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单来了—八月

这是今年的第一份书单。

大概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我阅读的主要方向开始转向为政治学、伦理学以及逻辑学。历史依然是我最喜欢的领域,不过花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更少了些。我计划花两年左右的时间,把《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社会契约论》(卢梭)、《政府论》(洛克)、《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正义论》(罗尔斯)等书籍通读一遍,以便对现代国家的起源有一个更系统完整的了解。

推荐几本过去大半年重点阅读的书籍给大家,有兴趣的书迷们欢迎后台留言。

01 政法笔记—冯象

【内容】

本书为作者在《读书》杂志上开设的专栏“政法笔记”文章结集(少数刊载在其他报刊上)。作者开设专栏的用意在为中国的普通读者写一本书,谈谈新旧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

【作者】

冯象,上海人,著名哲学史家冯契先生的次子。少年赴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J.D)。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现定居美国,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业余写作。

【亮点】

这本书作者开篇明义——为中国的普通读者而写。是故读者不感兴趣的专业性太强的话题没有涉及,作者关注的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版权、官司为什么难打等等,作者结合有关案例,深入浅出,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 2012

【观点】

权利是现代法律的基础。这至少有两层意思,既指资格、能力、许可、特许、豁免,也指用来解释、宣传、生产和消灭权利的那一套理由、理论、辩论、标准的总归宿。

现代法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讨论规则与制度的正当性或伦理目的。它希望人们相信,规则与制度的变迁存废(包括性权利的诞生)是法律“生长”或“发达”的结果。着眼点自然是法治的尊严,同时也造就一种不嫌重复而无限循环的权利话语。

02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内容】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开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

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

【作者】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身贵族世家。前期热心于政治,曾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在淡出政治舞台以后,托克维尔重新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着手写作。

【亮点】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中华书局2012年  高望译

【观点】

历史是一个画廊,里面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

一个社会最有爆发革命的时刻不在于压迫最为惨烈之时,而在于压迫渐退、由专制走向变革之时(即使这种变革不是自上而下的主动,而是迫于民众的压力)。

有人说,18世纪哲学的特点是对人类理性的崇拜,是无限信赖理性的威力,凭此就可以随意改造法律、规章制度和风尚。应该确切地解释一下:真正说来,这些哲学家中有一些人并不崇拜人类理性,而是崇拜他们自己的理性。

03 希腊精神—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内容】

本书以精简有力的笔法勾勒了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希腊文明”整个发展历史。作者不仅阐述和描绘了“希腊文明”所涵盖的精确内涵和外延,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对象和内容,还着重描绘了希腊文明的产生、流变和其他文明融合、应对、衰败的整个过程。本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语言、历史、文化、宗教、移民、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对希腊文明从产生到衰亡的整个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勾勒。

【作者】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亮点】

本书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历史学著作,它是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西方文明的根源和发展趋势所做的全景式梳理和诊断。汤因比对“希腊精神”的描述无疑带有某种斯宾格勒式的“文化形态论”,但他的历史叙述渗透着强烈的个人问题关切甚至“文明忧虑”。汤因比不仅以希腊文明观察者的身份描述了它从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7世纪的曲折历程,还以旅行家的身份对历史事件与自己的亲身游历见闻进行了生动的穿插记述。他将“希腊精神”视为一种融合了多个地理区域、文化要素、种族特性和宗教精神的文明综合体,并从地理风貌、工商业、科技、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战争、殖民、人性等角度,以其精深的历史洞察力和汪洋恣肆的笔法,为每一位有心于希腊文明及其现代形态变迁的人提供了指南。

商务印书馆2015年 乔戈译

【观点】

若希腊精神无法等同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语言,那我们该如何定义它?究其本质,希腊精神既非地理概念也非语言概念,而属于社群和文化的概念。

希腊精神作为一种迥异的生活方式在城邦中得以呈现。此外任何人,无论其出身和背景如何,只要让自己的生活方式符合希腊城邦的生活方式,就可被认同为希腊人。

希腊精神对这些高深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影响既有消极也有积极的。其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希腊精神悲怆地证实了人类崇拜的缺陷;而其最大的正面影响在于,希腊精神向犹太教植入了一种“道成肉身”观念,由此唤起了基督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者荐书| 世界史方向:14位老师推荐阅读书单
高分书单 · 资源 | No.248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报告
2021下半年,我的个人书单推荐
“三联学术”2023春日书单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者序》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