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黑色幽默与吊诡--读《史记·高祖本纪》-附思维导图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 章碣 
秦始皇之前的统一都是后人想象中的统一或名义上的统一。
从得国正与不正的角度而言,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是很正的。

称皇帝之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
为了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焚书坑儒。
把天下的兵器都运到咸阳,化剑为钟鐻(类钟之乐器)并十二金人。
自以为万事无忧矣。巡游天下,刻石纪功,以显帝威。
修长城,拓驰道,起宫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秦朝不断征伐的过程消灭了七雄之间的固有矛盾,
秦军的节节胜利掩盖了对经济上的破坏,
战败者暂时的恐惧掩盖了对秦苛政的不满,
焚书坑儒压制了儒学的聒噪却让更多人不需要太多思考就直接反抗。

对历史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建立在以前认知的基础上,能避免以前的错误只是避免失败的一种情况。
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新的问题总会继续出现,能预判未来才能称得上有远见的睿智。


祖龙嬴政有可能想到六国贵族的反抗,
但真的没有想到毁掉他千秋大业的竟然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苛政之下,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千秋万岁,整齐划一的沉默不语;
一方面是干柴烈火,就差一颗火星。


陈涉就是第一颗火星,接着就是到处迸发。
癌细胞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身体内部的健康细胞失去了约束,变得疯狂。
变疯狂的原因就在于长时间的压力无法排解和超负荷运转。

一  出身
在秦末起义的群雄中,刘邦真的是个小人物。项羽一家人是楚国世代将军贵族,张良一家人是世代的韩国贵族,韩信虽然落魄,曾经家里也是贵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在那么多起义的人中,他只比陈涉的地位高那么一点点。
陈涉给人打工,佣耕,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刘邦吃饭是没问题的,起事的时候已经是类似派出所所长的亭长了。
亭长,在项羽的眼里不过是个小杂碎。
但,起义的时候,比得不是出身,而是看能力。

二 能力

刘邦汜水之阳称帝后,先是定都洛阳,他洛阳南宫摆上酒席,对比楚汉相争的成败,说:
论后勤组织协调能力,我比不上萧何;
论决策能力,预判能力,我比不上张良;
论带兵打仗我比不上韩信。

那刘邦的能力在哪里呢?

我们先排除掉那些神异的因素,什么其母梦与神遇,醉酒龙盘其上,头顶有运气,斩白蛇老妪哭,老翁相面称贵······,这些都不可考,不可证。
实际的事情来看:

刘邦的第一个能力是有胆略。
一分钱不带,就敢去拜见吕公(后来的成为了他的岳父),
还说让记账万钱,把众人惊得一愣一愣的。

刘邦和萧何、曹参一干人杀了沛县令,可是谁都不想当头。
为什么?
“萧、曹等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起义造反这事儿成功了,天下都是你的,所有人的都尊敬磕头。
但成功概率太低。
萧何和曹参天天做文职工作,会算,懂!
一旦不成功,就意味着灭族。
所以他们给自己留了后路。
一致推选刘邦。
于是在“众莫敢为”的情况下,刘邦成为沛公。

刘邦的第二个能力是抗挫折能力强。

刘邦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没少挨他老爷子的骂。
在未央宫建成之后,刘邦给他老爷子敬酒,说了一番话,很得意:“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原来老爸您总觉得我是个无赖,不能好好过日,不如老二给力。现在您看看,对比一下,天下都是我的了,老二和我比那个多一些呢?)
看来挫折教育也很重要啊!

刘邦在起事的过程中,败仗太多了,(详情可参看文末的思维导图)经常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连自己的儿子和姑娘都不要了。
如果非要做个积极的评价就是愈挫愈勇,愈败愈战。
老百姓的评价就是脸皮挺厚的。

因为心理素质强大,所以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项羽抓了他老爸做人质,来威胁刘邦。不投降就把你老爸烹了。
一般人会着急,不知所措。
刘邦说,咱们俩曾经约为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看着办。

项羽用冷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他抬起脚指头给大家看:
这家伙,射我脚指头干嘛呢?

项羽想发挥自己的强项,说,天下打来打去都是因为咱们两个,
咱们两个干脆决一雌雄,来个决斗吧。
刘邦说:“吾宁斗智不斗力。”
比力气,比武功,谁能比得过你啊。

刘邦的第三个能力是知人善任,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
鸿门宴之前,因为张良和项伯的私人关系,项伯跑到刘邦这边来报信。
张良告诉他要尊敬项伯,并且约为儿女亲家,为鸿门宴逃脱奠定了基础。

听从了陈平的计策,离间了项羽和范增。
听了韩信的计策,分兵两路,形成了大包围战略。
韩信自立为齐王后,听从了张良的计策,顺水推舟。

刘邦的第四个能力是懂得大家心里所想,舍得给人利益。

大家团聚在一起,有推翻暴秦的共同想法,
但还没有高尚到为理想献身不计报酬的境界,大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封地和爵位。
在进军咸阳的过程中,以封侯封地贿赂宛城投降。
在决战项羽的最后时刻,以裂土封侯招来诸将作战。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先把曾经背叛过自己,和自己关系最不咋样的雍齿封侯了。
于是大家的担忧就这样平息下去了。


刘邦的第五个能力是懂得宣传的力量。

刘邦那么多神奇的事情,怎么出来的?
肯定是风风雨雨,真真假假地宣传出来的。
一开始的人,肯定是刘邦自己。
这样就给周围人造成了一种不同凡人的印象。

在沛县第一次起事,真正宣传的天赋就展现出来了,他围住沛县后,向城内射了一封帛书: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弟子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将来被杀光了,别说我没说过。如果杀掉沛令,咱们选一个人就是了。这样一来,矛盾就从城内城外变成了城内守军和沛令的矛盾。

进入咸阳:“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下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思路是先批判秦朝的苛政,解除了原来的种种规矩,解放大家疲惫的身心,让原来的官吏该干啥干啥。
百姓安心,官吏安定,皆大欢喜。

听说义帝熊心被项羽杀害的事情后,袒而大哭。为之发丧。
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病,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共击楚之杀义帝者。
义帝无功,凭血缘为帝,项羽杀之,以免碍手碍脚,黯其尊荣。
项羽要的是实。
但给了刘邦一个绝好的借口。
刘邦可以拿这事儿说项羽一辈子。
占领道德的制高点,才能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刘邦和项羽在广武涧对峙,
刘邦骂项羽,不是谩骂,而是有条理,有逻辑地列出了十条罪状。
又占领了道德制高点。

三 缺点
说了这么多能力,其实刘邦也有缺点:

第一是有时候有点小心眼儿。
非要逼着老爸说他比他哥哥老二强一些。
安定天下到沛县荣归故里,想起当年雍齿和丰邑的叛变,不免除丰邑的赋税和徭役。
这和韩信的胯下之辱来比,哪个更让人记仇呢?
当然一向能听人劝的刘邦,在大家的坚持下,还是免了丰邑的赋税。

第二是不太讲礼貌,个人修养不高。

有时候很傲慢,脸皮儿薄,自尊心强的和他混不容易。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来了投奔的人,刘邦洗着脚见客人。这让人怎么想。
要拜韩信为大将军,结果萧何劝他,您不能当儿戏,得斋戒沐浴搞个隆重的仪式才能表示出对人才的尊重。
这两个缺点不算大,第三个大缺点是凭血缘分封领土。
凭血缘分封的缺点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迟早会出问题。一般来说第一代没问题,第二代问题不大,第三代,第四代一定是漏洞百出,第五代第六代不出问题才怪。

阮籍当年曾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现在想想,还挺有道理的。

相关链接:

虚荣的霸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读《项羽本纪》-附思维导图
萧何教你如何作副职--读《史记·萧相国世家》
君子豹变,贵贱何常--读《卫将军骠骑列传》
相恨相杀的一对冤家--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附思维导图
一盘棋导致的天下大乱-读《史记·吴王刘濞列传》
敲响秦朝丧钟的第一人:读《史记·陈涉世家》,文末赠思维导图
旧戚与新贵的相互倾轧--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文末赠思维导图福利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读《史记·淮阴侯列传》,赠思维导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韩信、张良、萧何不能成为刘邦的角色
刘邦能力平平,却能驾驭张良、韩信等天才,诠释做人是门大学问
西汉高祖刘邦
“汉初三杰”的历史功绩和命运归宿,为何各不相同?
成就刘邦一生帝业的20多个计谋文化·史趣 CCTV.com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西汉(第一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