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千字长文总结)三类策略打造的投资体系

是时候开始说一下我所认为的投资体系的时候了,文章有点长,把超过5000字文章写到一篇里这在很多公众号是忌讳,因为太长了大家就都不想看了,但为了不牺牲内容连贯性,还是这样做了,有点耐心看完相信会有不少收获。

如果之前没有关注我,可能有些词是听不懂的,多看几遍或者问我就OK,联系方式文章里面有。

1

2015年年末,光看到别人牛市赚大钱自己却没赚到钱,反思中开始了对投资的探索研究,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学习、记录、研究、分享、提升的循环。

2016年6月之前基本就是看各路大V文章,学习价值投资的思路,2016年6月看到市面上出了一些免费的量化平台后开始试着一点点写程序并形成整个估值计算系统,接下来差不多一年时间里,写的文章基本上是关于指数基金的知识性科普文章。

2017年,更加注重数据的作用,数量化的分析,主要是学习各种量化的知识技能为主,看研报,看量化投资的书,也写了一些量化策略程序反复实践验证,这个时期典型的文章是神奇公式系列的7篇《初识探因实测改进改进2应用实践》。
2018年,关于投资的思索开始不再拘泥于技术类的东西,写了得肾x大奖的《普通家庭的资产配置之路》()、激起大讨论的《个人投资者靠什么赚大钱?》,预感到熊市大底来临情况下,年中开始相继写下了“牛熊18篇”(后台回复关键字“18”),这18篇文章总结起来就是,“熊市9篇助你走过熊市别害怕,牛市9篇帮你逃顶赚更多”。这时已经形成了投资体系一些基本的东西。
进入到2019年,由于工作有些变动有了新的目标,对于投资的研究愈发的少,发文章频率也创新低。一方面,为应对可能到来的牛市对趋势/动量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整出个13太保行业轮动策略:《十三太保轮动:未来牛市里的利器!》《十三太保策略V2.0:操作层面的改进》,这同时也是可用于二八轮动的策略;这类策略完善了我的投资体系。另一方面,也开始考虑更宏观的东西,比如这篇“好看”率创记录的《改变认识: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不是事业,投资才是!》。
我点出的这些文章不过是我过去几年写过的几十万字烂文章中的精华,也是我慢慢形成投资理念、投资体系的修行过程。

2

我这里讲建立投资体系,还是应该具体化一些好,关于投资品种我想没有比指数基金更合适的了,逻辑在之前的文章也说过多遍,就是:相对其他品种,指数基金能带来更大的确定性。

这些人一直追求的是大概率赢面的事情,会去买基金回避个股的风险,会去买指数基金回避基金经理的风险,会去计算指数估值避免买贵的风险,会去择优配置多类品种避免同质风险。

阿甘数量化,公众号:阿甘数量化市场上的价值投资者

在《全面牛市系列之6:行业大轮动,再无压舱石》里,我给过一个品种配置图:

这个图是应对全面牛市用的,大概一半的比例配置在宽基指数上,40%的配置在行业指数上,还有10%的其他品类。在全面牛市来临前如果能配置成这样子会有不菲的收益。但这反映的只是结果,是投资策略或者体系在某个特殊时点的剖面,不是一个贯穿始终连贯起来的方法论。

好的投资体系应该能适应一轮完整牛熊周期内的主要情况,能够适应时间和形势变化,这是个基本要求。一个策略必然不能包打天下,投资体系里面也就不能只有一个策略。

我的答案是三个:基本盘策略、辅助盘策略和零花钱策略,和上面图里的思路很相配,还是熟悉的味道,但配方却又不同。

3

基本盘策略是整个投资体系的基础:以市场估值为核心的策略。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在这张图里:

图来自信达证券陈嘉禾研究员在2013年4月的报告《寻找皇冠上的钻石:全球股票市场历史估值与回报率分析》,总结成一句话的话,估值低的地方买入盈利的概率大,中外历史莫过如此
这个估值策略最重要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系统择时上,其次才是择标的。
先说择时,用代表全市场股票的指数,如wind全A、中证流通等,用他们的平均估值来作为系统择时的依据,估值低的时候买,多买,估值高的时候卖,多卖。不用纠结于细节,比如用哪个估值指标,PE还是PB?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平均,等权重、加权、算术平均还是中位数?这些真的没那么重要,判断前进的方向远比算计用90步还是100步到达更重要。
按照估值,全市场股票这个“指数”可以划分为三段,贪婪阶段、正常阶段和恐惧阶段,划分的标准就是我每周投资周报里估值表里说的贪婪点和恐惧点。
过去20年里,每次只要在绿色贪婪阶段买入,在红色卖出,少说会有翻倍的收益。
之前有个段子,意思是佛祖在A股投资赚的盆满钵满被问秘诀,答曰:熊市里大家都在割肉,我就捡过来,牛市里大家都在疯狂买,我就给他们。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他们恐惧我贪婪也是这个道理。
上面图里一个细节,为什么红色顶部区域比绿色底部区域高很多?阿甘曰:人性疯狂所致。底部区域时理智的价值投资者买买买来拖住市场,让它不会一直掉下去;顶部区域会出现大量亢奋投资者大举买入,直到支撑不住而崩塌。少数 vs 多数,理智 vs 疯狂,造就了红高绿矮。
再说择标的,更简单了,估值更低的指数相对更有优势,这个不再展开说。
基本盘策略提供了仓位比例信号,这是一级择时信号,也是最重要的择时信号。全市场估值高的时候,仓位比例要低,反之亦然。最简单的设定是,仓位比例是(1-估值百分位),在操作中分档即可,比如分十档或者五档,每一档对应不同的仓位比例。
在这个仓位比例前提下,其中的宽基指数要占到大约60%,剩下的是行业指数占40%,这其中一半的宽基,所有的行业应该用来做趋势策略(二八轮动+行业轮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蛋卷和且慢上所有的趋势策略都不合适,因为都加了技术择时,会出现空仓情况,而这里的要求前提是满足系统仓位要求下叠加趋势策略。仓位不变是为了保证底仓,压舱石不能动,仓位内轮动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
还有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从牛市顶峰开始崩塌之后,(依靠估值体系基本能够逃顶,最大可能是走早了),不要着急入场,至少估值百分位降到50%以下再重新关注也不晚。因为趋势的力量会非常强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本盘不跨,资产组合无忧。

4

强基之外,仍需先锋。辅助盘策略要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用来加强进攻,核心思想是基于动量/趋势来做。

动量/趋势策略在成熟市场适用,在A股更适用。看一遍A股过去二十多年的K线图,每一次全面牛市、结构性牛/熊市、牛顶暴跌,都是这是种策略最好的适用场合,能享受大涨,还能规避暴跌。

典型的趋势策略是二八轮动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这里的趋势策略应该要加入择时,要有仓位比例的调整,在备选指数都向下的时候要买入货币类资产,这也是典型的轮动策略的样子。

加入择时要求的好处就是要有伸缩性要更灵活,辅助盘这一部分被赋予的仓位比例是游离在基本盘策略估值体系给出的仓位比例之外的部分,但有上限,不管怎样不宜超过总仓位的30%。

举个例子,基本盘策略给出的仓位建议是8成(意味着市场底部区域),那么可以把剩下20%都用来做辅助盘,实际比例就是8成到满仓之间;如果基本策略给出的仓位建议是2成(意味着市场已经在相对高估区域),则辅助盘可用仓位是30%,总仓位在20%~50%之间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辅助盘的趋势策略如果和基本盘策略结合起来更好,比如在基本盘策略给出的顶部区域位置,趋势策略的择时参数要更加灵敏,月线改双周、双周改单周,这是逃顶的事灵敏一点会更好。

具体策略方面,目前我只有“十三太保行业轮动”组合展示,没有自己的二八轮动组合,因为二八没有花样,大家效果差不多,所以目前成熟的且慢张翼轸老师的组合可以跟投,用户体验相当不错,直通车如下 ↓↓

当下市场还处于底部震荡阶段,趋势策略还在打脸中,但这类策略从来不是靠胜率来取胜,而是用取胜的少数情况赚钱大大利润。牛市里将会是趋势策略大放异彩的时刻。最后展望一下,在后面在牛市到达顶部区域后,此时基本盘策略已经主导把大部分仓位降下来了,辅助盘还在,不跌破趋势不走,但此时趋势参数也已经是日线标准,再也不是之前的月线和周线,密切在观察跌破趋势跑路。

5

基本盘是定海神针,逃顶抄底都拿得起放得下,支撑着整个投资组合;辅助盘灵活自如,应付暴力大牛市、惨烈熊急跌、结构性牛熊都是行家里手;可是反复震荡市呢?这就要提到零花钱策略 — 网格了。

把网格称为零花钱策略,是因为它不像基本盘和辅助盘都能赚大钱,它不行。一方面,本身特点决定了难以给出大仓位比例,我认为的上限是10%,另一方面,要靠震荡和波动赚钱,每个格子空间总是有限,比如我常用的是5%-10%。

网上关于网格策略的文章不少,大同小异,除了机械网格外,还有一些改进的变种,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运行这个策略切最需要注意的三点:选择合适品种开始网格时机和格子深度预期

1、选择合适网格品种,指的是尽量选波动大的品种,可以用波动率来衡量,可以自己计算或者用软件查,比如我常用的wind是可以直接看波动率的。另外,也可以根据经验,典型的波动大品种是证券、军工、医疗等品种。当然这里面也可以有很多变形,比如过去近一年我用“恒生电子+东财+同花顺”等权重组合来做网格效果比证券ETF要好,证券行业整体在底部,波动性更大,还能为打新做贡献,一举三得。

2、开始某个品种的网格的时机,也就是网格起点,总不能从顶部开始,一定要从至少中间靠下的位置开始,我指的是估值百分位。这个时机点选好,才能谈格子深度的问题。

3、格子深度预期,指的是开始网格的时候要有个心理预期,最多能网到几格,目的是分配资金用。网格品种越到底部网到利润越容易,但如果网了一两格后没钱了就傻了。

这个策略,难的不是策略本身,而是执行需要纪律和精力。我自己之前做的稀稀拉拉时断时续就因为费精力和取得收益相比性价比不高。这个问题我现在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靠这个券商工具:


这是个券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先不说它超低的各种佣金交易费用,最让人爱不释手的是它的各种长期有效的条件单,比如网格交易,手工时代怎么弄?算好每一网,每天盯盘到附近了下单,有效期只有一天。这些痛点在多种条件智能设定、预警提醒、自动交易、挂单长期有效面前完美解决。其他令人称道的预约打新、新股开板、国债逆回购、定投等各种策略也是让人爱不释手。简单一个字:值。

6

这一节重点说下实操问题。

说了三大类策略:基本盘策略(估值)、辅助盘策略(趋势)和零花钱策略(网格),大家可能觉得复杂了,复杂是为了应对市场的各种情况。复杂的东西就不容易落地,尤其是没有工具和方法的情况下,就像上面的网格工具,但付出极小的精力就能收获不少的零花钱,这些钱可能数千记、数万记,非常值了。

回顾上面说的,基本盘策略和辅助盘策略是有不少交集的,基本盘里嵌着趋势策略,辅助盘里有时候也要考虑基本盘估值信号调整趋势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盘给出信号要加仓中证500,而辅助盘决策信号为卖出中证500,怎么办?难不成要先买后卖?

这当然不妥,我的解决方法是建组合来记录。虽然在实际账户里,中证500基金是10万块,但这10万里可能有2万是辅助盘,7万是基本盘,1万是网格买的。但这些区别可以在组合里看的很清楚。我自己用wind里面的组合管理功能来记录,大家也可以用雪球、且慢等工具来记录,这样就能理清楚了。

7

我读过一本书,没找到中文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叫“因子投资完全指南”,印象最深的是讲好因子的标准和按照这个非常严格标准选出来的因子:


这个图是之前我给一个券商营业部讲课ppt里的一页,直接抠出来用就不编辑了。在五个实证的好因子中,基本盘策略主要利用的是估值因子,与盈利能力/质量也关联很大;辅助盘策略涉及的是动量和市值因子;零花钱策略用的网格是纯交易策略,但在前提中用到了估值因子。

里面没有明显涉及市场beta这个因子,但实际上整个投资体系都要靠这个beta才能成功,正是有了市场环境的波动,才有了我们赚钱的机会,靠天吃饭也是本事,得需要知道在雨(牛市)来之前播种好等各种事情。

所以,这个大量实证出来的好因子的说法倒是也算反映了这套投资体系至少没有太走歪,方向是正确的。

回首过去三年,感觉很幸运,在熊市前半阶段里开始对投资感兴趣,碰巧遇到工作的低谷期能抽出时间来大量研究和实践验证。按道理说,始于熊初,终于下一轮熊初,只有实际经历过完整的牛熊轮回,并收获不菲,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我现在叨逼叨的可能是有纸上谈兵之嫌,但我始终坚信现在形成的投资体系大概率是对的,只不过待时间,也就是未来一两年的牛市来验证。

很感谢您有耐心看到这里,文章太长,总结下文章概要:

1、体系形成过程

2、三大类策略总览

3、基本盘策略:估值

4、辅助盘策略:动量/趋势

5、零花钱策略:网格

6、实操

7、总结

欢迎大家就投资体系提出自己的见解,毕竟这套体系还没达到我希望的理想的程度,比如拿这套体系放在2007年到2015年这一轮完整牛熊周期去检验的话,这七八年里有五年处理的会比较好,但2010-2012处理的不够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资笔记|买入策略(价投趋投量投 指标原则 左侧右侧 长短期策略)
温故知新系列:我的投资黄金阵容4-4-2
股票投资的系统性思维
大猪先森: 全新的网格交易法
网格交易策略(中级版)
话痨e大的一些言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