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考,快与慢》S303.闭着眼睛的好声音

S303.闭着眼睛的好声音


开浩声明:本讲义部分内容参考丹尼尔·卡尼曼著的《思考,快与慢》,其中部分案例采用本书,不再一一批注,保护原创,重视知识产权。

本文用于开浩御书房音频节目:《思考,快与慢》

正文

御书房的听官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荔枝独播的开浩御书房《思考快与慢》第三季,我是开浩。


开浩最近在努力让御书房被更多人听到,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可以留言点赞订阅随手转发,开浩表示感谢。


在上期节目我们为大家讲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以专家预测失败的各种原因,预测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专家的直觉性预测。在本节我们会继续为大家讲述面对必须做出预测的情况下,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方式比较靠谱,是直觉性预测还是公式性预测?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你去商场买空调,市场上有种两种,价格分别是2000元和10000元,你会去买那个价格的空调呢?在这种情况下,统计的结果是各占50%。现在第二种情况,在一开始的基础上,商场增加了4000元的空调,那么这时候大家又会作何选择?按理来说比例应该是1:1:1,也就是各自占三分之一。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选择4000元的人占了70%,其余两项选择各占15%。说一句题外话,其实很多时候商家的定价原理也是依据这个理论来定价的。比如葡萄酒行业,会定一些极其昂贵的价格来引导你去选择价格次之的酒品。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当我们靠着直觉性选择的时候,选择越多我们反而越不会选择,更倾向于找一个妥协点,选择折中的方案。然后再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让自己的选择看起来有那么一点道理,其实这都是自己妥协的结果。这是人在选择时候的本能反应,甚至选择过程你可能都不知道你自己陷入了这样的误区。我们再来以此反观到医疗行业,假如你的亲戚需要做一个手术,临床医师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告诉了你三种方案,我们极有可能会去选择那个相对来说比较折中的方案,但是折中的方案真的就是最好的方案吗?我想未必是这样的,因为医师也是凭借着经验预测的结果,人面对选择都是有本能折中的条件反射的,所以有时候这种判断下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一直在努力平衡选择中的收益和风险。


20世纪最有才华的心理学家保罗·米尔,精通心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哲学,他喜欢用数据说话,曾经写了一本叫做《临床与统计的预测:理论分析与事实回顾》的书,书中研究了20多项内容,结合了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例子发现,按某一规则将一些分数或等级评论结合在一起作出的“统计”预测比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的主观印象为基础的“临床预测”更准确。


为什么会频频出现直觉预测失败呢?因为专家总是试图变得更加聪明,总想跳出思维的固定圈子,预测时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将预测信息变得复杂化,复杂化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准确性。人们对复杂的信息很难达成一致性。结合上述“买空调”的例子就不难发现这个道理了,如果你看不明白那么我再举个例子。你去买手机,正好碰到三星做特卖,你会立刻就买了还是再去看看其他的品牌呢?第二种情况,你发现商场中的三星和苹果都在做优惠,优惠的幅度也差不多相同,你会选择买其中的一种还是再看看其他的?比较两种情况,在只有三星优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立刻买下以免错失良机;但是在选择变得多了后我们反而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了。这就是直觉判断的局限性,一方面我们会努力去收集信息使我们了解的更多,而另一方面信息庞杂却会给我们的选择造成更大的阻碍。


我们之前会出现面对复杂信息的不一致性,极大可能是因为系统一对极端条件的依赖所致的。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经常会被一些不被注意的刺激物所影响,但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周围环境有微小变化时,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比如会受情绪影响,你开心时觉得吃嘛嘛香,情绪低落时会觉得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了。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也不肯承认自己情绪有问题,甚至情绪的问题是不易察觉的。综上所得,如果我们想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该是由公式给出,而不是凭借经验法判断。在我们低效情况下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更应该如此,用科学统计做出预测。


行为分析家罗宾·道斯认同保罗·米尔的论点,支持数理统计的准确率大于直觉预测,并提出了统计中误差的回归分析和等权分析法,涉及到专业数理知识,我们就不做过多赘述了,因为开浩也不太懂啊。有趣的是他提出了一个关于婚姻稳定性的预测公式,即做爱的频率减去争吵的频率。据说其预测准确率特别高,开浩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兴趣的伙伴可以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来评测一下自己婚姻的稳定性。


好了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虽然我们知道数理统计的预测率比直觉性预测高出许多,但事实上,很多人在生活中还是会跳过统计思维去做预测,关于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的辩论经常会上升到道德高度。支持临床预测的一方会认为统计预测是机械化的、数据化、死板的。相反他们会辩护说临床预测法是灵活的、自然的、有人性的。我们人类对数理统计天然有着深层厌恶的情绪,这源于我们对自然事物的偏好以及对人工合成产物的否定。比如同等的营养价值下,我们更倾向选择那些带有天然、有机的商品。选护肤品时也容易被带有纯植物系列、不含防腐剂之类字眼的标签所迷惑。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在面对许许多多重大决定时,特别是关于医疗方面的决定,明明知道运算法判断会减少错误,但仍旧选择直觉判断,这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做法,那得出的结论又能有多符合逻辑呢?


当然很多事情的决策我们只能是依靠直觉判断,比如音乐类筛选。在面对不得不用直觉性判断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中国好声音”就是一档典型的依靠听觉判断的节目,这个节目中走出的歌手的水平之高都是大家公认的。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好声音是“闭着眼睛”判定的,在节目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导师都是背对着选手,这样避免了光环效应,排除了人们喜好按照第一印象做判断的影响,降低了判断的复杂性,准确率当然也就随之提高了。


听了本节的节目我们应该知道,不能简单的去相信直觉判断,更多的时候要依靠公式预测,如果非要用直觉性判断,学会抛弃掉各种外在的信息,学会闭着眼睛,带着逻辑去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牵着你,闭着眼睛走我都不会迷路
闭着眼睛用心听,你会觉得很轻盈(静心极乐19首)
牵着你的手,闭着眼我也不会迷路
闭着眼睛,来一次穿越*
今晚如果你闭着眼睛听,不会想到是她唱得!
一分钟教你学唱歌,闭着眼睛唱歌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