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逼迫赌场改变规则的量化投资大师:巴菲特对我有两个至关重要影响……

巴菲特每个礼拜有70个小时花在思考投资上。——查理·芒格

 
经常听到有人说,投资就是赌博,
他们往往对投资不屑一顾,言谈间永远是冒险、赌博这样的词汇。
但是真正把华尔街当成赌场一样玩,并且还玩赢了的,
还真有这么一位量化投资大师……

传奇的人生

爱德华·索普是一位传奇人物,
早年在赌场玩转21点、轮盘赌,
结局是被各地赌场老板列入黑名单。

索普的经典著作《击败庄家》,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这本书帮助赌徒们利用他的策略,
通过算牌在各大赌场大行其道,
逼得内华达度假酒店协会专门为他召开一场会议。
最终结局是,赌场为他改变规则……
 
相继战胜了21点、轮盘赌后,
索普又把目光瞄准了世上最大的赌场——华尔街。
在这里,他拿到了人生中无比漂亮的成绩。
 

生于美国大萧条

1932年,美国大萧条。
在那个百业凋零的年代里,索普出生了。
在他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回忆:

我当时只有两岁零四个月大。
即便穿着唯一的冬装(破旧的厚裤子和带兜帽的夹克),
我还是觉得很冷。
路边光秃秃的树干矗立在皑皑白雪上。
房子里的女子告诉我父母:
“不,我们不租给带孩子的房客。”
 
大萧条给年幼的索普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和其他数百万人一样,
索普一家人在这段时间里过得非常艰难。
受环境所限,他只能在公立学校求学,必须自学大量知识,
阴差阳错地,这让他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于是,恰恰是这段异常艰难的岁月里,
索普掌握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的技能——思考。

初露锋芒:执着于数数的童年期

索普的童年与数字结缘,
在他刚学会说话的时候,
就学会了数到100,甚至是1000,
索普很快意识到,
任何数字只要加1就能获得下一个数字。

他甚至专门找来一本大城市的西尔斯目录电话簿,
从目录开始,
数过一个又一个字母,
翻过一页又一页。
数到了32576时,他睡着了,
当他醒来的时候,又从32577继续往后数。
 
索普记忆力同样惊人,
6岁的他,可以熟练背诵英格兰历史上历任国王和王后的名号,
可以准确记住儿时在芝加哥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
甚至能精确记住当时芝加哥七位数人口。
这样的记忆力,决定了他日后在赌桌上惊人的算牌能力。
 
即使是看不见的事物也会遵循一定的规则,而我能通过思考来理解这些规则,并运用它们改变世界,这个想法从童年时起就激励着我。”索普说。

伯克利大学的叛逆少年

1949年8月,17岁的索普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
原本与数学物理无缘的他,
一件意外事件改变了他的道路。

期末化学考试,
索普在笔试和实验操作中只丢了1%的分数,
在学院中排名第一。
但最终成绩还包括每周分析未知样品的情况。
有些学生会蓄意捣乱,偷偷换掉样本,
让别人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索普就是被捣乱的那个。
 
在分析最后一个样本时,他被告知,
检测结果是错误的。
 
索普给自己检测的每份样本均做了留样,
他申请重新检测自己保留的那部分样本,
但是被助教拒绝了。
 
索普从学院的第一掉落为第四名。
一怒之下,索普在第二学期从化学系转到物理系。
 
他后来在自传里说:

事后看来,我非常庆幸自己未来的兴趣和职业都在物理和数学的领域内。
而几十年后,每当我想要从有机化学中探寻一些延年益寿的点子时,
都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自学。
 
年末,索普转校到了洛杉矶分校。
在这里,他认识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薇薇安·斯尼塔。
 
在日后的很多年里,
她常常花几个小时帮索普拍摄轮盘赌小白球的运动情况,
以便他制造出预测数字的设备;
她也常常会模拟21点发牌上千次,好让索普练习计牌;
她成为索普再也离不开的人。

初入拉斯维加斯,小试牛刀

在顺利拿到学位后,索普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
给自己来了个放假旅行。
在和朋友横穿北美大陆的第一天,
他们在午夜时分来到了拉斯维加斯,
在这里,他第一次看见到了彩灯闪烁的老虎机。
 
第一次接触,索普就成功打中了一个小奖,
用这笔报酬和他的朋友饱餐了一顿。
 
索普在自传中这样描述他这次经历:

这是我第一次亲临拉斯维加斯,它给我留下了矛盾而生动的印象。
闪耀而华丽的赌场区,向世人炫耀着不劳而获的财富;
这些和公园里的那些无家可归者,那些“梦想”阴暗面的牺牲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是一段无法摆脱的回忆:那些容易受骗的人在金光闪闪的游乐场里被引诱去赌一场从数学上来看必定会输的游戏。
而仅有的少数赢家则会像海报明星般被四处宣传,吸引更多的赌徒频繁下重注而输钱,乃至破产。

那时的索普也没有想到,
未来的某一天,他会帮这些人完全扭转这个局面。

征服21点

在拉斯维加斯,索普接触到了21点,
一位同事教给他一种玩21 点的策略,
据说能够把庄家的优势压低到0.62%,
索普带着这份策略,就上了赌桌。
在此之前,他唯一的赌博经历仅仅是向老虎机里扔几个硬币。
 
结局可想而知。
15分钟后,他在输掉8.5美元后退出了。
 
从拉斯维加斯回来后,索普开始疯狂沉迷于赌博策略研究,
他挑选出研究赌博策略的书籍,
借助计算机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
 
1960年夏天,索普带着最新研究的算法策略,
再次挑战阿斯维加斯21点。
开局依然是惨烈的,接连输了32美元后,
庄家轻蔑地说:“我劝你还是再增加些筹码,因为你很快就需要它们了。”
 
索普没有放弃。
他后来研究了两种策略:
 
第一种是,不论优势大小,比方说只有1%的优势, 都直接下到最高注码,他称之为“豪赌”。
这种赌法可以赢最多钱,但是赌金波动惊人,需要海量的赌资来弥补其间可能出现的损失。
 
更稳妥的第二套方案:当优势在1%左右时,就下注之前输掉的2倍数额;优势在2%的 时候下注4倍;以此类推,最后在5%的时候下注10倍数额的筹码。
 
在结实了一位叫曼宁的富商后,
索普与曼宁和薇薇安三人前往内华达州,
带着自己的新玩法,开始了挑战赌场的征程。
 
在第一家赌场里,他从1到10美元的小筹码开始下注,
玩了1个小时后,大概赢了几美元。
 
在第二家赌场,索普采用同样的算牌策略,
尽管开局不利,慢慢地输了100多美元,
但到了午夜,新荷官发的这副牌对玩家很有利,
几轮过后,索普就赢回了损失。
 
这只是开始。
 
第三家赌场,索普把赌注提升到10到100美元的范围,
几分钟内,就赢了两三百美元。
 
这时的索普,算牌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完全能够跟上任何发牌员的速度。
心理上也更适应赌资的涨落。
 
索普把注额加到25到250美元,
1小时后提到了50到500美元,
这是他计算过的在10000美元赌资内的最高安全下注范围。
循序渐进的赌博策略大获成功,
让索普最终能够冷静而精确地处理算牌法。

而这份经历也让他在风险管理上受益匪浅,
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更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被赌场列入黑名单

在接连挑战数家赌场后,
索普等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赌场开始禁止他进场赌博。
 
为此,他不得不去更南端的赌场,
在那里,索普依旧大获成功,
 
最奇葩的时候,他只要无意间挠了一下鼻子,
发牌员都会立刻上前洗牌,
索普的任何动作,
在赌场看来都需要马上重新洗牌。
 
发牌员甚至说索普拥有“高速视觉”,
可以分辨出牌背面微小的破损或褶皱,
5分钟内更换了4副崭新的牌,
最终也是无济于事。
 
到后来,赌场为了对算牌进行反制,不断洗牌,
甚至禁止疑似算牌的参与赌博。
 
索普没有放弃,他继续与各大赌场“斗智斗勇”,
为了避免被禁赌,他开始尝试各种化妆,
包括使用隐形眼镜、戴墨镜、贴假胡子,
穿着完全不同的服装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然后横扫各大赌场。
 
对于研究21点这段经历,索普说:

“21点的魅力在于,只要单纯地坐下来思考,就能想出获胜之道,而且强烈的好奇心也驱使我探索未知的赌博世界。”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21点赌博还将继续教给我很多东西,包括如何投资和处世。”
 
至此为止,索普的算牌策略已经征服了绝大多数赌场。
更为神秘的世界在等待他去开拓。
至此,他的目光瞄向了地球上最大的赌场——华尔街,
那里等着他更为复杂的思考与挑战。

屡屡在华尔街犯错欠“学费”

1964年,索普正式进入华尔街。
那个夏天,他都泡在书店里,
阅读格雷厄姆和多徳的《证券分析》、
爱德华兹和马吉在技术经济学分析上的经典著作。
 
和刚开始接触21点一样,早期的经历也给索普留下深刻的教训
他曾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仅仅因为一条看好的新闻
就在每股40美元的时候买入了100股奥特莱特的股份,

接下来的两年里,
他眼睁睁地看着股价缩水到每股20美元,
损失了投入时4 000美元的一半。
 
索普说,
那时候的他完全不知道该何时抛售股票,
最终,决定持仓直到它回到原价。
这是典型的赌徒心理:输钱的时候会想继续赌直到回本。
 
索普等了整整4年才拿回最初的 4 000美元。
50年后,科技股的投资者们重蹈了索普当年的覆辙,
他们在2000 年3月10日股价最高点买入,
然后花了整整15年才等到股票涨回原价位。

思考、犯错、再思考

聪明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会思考。
索普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首先,买了一只你根本不了解的股票,
这跟通过掷骰子来决定买哪只股票没什么区别。
 
在选择何时出售时我犯了错,
它和所犯的第一个错误一样:
比起关注经济原理,选择了一个无关的参考标准——买入价,
从而忽略了货币变动或者其他更好的投资选项等因素。
 
索普的第二次失败来得也很快,
两个来自达拉斯的“专业”保险投资人声称,
根据他们的数字,那些贝氏信用等级为AAA的保险公司,
在过去的24年里每年的平均价格都在上升,
他们“估计”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结果,他们预测的那条惊人的上升轨道在索普刚买入后就结束了,
他又赔了一大笔钱。
 
他也收获了投资学第二课:
除非你有充足的证据支持,不然绝不要假设投资人所谓的“惯性”——价格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会保持下去。
 
索普说:“关于投资我还犯过许多错误,在这堂由‘市场先生’讲解的基础投资课程里, 我还欠他很多‘学费’”。

遇见巴菲特

1965年,索普重新自学经济、金融和市场。
 
他订阅了一本有关普通股认股权证的小册子,
然后坐进休闲折叠椅开始研究这种金融产品的机制。
他未曾想到,这竟是灵光乍现的一刻。
 
后来,索普的投资收益开始逐渐增加,
他也开始了为朋友和客户们管理对冲投资组合的事业。
曾经纵横赌场的人,
终于在华尔街撕开了第一个口子。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生院院长拉尔夫·沃尔·杰拉德,
也成了他的投资人。
 
索普的在投资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呢?
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1967年,股票价格飙升,
大公司的股票在两年内平均赚了38%,而小公司则有惊人的150%。
以致于巴菲特说,已经很难找到被低估的公司了。
在之后的几年中,他会清算掉自己的合伙人关系。
那这些人要把钱放在那里?
 
杰拉德夫妇找到了索普。
 
他们把钱从38岁的巴菲特那里转交给36岁的索普,
这个才刚接触投资几年,并且近几年的投资表现只有20%的收益率的投资人。
 
受杰拉德邀请,索普与巴菲特共进晚餐。
在那里,索普遇见了喜爱桥牌的巴菲特。
 
他这样形容巴菲特:
 
沃伦是一个语速特别快的人,带着内布拉斯加州的口音吐出一连串的笑话、逸事和富有哲理的谚语。他十分热爱玩桥牌,并且对于逻辑、数学、量化有着天生的兴趣和热爱。

巴菲特带给索普的两个影响

随着和巴菲特交谈的深入,
索普发现了自己与巴菲特投资方式中的异同。

巴菲特对公司进行估值,目的在于用异常低廉的价格购买股票,
甚至整个公司。
这样他就能拥有足够广的安全边际以应对未知和意外。
在他眼中,这种机会通常出现在投资者对单个企业或者股市过分悲观的时候,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他的目标就是在长期投资中超过市场回报率,
所以他基本上把市场表现当作对自己的评价参考。
 
而索普并不计算各种企业的价值。
他会去寻找同一家公司的各种不同的证券产品中被误估的证券,
从而构建一个对冲仓位,做多低估、做空高估,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最终都能获利。
 
巴菲特并不介意短期内市场价格的巨大变化,
因为他坚信从长期角度看,市场一定会增长。
而且他的资产也能够在波动中击败市场,
最终在整体收益上大幅领先市场。
他的目标是积累最多的钱。
 
而索普则享受用数学来解决特定的、有意思的谜题。
 
索普在自传中也曾说:

巴菲特对于我的评价一定非常好,不然杰拉德夫妇也不会加入我们的基金。
他们夫妇始终把资产交付我们管理直到相继去世。
巴菲特对我的职业生涯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影响:
先是帮助我走上了开设自己的对冲基金的道路;
之后又让我做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生意,
投资给由他管理的那家经营困难的小纺织品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暴跌期间成立基金

索普的基金发展并不顺利。
1969年,索普与证券经纪人杰伊·里根(Jay Regan)合组对冲基金。
 
而1967年和1968年是疯狂的两年,
在这两年里股价飙升,
很快,1969年迎来暴跌,
许多对冲基金经历了极大的损失并且倒闭。
可想而知,这种环境下寻找投资者有多么艰难。

索普用尽努力和市场解释,
自己的能够保护本金,
最终,算上自己,找到了14 名有限合伙人,
每个人可以拿出不少于5万美元。
 
1969年11月3日,索普的对冲基金公司正式开张。
 
当天,《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市场崩溃以及几家对冲基金倒闭的内容夹缝里,
刊登了一则他们开业的简短公告。
 
在前两个月的运作中,
索普使委托人获利3.2%。
而标普500指数则下跌了4.8%。
普林斯顿–新港合伙公司开始迅速繁荣。
 
在随后的很多年里,索普都跑赢标普,
只有1972年标普的18.5%好于他的组合表现的12%。
但索普认为,这反而表明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无论市场怎样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的高收益
对冲策略让他们避免损失,
但也会在牛市中损失潜在的部分收益。

索普的思考

索普在自传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参加某位亿万富翁的聚会时,
库尔特·冯内古特问约瑟夫·海勒,
在得知自己的著作《第22条军规》的所有收入甚至比不上聚会主人一天的收入时做何感想。
海勒说他有那位富人永远不会拥有的东西
当冯内古特不解地追问那是什么时,
海勒回答说:“富足的知识。
 
索普的人生是传奇的,他无疑是拥有富足知识的人
而这些知识,正是从思考的源头而来。
无论是在大萧条的童年时期,在当初的赌场,还是在华尔街,
索普不断用思考去认识这个世界,
 
他说:
 
“有些人用文字思考,另一些人用数字,
还有一些人则会使用图像。
我会利用所有的这些方式帮助我思考,
但除此以外,我还会模型化我的思想。”
 
当一名‘思想者’(数学教授)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可以不断思考那些让你觉得感兴趣的问题,
了解相关领域,
和那些有想法、极富挑战性的同事和学生们探讨。



关于《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这是一本查理·芒格也在看的书,在这本书中,爱德华·索普亲笔叙述他是如何击败庄家和战胜市场的。

作为伟大的量化投资鼻祖,他是如何在华尔街掀起一场金融革命的?这本书将为你讲述这一切背后真实而又不可思议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才数学家的疯狂赚钱之路: 进了赌场黑名单, 把21点玩坏了, 又用量化投资战胜华尔街!
看数学学霸如何决战赌场和股市|巴伦书摘
一日一书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通吃华尔街和拉斯维加斯 | BetterRead
从赌徒到量化投资,他用一个凯利公式,碾压了赌场和华尔街!
好书推荐:《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