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群:西安城市记忆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2019-05-22 13:40:57

[摘要]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市井,是每一个城市烟火气最重的地方,故展现了这座城市历史中最鲜活且最真实的一面。城市在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变,那些逐渐消失的市井生活,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共同的记忆。而宋群,潜下心来做一名西安城市记忆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力图真实的反映西安本土文化与西安发展变迁。

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市井,是每一个城市烟火气最重的地方,故展现了这座城市历史中最鲜活且最真实的一面。城市在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变,那些逐渐消失的市井生活,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共同的记忆。而宋群,潜下心来做一名西安城市记忆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力图真实的反映西安本土文化与西安发展变迁。

(宋群)

  角色

  宋群,是知名的跨界创意人,在出版、艺术、展览等方面都有涉足,看似在各个角色之间来回切换,但是宋群说,无论做什么其实都并没有脱离“城市观察者和研究者”这一角色。

  2007年创办《Local本地》刊物,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用影像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西安的市井生活。后来,将这些收集来的西安本地记忆,做成了展览,再后来又成立了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总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和城市记忆相关的。

(《遗失:日记1951-1955》展览)

  当被问到是如何扮演好“城市观察者和研究者”这一角色时,宋群打趣的说到,为了将最真实的城市记忆展现给大家,我仿佛又是一个“拾荒者”,没事就爱去旧货市场转转,看能否淘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反正有时候,还是很让人惊喜的。比如,目前在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城市影像馆展览的《遗失:日记1951-1955》,展览内容是关于一位70年前的文艺青年和他的两本日记,这两本日记就是宋群淘来的,翻看日记后,宋群觉得这两本日记很有年代性,可以做一个相关的展览,于是又开始四处寻找日记中所提到的报纸以及电影,这样做都是为了让展览更加真实。

  呈现

  宋群说自己观察与研究城市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不做解读,只是呈现”。

  观察与研究城市,其乐趣,就是总有很多遇见完全陌生事物的机会,甚至是在你很熟悉的地方。西仓对于宋群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个百年市集,确实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挖掘。于是宋群就和自己的团队一起,用了3年零7个月的时间——走访了500多个西仓的摊档,采访了36位西仓摊贩,拍摄了298幅西仓的摊档与招牌,记录了552件西仓售卖物件,拍摄收集了5754张西仓的照片,纪录视频拍摄时长6570分钟,最终完成《市井西仓》这部著作,这本书收集了西安最具市井气息的集市西仓的一切,正是因为走心的呈现,《市井西仓》获得2018年度“最美的书”称号。


  宋群一直认为,博物馆的核心就是展览,而反应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用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方式,才能让观众感受最为鲜活的城市记忆。但另一方面,博物馆也是阅读的延伸。今年,宋群将《市井西仓》浓缩为展览,在展览上,不管是竹筛、搪瓷碗、搓澡巾……,所展示的每一件旧物都是从西仓淘来的,真实的呈现了书中所描述的西仓,不仅如此,这些展品可以亲手触摸,让你感受它的温度,如果你愿意,还能捐赠自己的旧物到这里。而这个展览地点,处于热闹的西安大都荟,每一位走进来参观展览的人,都惊讶在西安大都荟还有这样一处所在。

  宋群说,自己做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是让观众去怀旧,只是想用“还其本真”的呈现形式,让更多人能够真实的了解古都西安的肌理。

编辑:王越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ocaland——保存个体记忆,就是保存城市历史
1992年西安东关正街 #城市记忆 #市井生活
老照片:1980年代的记忆,难忘的市井生活
“燃烧生活 点燃记忆”——大陆台湾首次联办火花展
不过是一个说法
看看这些妙趣横生的市井俗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