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0字告诉你,为啥粤语能对普通话“实力碾压”!

导语:通常学界认为粤语和闽南语中保存了古汉语,换而言之,就是粤语和闽南语继承了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更迭中饱经洗礼,当“新文化运动”让“白话文”扬名立万后,文言文终于像泥足巨人一样,被打得无力回天。

尽管现在还有人提倡文言文之“优美简洁”,然而由于缺乏实用性和易用性,古代汉语的接班人“现代汉语”以及普通话,在很多时候并不如粤语和闽南语更“给力”。

细究其因,大致如下:

首先,粤语的音调更多。普通话是四个音调,粤语有九个音调。

粤语九个调里面除了一声和二声与普通话一样外,其他多出来的七个音调都有普通话无法达到的表现力。

总起来说,粤语的九个音调从最高到最低皆有,所以听起来错落有致,层次感更分明。

粤语本身的音调就像一段旋律,当它在谱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听,例如粤语歌。

当然以上只是给人听觉上的印象。

播放GIF

粤语九个音调最大的好处是:减少同音字。

与粤语相比,普通话最大的问题就是同音字繁多。

按普通话的发音方案,声母有23个,韵母24个,声调4个,理论上来说可以有23 x 24 x 4 = 2208个发音。

现代汉语化繁为简,将常用字限定为3000个,然而普通话的2208个发音显然还不够用。

但全部汉字有60370个(《汉语大字典》2010年版),如果按“兼收并蓄”的《中华字海》,则有85568个汉字,同音字更甚,更遑论纯粹以“统计为纲目”的日本《今昔文字镜》,高达16万个方块字绝对是很多人的梦魇,无怪乎编纂者中有三个人成书后相继“抑郁而终,死于非命”。

李敖吐槽说大陆国家语委的拼音方案相当于“你一次射出去三个亿,可是那边和你对接的是个位数,谈何容易”,这老匹夫说话不着调,但话糙理不糙。

再看粤语,声母19个(比普通话少了四个翘舌),韵母53个,调9个,理论上可以有19 x 53 x 9 = 9063个发音。

数字佐证,粤语的发音丰富程度完爆普通话。

据说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所写的神文《施氏食狮史》,普通话读是shi、shi、shi、shi、shi,粤语读音则是互不相同的五个发音。

从发音这一项来看,粤语已经完爆普通话。

其次,粤语没有降调,却保留了入声。降调是类似于普通话第四声的发音。全国主要方言的音调之中,粤语是唯一一个没有降调的方言,它九个调都是比较平的调。

降调给人的感觉是语气比较重。例如催促某人时说“去!”,用四声的话,就仿佛是在赶对方走,类似英语的“go away”(滚开),感觉如何,可想而知。

很多人吐槽说武汉话“最难听”,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四声”太多太重。

当年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时候,身后是否也有很多歌“四声”在嚷嚷呢?为关二爷心疼五分钟……

再说入声。入声在今天听起来很陌生,那是因为在普通话和北方方言里,入声已经完全消失了(除了山西晋语、河南洛阳驻马店一带的地方方言)。

但粤语把入声完全保留了下来。

入声是汉语的伟大发明,它最大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少同音字,一个是丰富情感。

入声字短促、铿锵有力、带有节奏感的发音特点就已经决定了它可以有丰富情感的效果。

入声效果最大的体现是在诗词里。

今天很多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没有韵味了,豪放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婉约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它们都是入声韵。

李白《将进酒》,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每个情感迸发或起承转合的地方用的都是入声韵。

这些诗词所用的入声韵如果用普通话读来仅只是让人“心有戚戚”,但用粤语读的话,那种感同身受绝非普通话所能体验。

再譬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用入声韵演绎,东坡居士那种颠沛流离中抒发的家国情怀和旷达乐天之心情,仿佛和你只有一步之遥,鼻息之间的情绪都要扑面而至。

语文课本里好多诗词读起来不押韵,读者君会以为古人就是这么写的,现在终于知道这是语音变化的原因,很多普通话不押韵的诗词,粤语和闽南话读起来就很押韵。

最后一个原因,粤语承续了古汉语中的许多“原生态意蕴”。这是因为历史上中国北方总是战乱更迭,中原人民就不断地南迁避乱,一次次的南迁之下,中原人民就把自己的语言带到了南方,这些语言又和南方本地土语融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粤语和闽南语。

唐朝大诗人张籍游过温州之后写诗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所以今天南方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吴语都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成分。

播放GIF

宋朝的官方字典《广韵》,是以当时的开封话为标准音所写,现在用普通话已经对不上了,而用粤语却能基本吻合。

例如粤语吃叫食,喝叫饮,走叫行,跑叫走,讨厌叫憎,警察叫差人,甚至连钱的单位都是文,而不是圆角分。

读者诸君请看,上述粤语常用词根本就是文言文的活化石啊。

相比之下,普通话在这方面的表现力就有些味同嚼蜡,有人说中国最美的方言是吴侬软语。

这有些道理,例如苏州人把“不”说成“弗”或“否”,把感叹词说成“哉”或“乎”。

当这些字有苏州姑娘轻启朱唇讲出来的时候,想想也是心神荡漾,如是旖旎。

回到本文题目。粤语既然对普通话实力碾压,为嘛又扯上吴语了呢?

道理很简单。吴语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皆备,“平”声有了,后面的“上、去、入”三声为仄声,刚好是古诗格律的基本盘。

用吴语吟诗诵词平仄合律,朗朗上口,所以胡适先生说“诗词文章,吴语正当”。

而粤语九声六调,保留了古汉语中更多的原生态发音,拿来读古文或研究古汉语,形神俱备。而如果用普通话,那就形神俱灭,那“还能弄啥嘞”?

话说回来,普通话的推广是为了消除人们用不同方言沟通的障碍,而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当你非常高兴或者非常愤怒的时候,方言更有表现力。

例如贾平凹就说“用方言骂人,感觉更加畅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粤语与普通话,谁更接近古汉语?
粤语是不是古汉语?这是我见过最全面的解释了!
古汉语如何发音
土洋结合辨平仄
广东话的音韵
(6)过来人最是心疼后来者,愿学生莫要负了古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