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八---“人”

    在经济活动的主体分析方面,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都有“人”的假设,但是二者假设的 “人”的内涵,存在重大区别。

    一、主流经济学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

    一般认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源自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认为人参与经济活动完全是在经济动机的驱使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后来随着李嘉图、西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的不断强化,经济人的概念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学专有名词。

    后来由于李嘉图把数理分析引入经济学,渐渐地理性人的假设开始出现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中。理性人通常是假定人掌握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信息,而且可以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准确计算。随着瓦尔拉斯通过数理方式建立一般均衡分析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大行其道,理性人和经济人假设逐渐合一了。尽管可能名称不同,但是内容完全相同。

    不可否认很多人喜欢追求经济利益,但是人参与经济活动的唯一动机是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值得怀疑的。如,有人开一家砂锅店是为了接近、欣赏隔壁的豆腐西施;有人宁可降低薪酬就业,因为就职单位附近一座秀美的小山。对此主流经济学作何解释呢?

    理性人的假设同样也不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在主流经济学中,理性人意味着人是全知全能,意味着人不会犯错,但是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吗?

    主流经济学中尽管有人的假设,但是是基于错误的客观价值理论。(关于本文一些观点的详细论述,请参阅本系列的其他文章)既然价值是客观的,那就存在一个统一的、可计算的标准和方法,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就是一致的。在这种价值理论的指导下,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人,就被抽象成千人一面、原子式的“人”。

    同时理性人掌握全部信息的假设既不符合实际,也忽略了信息的主观性,更忽略了随着人参与经济活动,信息会不断变化,不仅原有的条件会发生变化,还有更多的信息产生出来。因此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是静态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说,主流经济学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不仅大大缩小了市场主体的范围,更不符合真实的世界。因此采取这种“人”的分析方式的只能称之为微观经济学。因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关于行动人的假设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认为,人之所以行动,是因为人有目的。人希望用一个更满意的状态取代当前不满意的状态,同时他认为自己掌握了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此他会行动。

    在奥地利学派开创的行动学看来,行动学最发达的分支是经济学。基于此,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这一公理,适用全部的行动学范畴,也包括经济学。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行动和理性本身是同义反复。对于没有理性的人,如植物人等;以及基于生理刺激反射产生一定的经济学意义的后果,并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如一个人无意间碰到了膝盖,引起了膝跳反射踢碎了一只价格不菲的花瓶---注意:这可能成为管理学、行为学(绝不能将行为学和行动学混淆)、生物学研究的问题。但是,一旦人希望借助生物学的知识研究出一套防止或减少基于膝跳反射对其实现自己目的的扰动因素,哪怕仅仅是一种兴趣,他的研究依然是有目的的,也就纳入了行动学的范畴。

    在一般人看来,有些行为是不理性的,如,至今还有人下大气力在制造永动机。但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对于行动人来说,基于对手段实现目的之间因果关系的错误认知而采取行动,这依然是理性的。如延续几千年的中国炼丹术和西方的炼金术,虽然没有实现延年益寿、把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目的,但人依然是理性的。这意味着人在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是会犯错的,即使这种错误延续了数千年。

    也就是,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认知是主观的。可能是对的---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实现不了自己的目的。

    尽管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豆腐;炼丹术、炼金术催生了一门现代科学化学。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只是有目的的行动带来的无意识的结果。尽管这些行动产生了其他有益的结果,但是对于目的来说,这依然是错误的手段。

    不过,如果人们发明了豆腐,并有意把它变成了提高人类福祉的手段或者根据炼丹、炼金发现的一些现象有意开创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行动。因为人的目的发生变化,而现在这些手段实现了目的。

    早期的奥地利学派的学者的著作中也有经济人的概念,如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但是尽管名称相同,但是内涵却有很大区别。

    门格尔笔下的经济人是如你、我,张三、李四等无数基于不同目的以及基于同一目的采取不同手段的有追求、在行动、能思考、也会犯错的各色人等。到了米塞斯明确了行动人的概念,这种区别就彻底清晰了。

    可以说主流经济学尽管有“人”的假设,但更倾向是研究“物”的经济学,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真正研究“人”的经济学。

    米塞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经济人的概念,它描述出来的人完全由“经济动机”驱使,只追求最大可能的物质或金钱利益。但这样一种人在现实中不可能也从未存在过。“他”充其量还是冒牌哲学家幻想出来的一个怪物。世界上没有人只想着追逐财富而不计其他,实际上,许多人并不为金钱所动。在研究人生和历史的时候,以这样一种畸人为样本,必然徒劳无益。

    通过笔者的分析,您认为主流经济学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行动人的假设,哪种“人”符合我们真实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七---经济学的本质
奥地利学派译丛出版(图)--一叶不知秋
大数据再掀经济学方法论之争!是主流范式的革命,还是一个新的噱头?
从整体上认识经济学(书屋)(陈彩虹)
经济学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我为什么不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