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上)

我国失智症的社会现状:


长期以来,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由居家照护机构照护组成。我国绝大多数失智老人仍采用居家照护,长期家庭照护模式给家庭照护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且照护服务的专业性也有待提高。


所以,提供相关社会支持与服务,己成为照护者的需求。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前瞻性地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研制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构建体系所需的基本要素,为失智老人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框架及模式研制


失智老人作为老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群及弱势人群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角度和结果都可以成为失智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基础和借鉴。据此提出失智老人照护模式及其内涵。


一、居家照护模式


该模式别于传统的家庭照护,是家庭照护与社区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形式。并不是否定家庭照护的作用,而是根据家庭成员提供照护和老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家庭照护的作用的基础上,社区给予补充,以家庭照护为主,社区照护为辅。


客体是居家的失智老人,主体是家庭个体及社区机构,具体服务项目包括上门家政服务、生活料理、送饭、上门、读书读报以及社区日托服务等。


照护人员主要由家庭个体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后者包括提供生活照护的家政人员及提供专业服务的专业工作者,照护的经费视老人的家庭情况而定,对于存在经济困难的老人,政府适当给与补贴,而对于经济富足的老人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享受更多更高层次的服务项目。


二、社区照护模式


该照护模式适合那些病情不是很重,但家庭成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护的失智老人。客体是半居家的失智老人主体是社区日托机构,如托老所、社区日间照料机构等。早晨失智老人离开家,由家人、保姆或机构人员护送到日托机构,可以保证餐饮、午休、洗澡、协助大小便等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还接受身体检查、健康咨询、康复锻炼、服药指导等简单医疗服务,老人聚集在一起,开展一些娱乐和益智类活动,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老人身心愉悦,也有利于病情。


服务人员方面,不仅配备护理员、营养师,还需要内科医师,后者必须了解老年期痴呆的病程、诊断、治疗等方面知识,指导失智老人的服药,一旦出现病情恶化,不适合社区照护及时给予转诊。


经费方面,一方面,社区照护是将失智老人留在家中,较之机构照护,是资源的极大节省,政府应当给予支持维护政府办机构,对民办机构多给予政策上、经济上的支持,适当建立一些公益性岗位,稳定服务人员。对老人服务项目的收费,应按照政府的定价要求,做到重服务、轻利润,真正让失智老人受益。


三、养老机构照护模式


该模式是指院社化养老照护方式,对失智老人采取的封闭式的管理,其服务以护理为主,治疗为辅。主体是政府办或民办的养老机构,老人在养老机构可以接受全日制的照护服务,除了全面的生活照料,还熊稠到比较专业的护理及简单的治疗客体是入住养老院的失智老人服务内容包括膳食提供、喂饭、洗漱服务,维持老人的清洁、值班、遇问题给予紧急救助等。


人员方面,除了配备充足的护理员,照护老人的生活起居,还需配备一定比例的医护人员,每天查房,关注老人的健康,做到小病就地治疗,大病及时转诊,对长期服药的老人给予服药指导,另外,还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后勤和管理人员。


经费上,政府对于公办养老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其能够有效运作,以最优质服务回报社会,也为民办养老机构树立榜样,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场地上给予方便,让致力于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的民间力量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四、医疗机构照护模式


对于伴有严重精神症状,或者比较严重的残疾及躯体疾患的失智老人,则需要入住医疗机构。服务主体具体包括精神卫生机构及躯体疾病治疗机构,前者主要收治一些有严重精神症状的失智老人,后者收治有严重躯体并发症的失智老人。客体是入院的失智老人,主要提供符合医疗常规的各种诊疗服务。具体的服务项目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医生开具医嘱,服务的提供遵照已有的规章制度。


该模式在整个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内照护成本最高,在完善方向是建立有效的转诊制度,从而有效利用资源,让基本恢复的老人转入其他照护层次,确保最需要的老人能够入住。



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是以一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为基础研制的,但是还是具备个性化内涵:


1、老人“居家养老”是指完全家庭养老,失智老人因为病情重,其“居家照护”是“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上门服务的复合体;

2、老人“社区服务”则是社区上门服务、社区日托、社区老年中心等多种服务的复合体,失智老人“社区照护”则专指社区日托服务;

3、失智老人因为医疗需求突出,因此在社会化机构照护中必须包含医疗护理机构照护,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家建议和意见

1、社会支持体系理论构建考虑周到,仍需结合实际完善操作层面研究。

2、关注专业评估体系的建设,实现服务和人群有效衔接。

3、医疗机构仅适合短期入住解决临床问题。


(本文摘自 复旦大学 张云)


台湾【失智症管理教练】培训课程

 

课程简介


世界各国多项研究都显示失智症照顾质量对失智症者生活的重要性,发展失智症照顾资源,建构多元连续性之失智症照护模式,提升失智老人照护服务质量。


期望藉由失智症种子师资训练课程,培训种子教师于各地全面提升照顾人员的专业技能,积极维护失智症者尊严与自主,强化身体、心理、社会参与的整体照顾,以享有活力、尊严之老年生活。


 储备失智症管理教练训练报名资格


1.凡对于本项计划有意愿且符合参训资格者,皆欢迎报名。


2.报名数据收件后经主办单位审验相关文件齐备者,依收件先后拟招训学员40名。


3.本项培训计划将分三阶段方式进行,共计42小时培训。三阶段均通过者,由主办单位发给『失智症管理教练』完训证书;三阶段并分别安排以学科考试及教学演练验试,依阶段完成度个别开立学科研习证明或结业证明。


 目的


1.增进养老机构对于失智症者的知能及生活与照顾质量的提升。


2.提供有系统与规划性的认证训练,提升对失智者需求的觉察与了解,增加照顾知能。


3.培育兼具临床实务经验与教育训练能力的失智症管理教练,建构专业支持网络,作为未来失智症照顾专业训练之人力资源。


课程大纲设计


第一阶段:失智症照护课程研习

整合失智症照护知识,增进对失智症者的了解,提升照护知能并以个人为中心提供协助。



※第一阶段:12小时课程全程参与,并通过评量者,发给研习证明,且得参与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失智症照护实务课程


多面向评估、发展与执行失智症者照护,增进对失智症者相关议题思考,提升团队支持网络与管理协调能力。


※第二阶段:18小时课程全程参与,发给研习证明,且得参与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失智症照护教学演练


以实务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计划,增进理论与实务工作之结合,提升教学训练与督导能力。


※第三阶段:教学演练共 12 小时,须结合课程研习与实务研习内容,独立撰写并发表教学方案,且经由临床实务界专业人员、实习单位与机构代表组成之评量团队进行评定,通过者发给失智症管理教练证书。


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养老【512】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哪些?加强养老服务的五大措施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该如何布局
​扎根社区,做活复合型睦邻式养老服务体系,守护生命的“温度”—专访万宏养老机构
12家门店,14000会员,全年亏损700万,仍坚持不懈追赶市场——“幸福里”社区居家养老商业模式探...
他们是养老服务的“润滑剂”,每个养老机构都值得拥有!
2017清华养老论坛 | 田旭:“幸福里”社区居家养老商业模式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