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作四年没加薪没升职,其实老板在等你辞职

来源/真话财经(ID:zhenhuacaijing)

周末和朋友吃饭,她一脸苦恼,噼里啪啦地一直抱怨:「工作太难熬,我好想拍桌子辞职。」「如果不跳槽,我永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校长甜在询问后得知,她在一家公司工作4年了,自认为工作努力、表现不错,可遗憾的是,这期间并没有一次加薪或升职。

于是,校长甜安慰:「你可以试着找找新工作,像你说的那样,跳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现实情况可能是…… 」

「可能是什么?」朋友一脸疑惑。

可能是公司在等!着!你!辞!职!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时代,坚持三年不跳槽确实称得上稳定,但稳定不代表有价值。

1

校长甜所说的「工作4年不加薪不升职,是公司在等着你辞职」,是根据美国学者库克提出的一条曲线而言的。

这条曲线说的是我们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发挥程度,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的过程

上图中OA是创造力的导入期,表示我们在3年的学习期间创造力的增长情况。

我们重点是关注A之后的几个阶段,这代表我们在职场中创造力的发挥度。

一名员工进入一家公司头一年半,就是A到B这个阶段,他的创造力处于稳步上升期。

工作了一年半到两年半,就是B到C的阶段,是他创造力发挥的最佳时期。

工作了两年半到四年,C到D这个阶段,创造力就衰减啦。

四年之后,逐渐陷入平庸

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库克曲线也告诉我们,要想保持自己旺盛的创造力,就得不断开辟新的工作领域。走完一个S型曲线,再走下一个S型曲线。

换句话说,如果你已经走完了这根曲线,老板没有给你任何晋升的机会,也没有调动你的岗位,那他很可能是在等你主动辞职。

这时,「真话财经」就要劝劝你了,别浪费公司的资源,也别耽误自己的人生,没准儿换个地方就能发光呢。

2

决定了要跳槽,我们就要做准备工作了。

除了增加自己的技能等,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评估自己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跳槽时报多少薪资才合理

「真话财经」提供2个公式,大家可以自行算一算。

1.你现在的市场价格=你现在收入*(1+工作年限*10%)

比如你现在的月薪是10000元,工作4年,如果跳槽,根据上面的公式,你的报价可以是14000元/月。

2.你的跳槽月薪范围 =X *125% ~ X * (130% + n*3% + m*5%)

其中,X为上份工作月薪,n和m分别为加薪砝码。

这个公式看起来复杂一下,适用范围更广。 

「真话财经」来详细解释一下。

在跳槽中,我们要建立薪资底线,也就是少于这个钱我就不跳了! 

不过,跳槽和卖菜类似,是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只不过没那么明显,薪资谈判的执行者HR或公司老板基本上都会能砍就砍。

基本上砍涨幅有以下两种情况:

候选人与职位匹配度不高,用人单位接收意愿不够强烈;

候选人在与 HR 谈薪过程中表现的弱势,没经验。

因此,受限于这些主客观影响,我们不妨给自己的底线涨幅定为25%(虽然很多人说低于30%就等于没跳槽),因此月薪底线为X * 125%。

也就是说,原本10000元/月的薪水,在下份工作至少不低于12500元/月。

确认了薪资底线,就要确认期望薪资天花板,也就是跳槽的最高薪水,最高薪水也不能乱定,太高没公司接受,太低又自己吃亏。

不过,这块就因人而异了,可以利用砝码加权来进行分析。

n砝码:面试过程中的可替代优势,如面试官很喜欢你等,涨薪幅度为每个优势3%增幅;

m砝码:面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优势,如能力模型与岗位完全匹配等,涨薪幅度为每个优势5%增幅。

两种砝码其实没有特别严苛的界限,主要还是在面试过程中观察你与用人单位的互动,挑出你认为更重要的优势作为 m 砝码。

举个例子:

小明是一个产品经理,月薪10000元,B端和C端产品都做过,曾经在教育公司实习。

现在他面试了一个教育公司的C端产品经理,与用人单位交谈愉快,并且发现之前他做C端产品的经验与这个岗位的契合度非常高。面试官表示非常喜欢他,进而聊了下发现两人是校友,立刻说出其实公司好缺人,希望他能赶紧来。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分析出:

小明的能力模型与岗位契合度高,m 砝码,+5%; 

曾经在教育公司实习,有相关经验,n 砝码,+3%;

面试官很喜欢小明,n 砝码,+3%;

公司缺人,m 砝码,+5%。

因此,小明这次跳槽的期望薪资天花板为:10000*(130%+2*5%+2*3%)=14600元/月。

当然,跳槽的薪水本来就没有标准化,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

确定好自己的市场价格,接下来就要找岗位了,看看哪些公司可以提供自己期望的薪资。

一般有3种方式:

1.传统招聘网站

比如智联招聘、51job、英才网等。

2.职场点评类网站

许多就职员工会在此类网站上晒出工资单:

看准网、职友集、职业圈

3.职场类社交媒体

比如boss直聘、脉脉、LinkedIn和在行等,很多平台都可以与目标公司的在职员工进行询问和沟通。

3

当筛选完符合心目中的公司后,千万别忘了看看这些公司是否靠谱。

首先,要了解公司信息

包括基本信息、业务信息、公司团队(创始人背景 、组织架构与团队人数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企查查、启信宝等查看,工商信息、股东信息、主要人员、分支机构、变更记录、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等一目了然。

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就需要查一下其网站是否有ICP备案号,能查大企业网站信息的,说明网站经过企业信息备案,大体是没问题了。

第二,注意投递邮箱。

当公司信息一切OK,公司也邀请你去面试时,正常情况下的公司都会使用企业邮箱发送面试邮件,如果是个人邮箱,可以说明两点:一、不正规;二规模小。

第三,实地看公司

在面试中大可询问HR关于福利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公司的层级分配等有关问题,这些都跟你息息相关。

顺便,你也可以关注公司的氛围。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和在职员工聊一聊。如果大多数人对这家公司评价不错,抱怨也少,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跟公司整体的关系,就基本可以放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月薪15K转行新媒体,快30岁的我踩了个大坑……
工作三年没加薪没升职,其实是公司等着你辞职
如何跳槽,才能越跳越好?
职场高薪 低姿态起步
图文解读 | 中国管理培训生项目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独家)
当公平遭遇差异时,一定要舍差异而保公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