夫子时然后言公叔文子说话看场合,分时候,看时机说话),

所以别人不厌其言不是从来不说话,而是说得少,说得精);

乐然后笑(真正开心了才笑),人不厌其笑。不是不会笑,而是笑得少);

义然后取,符合道义才取人不厌其取。不是不取,而是有原则地取)。

子曰:“其然?其岂然乎?”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按道理来说,当事人已经解释得这么清楚了,孔子该相信了,但他仍然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大概很希望见到公叔文子本人求证才可以。

在《论语》中,绝大部分都是别人向孔子求证或求教,孔子对一些传言总是持一种保留态度。他自己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利益和假话是一对儿,无知和谣言是一双。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相关信息材料作为判断的基础。而获得的信息材料如果是错误的,那就会导致后续工作一系列的错误。

大跃进时期,基层为了讨好上级,一级骗一级,在默许式鼓励之下,吹嘘之风盛行一时,吹起来没边没沿,一个赛一个,最终导致大批人饿死。

所以自己一方一定要做到去伪存真,才能实事求是,找出规律,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对敌人或对手则尽量释放种种假信息、假情报,从而让对手做出误判。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日本在偷袭美国珍珠港前,一直在装出和美国诚信谈判的假象;盟军诺曼底登陆前的一直让德国误判不会曾诺曼底登陆······,这一点在商战和战争中不胜枚举。

即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流言和谣言。历代起义之前的童谣、狐狸叫、石人一只眼·······,网络发展起来以后,流言和谣言更是比比皆是。

现在看起来,越是无知和愚昧的地区,越是无知和愚昧的人,对于流言和谣言就越没有免疫力,呈病毒式扩散。

道听途说者,有之;鹦鹉学舌者,有之。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以至于以讹传讹。

时间一长,三人成虎,颠倒黑白。

所以,谣言止于智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谣言止于智者~对流言蜚语不要讲理 ,要不理!
如何面对谣言?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论语》64个人生智慧
大学生【教你如何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止于智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