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鉴定,明清玉学习之残损的清代玛瑙扳指





古玉鉴定,明清玉学习之残损的清代玛瑙扳指

这个扳指是从乡下收来的。收到时已经布满裂纹。玛瑙质地相比较和田玉要硬,并且脆,所以一磕碰就容易出裂纹或掉肉。笔者一直认为老玛瑙抛光要比和田玉美,光感是那种内敛的光亮。老玛瑙与和田玉的加工工具与方式是一样,所以鉴定方式基本差异不大,唯一的外在表现区别就是玛瑙细抛光后,会有一种细密牛毛纹的特征(但是在圆珠子上基本不见),并且细打磨后的玛瑙遗留的解玉砂痕迹并不如和田玉明显。

图2: 蓝色圈内陆方磕损过,并且通过被磕损部位的外层有层包浆可以判断这是老磕,已经有些年头。

黄色圈内能明显看到玛瑙质地的原因,打磨形成的类似牛毛纹般细密的痕迹,这里要注意区分仿的与老的牛毛纹状态。很多高古的玛瑙环上的牛毛纹已经仿的很到位啦,我自己总结的玛瑙牛毛纹状态特点就是自然、随意、不突兀、与周边的皮壳融合度很高。

图3: B处蓝色圈内的一道阴刻线,对于素器来说,就是很好的一个鉴定佐证。类似的特征,在平安圈,烟嘴上也有偶然见到。对于这件器物来说,其实有这一道阴刻线是一件瑕疵,证明它的工艺不细致,没有追求完美的完美而留下的痕迹。笔者认为这个痕迹很有可能是为了定位切口留下的痕迹。

然而对于现在或者辩证新老来说,反而是一个能利用上的小技巧。(但也要注意看阴刻线是否为新仿,磨砂痕迹是否到位到代。也存在新仿品专门为欺蒙买主而故意做出的阴刻线。归根到底还是要先把基本功打牢固)

A处黄线内,不再多描述,只是展现玛瑙独有的打磨后的特征。

图4: 箭头所指的画线处,能看到解玉砂痕迹与磨损痕。仅标记出。

图5: A处与B处的光感做个对比。

A处有原始的高抛光为了美观,有使用当中的磨损,把玩时的包浆。

B处为哑光,佩戴时与肌肤形成的包浆。没有过多的磨损。从而与原始状态差异不大。

图6: 清代扳指佩戴时,这种阴阳头(凹凸面)的造型,佩戴方式应该是图中A箭头指的凸面朝下(大拇指根),B箭头指的凹面朝上的方向佩戴。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是与清代的骑射技术大多采用蒙式的拉弓扣弦手法有关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下具体的描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痕迹学鉴定》秘籍!
鉴赏天珠新老有妙招
古玉鉴定的方法探讨
战国玉器纹饰——绞丝纹
玉器鉴定师上手讲解:如何通过油脂性、工艺等方面来鉴别新老
古玉鉴定之古玉叔叔的高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