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德纲祖师爷,敢在皇宫随地小便,皇帝当是滑稽小丑,百姓却视为神仙转世!

 

作者:教授  来源:国馆

    
         
西汉时期,一代雄主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平南越、东灭朝鲜、西征大宛,打下了比秦始皇治下还要广袤的疆土,将大汉帝国带入了后世称颂的汉武盛世。
         
《汉书》上记载说:“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匈奴人虽然没被彻底消灭,但汉武帝通过三大战役重创匈奴,夺取了河西、阴山一带,以致匈奴人远遁漠北,再无力量对大汉进行大规模军事袭扰。
         
普天之下,几乎没有值得汉武帝正眼瞧一下的敌人。但唯独只有死亡,这个自古帝王最终极的宿敌,始终令他寝食难安。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变得和秦始皇一样,迷信神仙方术,希望借助方士的力量,来获得长生不老。
         
他最为宠信的方士,名叫栾大。汉武帝给了他五个将军的官衔,封他为乐通侯,甚至还把最喜欢的长女嫁给他,光陪嫁都给了黄金十万斤。待遇之丰厚,史所罕见。

图:方士的中心思想就是讲求长生,认为服食、淫祀可以成为神仙。武帝以为栾大能通神仙,对其委以重任,时栾大佩六印,贵振天下。后发现被骗且因此耽误了长公主,愤怒的武帝将栾大腰斩。
         
传说汉武帝曾斋戒七天,然后派遣栾大去君山求不死药。君山是湖南洞庭湖中的一个岛,自古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为仙人游憩之所。但这毕竟只是个传言而已,世界上既没有仙人,也不太可能有不死药。
         
然神奇的是,栾大竟然没有空手而归,真的求得了所谓的不死酒。汉武帝高兴之中也带着点疑惑,不过不管靠不靠谱,准备拿起不死酒,来个先干为敬。
         
这时,汉武帝身边一位近臣忽然开口说道:“陛下,臣能识别这不死酒的真假。”
         
“哦?你有办法?”汉武帝很感兴趣。
         
近臣顺势走到不死酒旁边,继续说:“陛下请看。”随后拿起酒壶,猛地喝上了一口。
         
好不容易求来的不死酒,皇帝本人还没尝着味儿,却被臣下抢先喝上了。汉武帝自然勃然大怒,想要杀了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近臣。
         
但近臣依然面色不改,从容说道:“陛下如果杀了臣,就证明这酒是假的;如果这酒是真的,那么陛下就杀不死臣。”

这一席话弄得汉武帝哭笑不得,只得饶了他。


这位近臣看似插科打诨的言行,实则是在委婉提醒汉武帝:别想多了,这玩意儿是假的,栾大就是在糊弄你啊。
         
汉武帝本来也是绝顶聪明之人,只是求长生心切,一时被栾大这种神棍骗子蒙蔽,以至于浪费了太多财力物力在寻仙问药上。经近臣这么一提醒,汉武帝立刻幡然醒悟,对栾大不信任的种子,开始在心里生根发芽。后来又几经波折,汉武帝终于对栾大彻底失去信任,将这个装神弄鬼的骗子腰斩处死。
         
而那位敢于在皇帝面前开玩笑、进而戳穿栾大骗人把戏的聪明近臣,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滑稽之雄”东方朔。

      

“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近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认为,中国人是不长于“幽默”的人民。加之幽默本来就是近代的舶来词,后世多有人服膺其言,据此对古代中国人形成严肃无趣的刻板印象。
         
然而且不说古代民间已有《笑林广记》等大量笑话书,就算是在我们看来庄严肃穆的宫廷朝堂,也常有滑稽幽默的言行发生,甚至被载入正史、传之后世。
         
古代皇帝的确要在臣民面前保持威严,但也不会永远板着一张脸,他们也需要有人在身边插科打诨,帮他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而皇帝的臣下之中,也总会出现一些滑稽逗趣的人物,借幽默的言行、行劝谏的目的。

这或许是古代君主专制时代,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幽默形式,《史记·滑稽列传》中大半的故事,皆是如此。
         
而将这种形式的幽默,玩到史上极致的,正是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从小父母双亡,被家中兄嫂养大。好在家境尚可,所以有钱读书学剑,至于学到何种地步,不得而知。

后来汉武帝刚继位,征召天下有才干之士,22岁的东方朔赶赴长安,来到负责来京人才接待的公车署,呈递了一份给汉武帝的自荐书,上面写道: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汉书·东方朔传》         
意思是说:我东方朔能文能武,儒家典籍、孙吴兵法、击剑之术,我样样精通。活脱脱一文武全才。
         
在这份自荐书中,东方朔还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汉书·东方朔传》       
孟贲是战国时著名勇士,力大无穷,一人可以同时制服两头野牛;

庆忌是春秋吴王僚之子,勇武过人,以敏捷而闻名后世;

鲍叔即鲍叔牙,齐国名相管仲至交,做官以廉洁而著称;

尾生则是《庄子》中记载的人物,他和心仪女子约在桥下相会,结果女子未至、桥下又发起了大洪水,尾生不负约定、抱柱而死,自此成为守信的榜样。

         
东方朔不仅吹自己个子高、长得帅,还将自己与古代诸位牛人相提并论,这自吹自擂、十足不要脸的搞笑范儿,颇有当今网络段子手的气质。

图:东方朔画像
         
没想到汉武帝看多了一本正经、长篇大论的奏章,猛然看见东方朔的自荐书,反而眼前一亮,觉得稀奇有趣,立马下令让东方朔“公车待诏”
         
所谓“公车待诏”,意思是说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严格来说并非正式官职。东方朔的身份依旧是庶民,不过每个月可以领取少量的生活补助,共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西汉时期一斤猪肉二十钱,他得这点可怜的补助,也就够买十二斤猪肉。
         
东方朔心想这不打紧,只要将来有机会面见皇帝,就有进一步获得重用的机会。然而他在公车署中左等右等,干等了好几个月,迟迟等不来汉武帝的召见。他才终于回过味来,平日政务繁忙的汉武帝,怕是早就把他忘了。
         
人世间的机会,绝大部分不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而是主动出击得来的。东方朔绝不会坐以待毙、这辈子就老死在公车署里,他要自己制造面圣的机会。
         
有一天,他偶遇一群给汉武帝管理马圈的侏儒。他故意吓唬这群侏儒说:皇上觉得你们这帮人对朝廷无用,既不能耕田,又不能当官理事,还不能用兵作战,活着就是浪费粮食,现在皇帝准备杀了你们,给朝廷节省点粮食。
         
侏儒们信以为真,吓得面无人色,当场啼哭起来。接着东方朔给他们支招,说等会皇上会路过,到时候对着皇帝请罪即可。

图:东方朔画像
         
不多时,汉武帝果然经过此地,这群侏儒赶紧跪在汉武帝跟前,边哭边磕头如捣蒜。汉武帝大感奇怪,连忙询问原因。侏儒们异口同声说:“东方朔说陛下要杀了我们。”
         
汉武帝立马想起,公车署中是有东方朔这么一号人物,明白这家伙脑瓜子活络、肚子里花花肠子多,不知道又在搞什么把戏,立即诏东方朔前来责问。
         
面对汉武帝的责问,东方朔的回答令人喷饭:
        
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汉书·东方朔传》         
意思是说:侏儒和我的待遇一样。侏儒身高三尺余,这些待遇可以撑死他们;我身高九尺余,这点待遇却让我饿得要死。陛下您看着办,要是觉得我有可用之处,就给我派官派活,要是觉得我无可用之处,就说一声,让我滚蛋吧。总之不能就这么晾着。
         
虽然有满腹牢骚,却没有一股脑儿硬喷,搞得双方都下不来台,反而用一种幽默柔和的方法表达不满。东方朔这情商、机智、口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6日 ),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年3月7日-前87年3月26日在位),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刘彻好文学,尤喜辞赋,代表作有《秋风辞》《悼李夫人赋》等。

汉武帝听完哈哈大笑,不仅没有怪罪东方朔,反而擢升东方朔“待诏金马门”

未央宫金马门内有一个叫做宦者署的机构,主管宫内杂役,因此所谓“待诏金马门”又叫“待诏宦者署”,即在宦者署内等待皇帝诏命。

理论上东方朔依旧还是平头老百姓一个,但好歹离皇帝更近了些,待遇也更高了一些。自此以后,东方朔再没抱怨过待遇问题。
         
然而只可惜,东方朔并没有从此平步青云。他待诏宦者署,和宫内各色杂役厮混在一起,这似乎意味着,汉武帝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做经天纬地的大才。他只是汉武帝身边逗乐寻开心的小丑,陪皇帝说说笑、解解闷、玩玩游戏,仅此而已。
         
当然要是把汉武帝伺候舒服了,各种钱财赏赐还是大大的有。汉武帝喜欢玩一种叫做射覆的游戏。所谓射覆,就是把某种器皿倒扣在某物之上,让旁人猜测器皿之下为何物。
         
有一回,汉武帝将壁虎藏于盂下,几乎没人猜得中。东方朔自告奋勇,根据毕生所学的《易经》,用蓍草排演卦象,说道:“说它是龙它又没角,说它是蛇偏有有足,看来不是蜥蜴就是壁虎。”汉武帝非常高兴,赏了东方朔十匹帛。
         
这故事载于正史,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如果细想一下,东方朔成功猜中,可能靠的不是什么神奇的易学,而是他强大的观察推理能力。排演卦象一来故作神秘,二来为拖延时间,让他有足够多的时间观察推理。
         
图:东方朔画像

汉武帝见东方朔精于射覆,又多次令他试猜他物,结果每猜必中,每中则必有赏赐。所以光是靠这些赏赐,东方朔的日子已过得足够滋润。
         
不过这样一来,难免也有眼红妒忌的人。汉武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便是其中之一。

郭舍人向汉武帝进言,说东方朔太过狂妄自大,不过偶然猜中而已。他愿和东方朔一决高下,要是东方朔猜的中,他愿意被鞭打一百下;要是东方朔猜不中,他也要得到赐帛。
         
郭舍人以树寄生为题,东方朔略一推演,随即出口道:“是寠薮。”寠薮,就是以头顶盆时盆底所垫衬之物。郭舍人以为东方朔猜错,开心得不得了,没想到东方朔继续说道:“生肉叫脍,干肉叫脯,附在树上叫寄生,盖在盆子下面就叫寠薮。”故意幽了郭舍人一默。
         
汉武帝让郭舍人兑现承诺,让人拿鞭子抽得他哇哇大叫。东方朔还不忘了在一旁嘲笑,说道:         
咄!口无毛,声謷謷,尻益高。
——《汉书·东方朔传》         
意思是说:嘴上没毛,叫声嗷嗷,屁股越来越高。把郭舍人被鞭打吃痛的丑态,描绘得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图:东方朔画像

郭舍人恼羞成怒,当即指责东方朔侮辱天子侍从,应该判处死刑。汉武帝也转而责问东方朔为何要羞辱郭舍人。东方朔脑筋一转,又打个哈哈,说道:“臣不敢侮辱郭舍人,我只是跟他说个谜语。”
         
“嘴上没毛,那是狗洞;叫声嗷嗷,是母鸟喂食雏鸟时的叫声;屁股越来越高,是仙鹤低头啄食的样子。”

东方朔不慌不忙把刚刚瞎编的谎话圆上了。
         
郭舍人越想越不服气,请求皇帝准许他考东方朔一个谜语,要是东方朔答不上来,也应该挨一顿鞭子。随后他随口胡诌了一个谜面,本以为可以难倒东方朔。结果东方朔不假思索,应声就答了出来,一时满座皆惊。
         
经过这次和郭舍人斗嘴斗智的事件,汉武帝也算是看出了东方朔有机巧应变之才,对他开始另眼相看。随后东方朔被任命为常侍郎,成为汉武帝身边的近侍之臣,可以长时侍奉于皇帝近侧。自此,东方朔也算是有了正式的官职。
         
但在汉武帝心中,东方朔弄臣小丑的形象,也就这样永远固化下来了。他表现得越幽默滑稽,就越上不了台面,离封侯拜相的政治地位就越远。就好比马戏团里的小丑,妆容画上去就永远卸不下来了。东方朔回不了头了。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成为常侍郎后,汉武帝经常召东方朔到跟前聊天谈话。东方朔机锋频出、言语有趣,每次都让汉武帝龙颜大悦,高兴得不得了。二人谈话较少关涉政策时事,大半都是闲谈。
         
汉武帝经常赐东方朔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还不忘把剩肉揣在怀里、用衣服打包带走,就算把衣服弄脏也不以为意。汉武帝多次赐给他绢帛,他亲自肩挑手提拿走。御赐的财物很多,他也没想着囤着点省着用,全部都花在女人身上了。
         
他喜欢长安城中的漂亮姑娘,花重金娶来,一年后腻了就抛弃掉再娶一个。如此往复循环,好像永远没个尽头,几乎花光了汉武帝的所有打赏。饶是如此,他依然宣称对每一任妻子都足够好、足够爱,足够深情。
         
有一个三伏天,汉武帝诏令赐肉给身边的侍从官。可是等了大半天,分肉的主管还没来,东方朔等不及了,竟然自顾自拔剑割肉,割完揣怀里就径直离开。

宫廷中礼仪森严、规矩众多,东方朔这种做法,显然是严重失礼的行为,果然被人告到了汉武帝那里。


第二天,入宫上班的东方朔,自然免不了又被老板汉武帝责问。可能出乎汉武帝的预料,东方朔没有立即为自我辩护,反而下跪谢罪。

东方朔闹这一出,反倒把汉武帝给整不会了,连忙让他先站起来再自责一番。
         
东方朔没站起来,继续拜了拜,说道:东方朔啊!东方朔!接受赏赐不等诏令下达,多么无礼啊!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啊!割肉不多,多么廉洁啊!回家送肉给妻子,又是多么深情啊!”

东方朔反而不要脸地自夸起来。
         
汉武帝被东方朔逗得高兴,又加赐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让他全带回去给妻子。

东方朔就这样用自己的幽默和才华,让自己的妻小过着滋润的生活。长安的女子们明知东方朔频频休妻再娶,却依然愿嫁给他,必然也是用脑子深思熟虑过的。
         
东方朔种种荒唐离奇的行为,被诸多同为皇帝侍从官的同僚看在眼里。同僚们大多都是一本正经之人,对东方朔这种怪咖的脑回路无法理解,私下里都称呼他为“疯子”。

汉武帝听说这事后,对侍从官们感叹:“东方朔要是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
         

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武帝心知肚明,以东方朔的聪明智慧,在官场上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然而滑稽幽默既是他受尽恩宠的起因,也是他晋升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
         
古人为政也好、治军也好,总之身处高位主理一拨下属,都讲究要立下威信。你得表情严肃、不怒自威,让人怕你畏你,自然才会让手下人敬你服你。就东方朔这种疯疯癫癫、嬉皮笑脸、没个正形的样儿,真要是让他高升后主政一方或分管一事,怕是连带着要把朝廷的威信颜面都丢尽。

能力他肯定有,但性格他不合适,他就是小丑弄臣的命。汉武帝对此看得非常清楚。
         
那东方朔对自己的境况,又是怎么看的呢?至少在此时,他好像无所谓。
         
有一回,东方朔经过未央宫殿中区域,侍从官们突然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呢。”东方朔回答道:“古人隐居在深山老林里,而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隐居在朝廷里的人。”
         
他每每在席上喝得半醉,也总要伏地高歌: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史记·滑稽列传》
         
意思是说:隐居在世俗中,避世于金马门。在宫殿之中就可以避世、保全自身,又何必跑到深山里找个茅舍隐居,过苦日子呢?

《东方朔献瑞图》
         
按照东方朔自己的看法,他就是一个隐居在朝廷里的隐士,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逍遥快乐地度过这一生。何况他已经保举儿子为郎,儿子也当上了皇帝的侍从官,衣食亦可无忧;后面还升迁为侍中的谒者,常常奉旨外出办事,前途不可限量。

他已经给后代都铺好了路子,再后面的事他也操心不上了,这辈子能混到这个份上,大抵很知足了。
         
还有一回,学宫中的博士先生们开会,看见平日疯癫跳脱的东方朔,忍不住想拿他开涮,故意逗他,大意是说:

您看看人家古代的张仪苏秦,遇到大国君主,就能混上卿相的位置;您再看看您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古圣先贤的道理、还写了好多文章著作,见多识广、聪明机智,这么牛哄哄的,咋地侍奉皇上这么多年,官位不过还是个侍郎呢?这是咋回事呢?
         
东方朔的回答干脆利落:因为时代不同了。
         
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乃是战国乱世,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互相攻伐,因此苏秦张仪这类纵横家有用武之地;如今圣明天子执掌朝政,四海一统,天下太平,就算苏秦张仪这类人活过来,恐怕也只能当一个小官,要坐上东方朔这个常侍郎的位置,想都别想。

古话说得好:“天下无害灾,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世上的隐士,一时不受重用,那就自己好好修身养性,独来独往、超然自立,这也是稀松平常之事。对东方朔而言,这并不是什么令人沮丧或疑惑的事。

      
这一番回答精彩绝伦,几乎反手将了诸位博士先生们一军,弄得他们哑口无言、悻悻而退。东方朔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想要每个贤人都得到重用,那就只能期待皇上昏聩无能、然后天下大乱重回战国乱世?你们是这个意思不?
         
此外东方朔更进一步,还向同僚们披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一个不受重用的隐士也挺不错,修身自持、做好自己,也同样可以活得很好。
         
近人郁达夫有诗云:“佯狂难免假成真。”古代几乎每一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对世道现状不满、因此佯狂避世的隐士。例如春秋时楚狂接舆,剪去头发、装疯卖傻,就是不肯做官。孔子去了南方的楚国,接舆走过孔子马车之前,高声唱道: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 微子》
         
当时孔子醉心当官从政,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儒家政治学说。接舆通过歌声讽刺孔子,告诫他“今之从政者殆而”,即现在这个世道做官从政非常危险。
     

然而自古从政做官,哪个世道又不危险呢?且不说春秋战国这种乱世,就算是汉武帝统治的大一统时代,做官依然是高危职业。
         
终汉武一朝,共计六位丞相非正常死亡,其中三位被逼自杀,另三位被诛杀,刘屈牦被腰斩于东市,公孙贺被灭族。将军李陵、李广利被杀全家,太史公司马迁被处以腐刑,其他汉武帝信赖重用的大臣如张汤、主父偃、吾丘寿王、严助、朱买臣等,全都不得善终。

若是细细翻一下汉史,汉武帝杀大臣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杀得十分顺手。满朝公卿不管之前受了多少天子恩宠,一步不慎怕是就要人头落地。
         
在汉武帝这种雄猜之主手下做事,东方朔自然知道要小心谨慎,不得不效法先贤隐者佯狂避世。既然他在汉武帝面前嘻嘻哈哈、没个正形惯了,要是真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起码还有很多转圜的余地。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滑稽幽默,实则是他在血腥官场中的保护色。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皇帝也并不会把区区一个小丑,当做对他至高权力的威胁。

“臣闻圣王为政,

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

        

然而千万别以为,东方朔就是个玩世不恭、精致利己的西式犬儒。他毕竟生活在华夏这片古老的土地,打小浸淫于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观念中,中国士人的那份担当与责任他同样具备。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开始微服出巡。到了农历八九月间,正是秋收时节,汉武帝却经常带上大量随从深夜出宫,假称自己是平阳侯曹寿,到处追猎驰射,追捕狐狸野猪和狡兔。
大队人马经常践踏农民稻田,搞得百姓叫苦不迭。百姓上报县令,县令匆忙前去制止,反倒差点被汉武帝侍从暴揍一顿。         
后来老百姓终于回过味来,才知道哪里是什么平阳侯曹寿,带着人马践踏农田的,明明就是当今皇上。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        
汉武帝也明白践踏农田这事做得不地道,太招百姓怨恨。想着游猎所在的地区,本来就是秦朝时的上林苑,只是秦灭汉兴之后,将苑内土地分给了农民耕种。
于是他想到一个法子,准备拿其他荒地置换农民的稻田,在原土地上重建上林苑。这样农民再无稻田被践之恨,武帝又能尽享游猎玩乐之欢愉,在他看来可谓一举两得。
       
可惜汉武帝倒没有想过,修建这么大一座上林苑,究竟要耗费多少民力物力,又要给百姓增加多少负担;更何况关中土地丰腴,被强征修建为供皇帝玩乐的皇家园林,无益于粮食生产,于国于民都并非好事。         
东方朔在汉武帝身旁,听闻上林苑重修计划,立马就坐不住了,一反此前幽默搞笑的姿态,瞬间化身为忧国忧民的谏臣,连续列出数条反对理由。为了让汉武帝放弃修上林苑,他甚至不惧引出历史上诸多反面典型:         
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汉书·东方朔传》         
大意是说:殷纣王兴建九市之宫,因而诸侯反叛、被周人夺了天下;楚灵王筑起章华台,因而楚民离散、大臣反叛,落得个自缢而死的惨况;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结果天下大乱、大秦二世而亡。总之自古以来,不体恤民力、大兴土木的帝王,就没有啥好下场。
        
除此之外,他还向汉武帝上奏天文灾异之事,想要用玄学迷信的手法吓阻武帝。向来不怎么掺和政事,只是在皇帝面前插科打诨的东方朔,这一回竟然也严肃起来、玩了一手飞龙骑脸,汉武帝也大感意外。        
只不过汉武帝这种雄主,决意完全下定后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管你有多少逆耳忠言,通通算是耳旁风。因此修建计划照旧,终于把上林苑修成了古往今来世界第一大的皇家园林。      
至于谏言的东方朔,平时和他逗乐打趣惯了,汉武帝就算心里略有不爽,也定然不会拿他怎么样;更何况此时的汉武帝正年轻,和晚年时的暴戾嗜血还有所不同,他手中的权力也未必有多牢靠,因此向天下人展示一下帝王的胸襟气度,也很有必要。       
所以汉武帝不仅没有责罚东方朔,反而提升他为太中大夫、加官给事中,并赏赐黄金一百斤。这是东方朔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从此,他能够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探讨制定,可以说已经跻身汉武帝身边的核心决策圈子了。     
但东方朔这大官也没做太久,很快就被免职。按史书记载,原因在于东方朔一如既往的荒唐不羁,不仅醉酒误事,还在宫殿中随地小便,被众官弹劾犯了大不敬之罪,因此又被汉武帝贬为平民,打回宦者署待诏。      
此处记载颇为简略诡异,东方朔在宫中当差这么多年,熟知宫廷礼仪,虽说平时他有点疯疯癫癫,但做出在殿中小便这么出格的事,还是有点匪夷所思,史书中也只此一件。
这事大不敬是坐实了的,再上纲上线一点,别说免职了、搞不好他性命都保不住。这当中的利害风险,以东方朔的聪明,不可能想不明白。        
今天我们推测,或许当高官厚禄、权力地位真正降临在他身上时,原本甘愿“大隐隐于朝”的东方朔突然感到害怕了。更多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参与政治决策,实质上必然会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成为利益受损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更何况汉武帝一代雄主,主意颇多、权柄自专,在他手下当差办事,很容易费力不讨好,稍不注意则下场不妙。      
东方朔已经习惯了当个貌似人畜无害的小丑,突然要他转换身份,变成政治角力场上八面玲珑的老油条,委实是强人所难。
所以殿中小便的癫狂之举,或许只是他自污脱身的一招险棋。汉武帝当然也读懂了东方朔的心意,自然愿意成全他,让他脱离决策中枢,只对他做了象征性的处罚。
       
当然,东方朔被贬为平民,却依然不改谏臣本色,一旦被他抓住机会,免不了要对汉武帝进行一番劝谏。
汉武帝的同母妹妹隆虑公主,有个儿子被封为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出身贵胄,又贵为驸马,难免沾染纨绔子弟的习气,为人十分霸道骄纵。
所谓知子莫若母,隆虑公主病重临死前担心儿子哪天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拿出黄金千斤、钱一千万给他预先赎免死罪。汉武帝不知道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看在一母同胞的面子上,当场就同意了。      
结果隆虑公主死后,汉武帝这位外甥兼女婿,越来越无法无天,终于在酒后杀死了老婆的保姆,犯了死罪,被有司逮捕入狱。
当时为昭平君求情说话的大臣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汉武帝流泪叹息一番,先回顾了他妹晚年得子的不易、临死前把外甥托付给他感人场景,随后话锋一转,又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随意更改法令,他没脸进高祖的祠庙,还对不起天下的老百姓。         
言下之意便是: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能因为他是我外甥,又是女婿,就法外开恩。浑然忘了当年钱都笑纳了,这会出尔反尔,让亲爱的老妹人财两空、死后还当了个冤大头。
        
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批准对外甥的判决后,汉武帝表现得非常悲痛。朝堂上诸位大臣坚决紧跟领导的步伐,誓和领导心意相通,个个都半真半假、显得悲伤不已,脸上表情犹如集体便秘一般。       
唯独只有东方朔不太识趣,反倒跳出来祝贺汉武帝:        
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汉书·东方朔传》         
翻译一下就是说:陛下您坚持国家法度,行的是古代圣王为政之道,大大的好、大大的妙,您不就是想听人说这个吗?    
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说,昭平君这案子的最佳解法,也只能是如此。放了昭平君吧,以后人人都想着走后门、拉关系,这法度乱套了,国家就不好管理了;要是判决后不哭两嗓子吧,臣子们私底下嚼舌根,又要说你薄情寡义,连自家亲戚都不爱,还怎么爱天下百姓?要怪只能怪当年汉武帝太稚嫩,对老妹的无理要求答应得过于爽快,以至于弄得现在左右为难。      
满朝文武都跟着皇帝一齐悲伤流泪,这场滑稽戏正不知道如何收场,好在看似“不识趣”的东方朔出声了。表面上他夸赞了汉武帝一番,实际上恰到好处地又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
      
当然做戏自然要做足全套。对于东方朔这番话,汉武帝表现得很不高兴,当场拂袖而去。晚些时候又特意召东方朔来问责,说他祝贺的话说得不是时候,东方朔解释说这是劝皇上节哀云云,总之这场风波就算是这么过去了。         
这回东方朔以劝谏的名义,帮汉武帝机智化解了一场尴尬,实属功德无量,很合皇帝的心意。于是汉武帝又重新提拔他为中郎,让他重新当上了皇帝的侍从官,并赐帛一百匹。        
有人说,东方朔的这次劝谏,不过就是欺负隆虑公主已死,不怕人家事后打击报复而已。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东方朔的胆色,事实上面对在世的权贵,有时候他也照得罪不误。       
汉武帝寡居的姑姑窦太主,五十多岁的时候,养了个十三岁的男宠名叫董偃。等他成年后,窦太主又在他身上花了巨款,帮助他在长安城中结交权贵名士。有士人向董偃献计,陈说他目前的富贵依赖窦太主一人,暗藏不可预料的风险,如果能巴结好当今皇上,方能谋得地位的稳固。         
于是董偃说服窦太主,又是给汉武帝送园子,又拜托窦太主将其引荐给皇帝。此后汉武帝经常让董偃出入北宫游戏、或让他去上林苑陪同狩猎,一时间恩宠异常。天下诸多斗鸡走狗之市井无赖,纷纷依附在董偃周围,想要跟着他一道鸡犬升天。      
有一回汉武帝在宣室殿宴请窦太主,并请董偃也入宫作陪。按西汉的制度,皇帝的大多数侍从官,会轮班执戟值守宫中大殿。那天刚好轮到东方朔值班,见到董偃这种没啥本事的面首小白脸,现在竟大摇大摆来到宣室殿中,当下就又坐不住了。      
东方朔立马跑到汉武帝身边,痛陈董偃的三大罪状:其一,身为臣民,私下侍奉公主;其二,败坏礼制风化,破坏朝廷制度;其三、追求奢侈享乐,迷惑帝王。就这种烂人,陛下怎么可以让他登堂入室?     
一番话丝毫不顾忌窦太主的颜面,说得汉武帝几乎哑口无言。汉武帝不得已将宴席从庄严肃穆的宣室殿,转移到北宫进行。从此汉武帝对董偃日益疏远,大汉朝也不至于又多出一个骄奢淫逸且无能胡闹的佞臣。         
东方朔虽无心于时政,但对于汉武帝的脾气性格吃得很透,再加上察言观色的本领一流,因此时常劝谏汉武帝,十有八九都会被采纳。这也算是佯狂避世的东方朔,对大汉王朝一点值得称道的贡献。         
至于汉武帝之外的其他大汉权贵,东方朔从来不曾畏惧,各种轻视嘲弄的事没少干。想来大汉朝的权贵们,本来就只把他当个滑稽小丑,虽然时常被他的讽刺言语惹得不快,但几乎没人自降身份来为难他。这或许也是嘴贱的东方朔,能安全活到老的原因之一吧。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今人有话说得好:“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自古马戏团里的小丑,人前打起精神、强颜欢笑,人后悲伤垂泪、不能自已,往往多发抑郁之疾。若不是大环境所迫,没有人甘当弄臣小丑,满腹才华见识的东方朔,自然也不例外。         
晚年的东方朔,回首他这滑稽逗趣、碌碌无为的一生,大概未必如他早年间表现得那么通透淡然,反而有一腔激愤不平之气郁结在胸中,久久难以发散。人性的复杂多面,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身上。       
或许是眼见身边诸多同僚加官进爵、封侯拜相,又或许是临近人生的终末,再不惧怕为政的风险,反而遗憾于未能以功业彪炳史册,东方朔再也按耐不住萌动的事功之心,想要在政坛一试身手。       
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汉武帝上陈“农战强国之计”,立意高远、文笔诙谐,洋洋洒洒写了数万字,希望能够得到汉武帝的重视。然而陈书呈递上去,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消息。他弄臣小丑的人设固化下来了,他的仕进之路就彻底没了。       
人们希望小丑带来欢乐,可没人有工夫听一个小丑皱着眉头诉苦。东方朔的念想就此断绝,可心中郁结无处倾诉,只能将满腔怨气诉诸笔端,写下了两篇代表赋作《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答客难》中,东方朔假托他人对自己的非难,再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不得重用的满腹牢骚。此文议论酣畅淋漓,属于汉代文赋中难得的佳作。赋作中有一句名言,可以说道尽了君主专制时代人才的共同命运: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答客难》
管你多牛的大才,你的浮沉荣辱,全系于君上一人之手。是老虎还是老鼠,取决于君王用与不用之间。
另一篇《非有先生论》,全赋则虚构了一个“非有先生”的人物,说他任职于吴王幕下,既不为国家出谋划策,又不对君王歌功颂德,三年不发一言。吴王感到非常奇怪,很想听听非有先生的意见,因此引出他的一番高谈阔论。         
东方朔借非有先生之口,终于向世人剖明了心迹:         
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将俨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非有先生论》         
意思是说:在君王面前卑躬屈膝地当个小丑,说话婉转巧妙、幽默滑稽,对君王治国理政毫无用处,真正的仁人志士不都忍心这么做。
而是庄严正色、坦率直谏,明说君王的过失,为百姓除掉害处。不过真要这么干,就会违逆昏邪之主的心意,还触犯衰败之世的法网。所以惜命之人不敢冒犯君王,宁可隐居避世、自得其乐。         
图:东方朔偷桃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方朔就是在说自己。帝制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握有绝对的生杀之权,历来因言获罪而身首异处的大臣,不可计数。而恰恰在汉武帝时代,这种因言获罪被推到了历史的极致,甚至出现了惊世骇俗的“腹诽罪”。       
所谓“腹诽”,就是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你肯定在肚子里诽谤皇上。魏其侯窦婴、大司农颜异两位高官,皆因“腹诽之罪”而被处决。
自此大汉朝廷少有直言进谏之臣,颇多一意媚上之徒。东方朔想必一直也看在眼里,说话做事必然小心谨慎,即便非到不得已需挺身进谏的时候,也要多察言观色、雕琢词句再说话,如此可保无虞。         
直到东方朔临终之时,他才彻底卸下了小丑的妆容,人生最后一次劝谏汉武帝。他仿佛也做回了他理想中的仁人志士,板起脸孔来直陈汉武帝的不是:         
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史记·滑稽列传》         
见惯了东方朔不正经滑稽样的汉武帝,此时大感惊奇:“东方朔说话竟如此正经?”这是东方朔第一次直接开怼汉武帝本人,对人不对事。但这也是最后一次。       
不久之后,东方朔病重而死,带着此生所有遗憾和纠结离开人世,却将无数或真或假的笑料与段子,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史书上记载,汉武帝时代朝廷里能人辈出,可谓人才济济。武帝曾故意拿东方朔打趣说:“如今公孙弘丞相、倪宽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类,都是能言善辩、才智出众、文采斐然之人,先生你自己看看,你怎么比得上他们?”         
东方朔不急不恼,从容答道:“臣看他们铲子牙、树皮腮、翻嘴唇、长脖子、结股脚、连雎尻,走路逶迤倾斜,弯身躬腰。臣东方朔虽然也不出众,但还是兼有这些长处。”         
东方朔说得滑稽逗趣,把自己往丑处使劲贬低,似乎他本人集众家容貌之短为一处,惹得汉武帝哈哈大笑。但我们无从知晓,东方朔在说这个笑话时,心里是否会涌出一阵不得重用的哀凉。         
由于东方朔的言谈举止过于传奇,汉朝未亡之时,就已有大量幽默故事附会到他身上。汉亡之后,东方朔越来越被后世神话,好些神怪著作伪托他的大名问世。
因此道家把他当做东华帝君的弟子,他摇身一变,成为逍遥快活的下凡神仙。
到了清末,相声艺术发展起来,东方朔因其幽默诙谐的故事,又被尊为相声行当的祖师爷。         
然而纵观东方朔一生,前半生装作通透淡然,后半生郁闷于不得重用。既有建功立业之心,又害怕涉足政治下场凄惨,终于活成了皇帝权贵眼中的滑稽小丑,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这辈子实在是有点纠结拧巴。         
他留下了无数滑稽故事,却把自己活成了一出悲剧。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确当不假。

▼今日推荐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嬉笑君王侧,年年换老婆——智圣东方朔的真实人生
东方朔:诙谐幽默,能言善辩的西汉名臣,为何不得汉武帝重用
游戏人生的西汉奇人东方朔
东方朔:容貌伟岸的身姿,中正不羁的智慧
员工提建议让领导很不高兴,水平高的领导会这么做!
汉武帝要杀死自己的奶妈, 听不进别人劝谏, 东方朔三句话成功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