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降糖的优质达标?
随着糖尿病日常防治知识的普及,糖友们对一些基本的监测指标已经建立了整体的概念:血糖值、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TIR……不过这些还都是从单一和相对“孤立”的角度去评估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和日常控糖的成绩。
那么有没有更全面和综合的视角来看待、定义“降糖”这件事呢?
糖尿病强化治疗
所谓“糖尿病强化治疗”就是根据患者病情联合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过去在强化治疗领域人们更多关心是否能够系统性的大量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然而更多的临床实践却又反馈出一些影响实现“长期血糖达标”这一目标的障碍,比如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注:属于促泌剂,即促进自身胰岛素分泌)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低血糖,而低血糖情况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导致临床治疗的要求降低、相应药物剂量的减少而进一步影响血糖控制。
另外由于胰岛素本身是可以促进脂肪合成的,或者说胰岛素最大的副作用除了低血糖就是可以使体重增加。这种降糖同时增加体重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心理障碍;甚至有些患者宁可血糖高一些,也不愿意长体重。类似心理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明显:为了使体重在血糖管理的过程中不要增加太多,这部分群体会有意识的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次数。
上述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让人们开始反思和不断精进糖尿病的治疗理念。
降糖“优质达标”的定义
目前糖尿病治疗理念已从“强化血糖控制”上升到“降糖兼顾患者临床结局”,即更全面更立体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干预。药物治疗更多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综合考虑疗效、对体重的影响、不良反应、低血糖风险、心血管及肾脏合并症、成本及患者偏好……等等。在降糖的过程中关注长期的结局变化;不仅仅是“血糖达标”,而是血糖管控整体的“优质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同时极少甚至没有低血糖情况发生,无体重增加。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设好线、选对药、匹配人”——
1, 设好线。对于不同人群设置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评估再拟定血糖控制目标,适宜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能使该患者获益最大、风险最低的最佳平衡点。比如对于新诊断的或病程较短的、预期寿命较长的、无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使HbA1c<7.0%或<6.5%甚至达到正常(<6.0%)。反之,如患者病程较长、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心脑血管病或微血管并发症、合并多种疾病或曾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应给予相对宽松的血糖控制,且降糖速度也应相对放缓,逐步达到控制目标,尤应注意避免低血糖。
2, 选对药。优化降糖药物的选择。各类降糖药物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同时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同情境下的降糖药物选择原则。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伴随各类新型药物的陆续研发问世,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量疗效、低血糖风险等因素,最大限度优化药物选择,以实现降糖的“优质达标”。
3, 匹配人。人群的良好匹配是临床控糖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如考量是否为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少年儿童)、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有药物禁忌症、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药物与人群的良好匹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和降低不良反应。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血糖控制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作为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糖尿病虽然不能被治愈,但是却可以控制,只要我们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就可以享受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甚至比健康人生活的更好,因为糖尿病患者要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督促糖友们戒除一些原本不良的生活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血糖的“优质达标”?降糖如何兼顾低血糖风险与体重波动?
强效降糖,优质达标(度易达)
搜狐名医 | 杨文英:糖尿病创新疗法兼顾控糖疗效与安全,助力优质达标
大咖访谈:安全降糖如何护航优质达标?且看中国糖尿病诊疗方案的积极探索进展
「新年重磅」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注射液在华获批
血糖控制还不达标?降糖药物的应用秘笈来帮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