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哥本哈根:一个在自行车上的超级城市





哥本哈根人脚上长着两个圈 

人车合一的骑行生活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文化深入人心,大约有近乎一半的当地人都把自行车当通勤工具。

 

据报道,2016年的哥本哈根有26.57 万辆自行车,超过了汽车的数量。


按常理说,非机动车多容易影响城市交通状况,但哥本哈根似乎是个特例,它究竟有什么手段?



01.自行车交通发展战略 


为促进公众骑自行车环保出行,哥本哈根政府自1997年开始,就颁布一系列法则,抑制汽车增长,发展自行车和公交交通。

 


02.政府投入发展资金 

 

哥本哈根市政府除了发布政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城市更适合自行车出行而改造城市交通系统。


改造手法多种多样,比如拓宽自行车道、修造只能自行车通行的天桥、建 300 英里的自行车高速道等等。



03.完整的自行车道体系 


与中国城市自行车道通常被车辆占据不同,哥本哈根在城区内极少有路边停车位。


于是,自行车道就少有汽车停车的干扰。多数自行车道做了抬高处理,或者涂上某种颜色以区别机动车道。



自行车不仅在地上有专道,连在天桥也有自行车的身影。



自行车道划分方式参考机动车道,分为左转、右转及直行道。在一些机动车单行道上,自行车可以享用双向车道但不会造成交通阻碍。


为鼓励中长距离骑行,哥本哈根政府甚至修建了自行车的高速路。


在自行车高速公路上,禁止行人和汽车通行,公路沿途设有充气站和修理站等。


▽哥本哈根第一条自行车高速路,长22公里,2012年


除了单车专道,单车的停车场设置也是随处可见。


自行车停车场设计多样,使民众停车似乎也成了一种乐趣。



04.智能交通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哥本哈根还投资 6000 万克朗制作380 个“智慧交通信号灯”。


这些新的信号能获取实时路况信息,并据此调整信号灯以提升交通效率。


自行车道上还安装了“绿波”信号灯,“绿波”信号灯设置的建议时速为20km/h,骑行者根可以根据绿灯的明暗指示,来调节自身骑行的速度,从而提高通行率。




05.形象提升与特色宣传 

 

政府建立起大众网站,让公众能搜寻定位、自行车基础设施、服务等实用信息,还可以及时收到公众对城市意见反馈



与自行车相关的宣传活动,是哥本哈根政府极为重视的一环。


哥本哈根每年都会举办自行车节、无车日、“骑车上班”等活动,旨在提升自行车形象,也提升了公众的集体意识。





超级城市的哥本哈根

构建完美的城市设计

 

2016 年,哥本哈根获得《大都会》评选宜居城市第一名。能荣获第一名的哥本哈根,当然不止优秀自行车系统一个本事。


哥本哈根是一个十分包容开放的城市,许多设计师在这里释放想象,创造了很多新颖的设计。

 


01. 水灾促成的创新防洪系统设计 


哥本哈根市可能是个水命,2011 年一场暴雨使哥本哈根财产损失超过 10 亿美金。


2014 年,另一场暴雨使哥本哈根再次成了一座水城。

 

这容易水灾的城市,可让哥本哈根人着急坏了,钱可以没有,但不能不骑自行车呐。创新排水方式的「防洪系统改造方案」就是这时候产生的。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和 Ramboll 设计团队,选取了哥本哈根排水困难的Lådegåds-Åen集水区作为试点,设计了“蓝绿”方案。


“绿色街道”方案:设计两边高、中间低的带高差路面,并加上两条绿化带,划出“安全区”与“洪水区”。


在洪水来袭时,绿化带和行车道就会变成蓄水区,两边的人行道仍能正常通行。

 



针对有两条排水管道的传统路面,项目组设计了“ V 形城市运河”的改造方案,改变了原先蓄水能力极弱的坡度设置,使之前原先暴雨时极易被淹的人行通道能不受影响。


集水区有一个高于路面的Sankt Jørgens 湖区。




设计团队将湖区的其中一侧区域填平、提高到高于湖区水平面的位置,另一侧改建成一块下凹的绿地,并在其地下搭建与大海相接的排水管道。


这样地平面最低、最危险的一块通车区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02.在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感 


这个散发非线性魅力的「超级线性公园」,由BIG建筑事务所设计。


这是一个集建筑、景观和艺术的结合体,其包含了60多个不同文化背景城市的展览。



这个城市公园分为三个色彩鲜明的区域,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氛围和功能。


红色区域为相邻的体育大厅提供了延伸的文化体育活动空间,黑色的区域是当地人天然的聚会场所,绿色的区域提供大型体育活动用地。



BIG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当地居民充分参与,避免设计师先入为主而忽视大众实际需求。


公园内包含了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和步行系统,通过场地的无缝连接,使这几个系统相互交织却又不受彼此干扰。



03.社会住宅的实践:集合住宅创新 


BIG在紧邻他们之前设计的VM住宅旁边,设计了人车同居的「山住宅」。这项目要求建筑面积的2/3要用于停车,1/3为住宅。


根据设计要求,BIG将住宅安置在停车场之上,通过功能组织使这两部分形成共生关系。


哥本哈根本是没有山的,但BIG把建筑塑造成山形,从而使枯燥的城市中,多出了一种新类型的视觉元素。



在外形上,建筑从11层开始层层迭退,使每户都有向阳的屋顶花园,以保障住宅的日照、通风。


为了保证屋顶花园的供水,楼中配备了大规模的灌溉系统。


住宅楼和花园间仅由带推拉门的玻璃幕墙分隔,让室内也能享受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空气。

 


建筑底部的几层大型的停车场有480个车位,以及靠内墙设置的坡道电梯,部分停车空间净空达到16m。

停车场的北立面和西立面都使用了铝制孔板,保证停车场的日照和通风。




获奖多个的超级城市

把自身创新基因发挥到MAX


「超级城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时民众的生活、娱乐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并且拥有丰富的创新基因。


哥本哈根就是这样一个现代超级城市。


前不久,哥本哈根刚获得Lonely Planet 公布「Best in Travel」2019 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榜单第一名,说明哥本哈根的城市建设,人文因素等越来越得到国际的认可。



在建筑界,哥本哈根是一个在通过BIG的建筑,才让人知道的低调城市,但这并不影响其超级城市的创新魅力。


哥本哈根多样的城市创新,得益于城市大众对新颖的事物接受度高。


同时也由于哥本哈根是一个平等社会,使得他们在各方面都很重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个城市要变得“超级”并不简单,但哥本哈根凭借其包容多样性的设计做到了。


几年前,哥本哈根有很多听上去不实际的设计。在几年后,世界上的人都会说,为什么我们不像哥本哈根一样做呢?


哥本哈根以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完成了它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哥本哈根15个冷知识,带你了解真正的哥本哈根
网红停车场一起来打卡吧!
设计│丹麦十个经典景观设计案例
北欧漫游
哥本哈根商业学院校园设计-社会中的校园
丹麦哥本哈根的住宅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