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谦和既济解读内经,2022年壬寅的五运六气概况

作为古中国文化爱好者,《黄帝内经》是一本绕不开的经典古籍。

其中的五运六气的知识体系令人着迷,很多人往往把“黄帝内经”归为古代中医书籍,其实这个定义还是太局限了。

应该可以说,“内经”上下卷,既《素问》《灵枢》以及后世依据相关文献展开的论述和基本靠谱的注解,构成了古中国的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涵概天文地理,人体宇宙,天地人,无所不包,无所不括,从这个角度讲《黄帝内经》就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是对的。

我们就着2022年的全年特征,从五运六气的知识结构进行线索性解读。

整体特征

2022年,壬寅年,壬为十天干第九位,寅为十二地支第三位。

壬为阳水,应太角,2022年为木运太过之年。

寅为阳木,应东方,属春季,正月建寅,2022年司天在泉分别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同天符,壬寅年,地支为寅,凡是申寅之年都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中运(也叫大运)为木运太过,壬年为阳年,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在五行属性上相合,都为木,叫做同天符。

在五运六气体系中,每年的起算时间是大寒节气交日。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月19日到21日这个阶段。

2022年的大寒节气交接时间是:2022年01月20日 10:38:56。

从大寒交接时日起算。

五步运

少阳、太角、厥阴、壬寅(同天符)、壬申(同天符)、其运风鼓,其化呜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掉眩、支胁、惊骇。太角(

初正)、少征、太宫、少商、太羽(终)。

2022年壬寅年,起太角(木运太过)为客运之首,顺序: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所以:主运起太角,客运起太角

客运: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

主运: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

2022年的五步运分别是:

初运:主运为太角,客运为太角,交司时刻,从辛丑年大寒日申时初初刻起,既是从2022年1月20日到4月1日;

二运:主运为少徵,客运为少徵,交司时刻,从春分后十三日申时正一刻起,既是从2022年4月2日到6月15日;

三运:主运为太宫,客运为太宫,交司时刻,从芒种后十日酉时初二刻起,既是从2022年6月16日8月28日;

四运:主运为少商,客运为少商,交司时刻,从处暑后七日酉时正三刻起,既是从2022年8月29日到11月9日;

终运:主运为太羽,客运为太羽,交司时刻,从立冬后四日戌时初四刻起,既是从2022年11月10日到2023年1月19日。

六步气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其谷丹苍,其政严,其令扰。故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故经人遇之,和而不争。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壬寅年为木运太过之年,太过之年见同天符,去平抑化掉亢盛的木气,使之成为平气之年,木的平气之年称为敷和,散布着温和之气,使万物荣华。

壬申、壬寅岁,上少阳相火,中太角木运,下厥阴木。火化二,风化八,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所谓药食宜也。

以上是壬寅年的大体特征。

2022年的六步气分别是: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君火,从大寒到惊蛰,既从1月20日到3月19日;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从春分到立夏,即从3月20日到5月20日;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从小满到大暑,即从5月21日到7月22日;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从大暑到白露,即从7月23日到9月22日;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从秋分到立冬,即从9月23日到11月21日;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从小雪到小寒,即从11月22日到2023年1月19日。

六步气特征值

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二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雾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少阳司天之年,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故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过。同风热者多寒化,异风热者少寒化,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阶也。

本文是一种工具性的查询文章,在两千多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就总结出来的这些精炼的描述。

从气候到人体,甚至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现代搞科学研究,搞气候观察的人,如果不好好的参考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体系,还想从什么方向去做所谓的现代化研究呢?

本文引用的内容,基本来自《黄帝内经》,如有谬误,请多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365》--079.少阳施政
五运六气:如何排盘
陈春林|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转载]《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基本知识及其运用
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六气快速入门:推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