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寓言哲理选(一)

  

 

    我国古代寓言是中华文学宝库里重要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寓言隽永,幽默风趣,体制独特,结抅宏伟,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语言犀利,风格多样,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则则寓言,凝聚着人类文明的血与火、苦 与乐、兴与衰、辱与荣的故事,蕴含着深隽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熔哲学和文字亍-炉,集逻辑思维同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这些寓言,不仅凭其思想徃和艺术性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还因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穿快乐。不可否认,千百年来,它广泛地人民群众中流传,并深刻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

    摆在你面前的这本资料,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归,遴选整理了先秦至晚清近百家的三百多则寓言故亊,虽然因个人水平能力有限,无法全面梳理中国历代寓言之灿然成就,但所选部分,也可窥豹一斑。所选寓言皆分原文、译文和哲理三个部分。寓言的原文、译文处处可见,哲理解说鲜有,本资料试图不囿于寓言本身,而尽可能立足现代社会,把寓言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作用进-步发挥,以资读者镜鉴。对于语言、文字、哲学爱好者来说,本书或可作为集寓言哲理的参考资料,就一般青少而言,也可在这些寓言故事涤除困顿、增广见闻当中,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全文24万字,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将陆续上传,希望批评指正)


一、辩证篇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译文】孔子学生子路问他:“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征得他们的意见,就去做呢?”

后来,另外一个弟子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知道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去问孔子:“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哲理】这个寓言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在了解其不同的特点之后,给予不同的教育。实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之一。

 

杀鸡焉用牛刀

 

【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译文】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杀到乐器的弹奏和优雅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想不到子游却回答说:“从前我听到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好使唤了。’”孔子听了便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只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 

【哲理】《论语》中这句话已成为非常大众的成语了,引申为办小事不必浪费大才。之所以犯浪费大才这样的错误,是因为违背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杀鸡当然要用刀,但是用什么刀,应该要有选择的,可以用杀鸡刀就没有必要用牛刀;相反杀牛就必须用牛刀,要是错误地选择了杀鸡刀,那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八哥学舌

 

   【原文】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叔苴子》)

   【译文】有一只八哥鸟,经过主人的训练,学会了模仿人说话。它每天颠来倒去 就会说那么几句话。 

    有一天,知了在树梢上一个劲儿地叫,叫得八哥心烦意躁。它就对知了嚷嚷:“喂,喂,歇会儿行不行?就会发单调的噪音,还叫起来没个完了呢。 

我会说人话,也不象你那样炫耀。”知了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大哥,你会模仿人说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你每天百遍千遍学说的话,依我看其实等于没说。我不会模仿人说话,也没有一副动听的歌喉,但是我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而你呢?”八哥听了这席话,满脸通红,张口结舌,把脑袋深深地埋进翅膀里。从此以后,这只八哥再也不跟主人学舌了。 

   【哲理】语言是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八哥空有高超的学话本领,却只能人云亦云,这是十分可悲的。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的思维变化,总体上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拔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一进家门,他一边捶腰,一边嚷嚷:哎哟,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他儿子忙问: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这样?农民洋洋自得地说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在田里跑。到田边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后拔的也叶儿发蔫。 

   【哲理】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来源于这则寓言故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宋国这个农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楚人偷渡

 

    【原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译文】楚国人想偷袭宋国。头几天就派人把澭水的深度逐段测量,选择好一处最浅的地段,并做好了标志。没想到,行动的那天傍晚,澭水突然猛涨。楚国人不知道,在深更半夜,仍旧按照原先设下的标志开始偷渡。结果,渡河的一千多名士兵全部被激流卷走。楚军惊恐万状。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哲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着。人们要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就一定要不断研究新情况,使自己的认识跟上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认识一成不变,思想僵化、老化,就一定会做出刻舟求剑的蠢事。河水的深浅发生了变化,楚国人却没能根据河水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致使自己的军队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楚人正是没能具体分析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从而导致损失惨重的。楚军的失败就是一个教训。

 

楚人学齐语

 

【原文】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                                                    

   【译文】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叫他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找了一个齐国人来教他,但由于一直用楚语与周围人交谈,他怎么也学不会齐语。虽然天天用鞭子抽打这个孩子,硬要他学会齐国话,结果还是没有学会。后来,这个大夫把儿子带到齐人聚居的地方,他很快就学会了齐语,反过来,硬要他说楚国话,即使天天鞭打他,也不会了。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虽然是外因,但它是变化的条件,而且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驾车顶牛

 

【原文】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

                                          (《周易·睽》)                                                   

【译文】有一个汉子,赶着一辆牛车,过岔路口时,牛只顾低着头朝前走。汉子连忙跳下车子,想要叫牛车朝后退几步。本来,他只要一手牵住牛鼻子上的缰绳,一手晃动鞭子,老牛就会乖乖地向后退。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很生牛的气,双手扳住车子向后拖。而牛呢,却拼命朝前走。于是,一个朝前走,一个向后拖,就在大路上顶起牛来。这个汉子这样笨拙,这样蛮干,结果不免要闯祸,说不定将來还要吃剌头额、割鼻子的官司呢。

【哲理】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处处有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往往不只有一个单一的矛盾,其中必有一种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解决问题。人们常用“牵牛鼻子”来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个汉子笨,就笨在他不能抓住主要矛盾,而徒凭主观意志,一味蛮干,结果把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变成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象这样一种人,是难免要铸成大祸而受到惩罚的。

恶者贵,美者贱

 

【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 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 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 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庄子·山木》)                                              

【译文】杨子是战国初期有名的哲学家。有一次,他长途跋涉去宋国。天黑时分,他来到路旁一家旅店求宿。旅店里有两个年青女人,其中一个长得俊俏风流,另一个却粗黑丑陋。但是,别人对待那个丑女却十分尊重,视同髙贵;而对那个美人却表示轻蔑,视为下贱。杨子在一旁观察了半天,感到有些奇怪,便悄悄地问店小二这是怎么一回事。店小二附着他的耳朵说:“那个美的自己觉得挺美,我倒不觉得她到底美在哪里;那个丑的呢,自己觉得自己十分难看,可我倒不觉得她有什么地方难看。”杨子低头沉思了半天,自言自语地说:“噢,我明白了,做了好事而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好事,这样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受人欢迎。

【哲理】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这个故事表面上看似乎滑稽,但其用意是严肃和深刻。一个人尽管再美丽,但因他傲慢自大,高高在上,不愿意与一般人为伍,就会脱离群众,反而被人轻视;一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因他谦虚自下,平易近人,反而受人尊重。那些稍有一技之长唯恐别人不知道,或做了一点好事生怕对方不感激的人,实际上就是不懂得这个生活中的辩证法。

 

胠箧探囊

 

【原文】将为胠篋、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庄子·胠箧》)

【译文】从前,有一个吝啬的富翁,成天担心自己的财产被人偷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和竹笼,把所有的金银细软和瓶瓶罐罐都分装在里面。这样他还不放心,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一只只堆放在房间里,每天都要来回看几遍,摸几遍。乡里人都说这个老富翁聪明心细,真难得。

一个星光黯淡的黑夜,一群小偷钻墙溜进富翁房内,把箱笼柜盒一只只背的背,挑的挑,统统囊括而去。他们逃的时候,生怕箱柜里的东西掉落出来,暴露踪迹,但见每一只箱柜都锁得很好,绑得很牢,决无漏物之虞。

第二天,富翁起床看见房间里空空如洗,气得当场晕倒。乡里人听见了,都笑着说,老富翁的聪明举动,实在是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哲理】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切好事与坏事,有利与有害,本来就不是绝对的,在矛盾体内,它们是相互消长的两个方面。当人们在 干一件有利的事情时,其中就包含着不利的潜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也会向有害转化,从而走向自己的反面,条件是重要的催化剂。这个故事里,是否锁箱捆笼就一定会给盗窃者创造条件呢?这样看,当然还是不全面的。小偷强盗之所以能“胠箧探囊”,扬长而去,还有其他条件为主人所疏忽,比如墙垣门户防范不严密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全面地注意到各项条件,以防止事物向不利方面转化。

齿亡舌存

【原文】常纵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枞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枞曰: “嘻,是已。”常搌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 “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邪?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说苑·敬慎》)                                                                                                 

   【译文】相传常枞是老子的恩师。有一年,常枞老了快病死了, 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常枞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 ,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常枞缓缓回答:^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的。他歇了 口气问:“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知道,老子回答,“过故乡而下车,不就是说不要忘记故旧吗?”常枞微笑着说:“对了。那么,经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吗?”“知道”,老子回答,“过乔木小步而行,不就是说要敬老尊贤吗?”“对呀”,常枞又微笑着点点头。想了一会儿,常枞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我的牙齿还在不?”“一颗也没有了。”常枞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吗?”

    常枞摸着老子的手背,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哲理】这是老子“柔弱胜刚”学说的精取譬说明,似乎很得要领。其实,这只是一种无类比附,因为舌、齿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柔弱胜刚强”的必然关系。人们倒可以这样反问:人死了,舌头随即腐烂,而牙齿却能久存,这又怎样解释呢?由此可见,“柔能胜刚”的道理,也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如果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则新生的幼弱的东西能战胜陈旧的强大的东西。这是符合于辩证法的。同时,这个学说里还包含着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和"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等军事战略思想。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要柔,有的时候要刚,有的时候则要刚柔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能说只有柔才好,刚都不行,反之亦然。

 

战马推磨

 

【原文】我昔曾闻:有一国王,多养好马。会有邻王, 与其斗战。知此国主,有好马故,即便退散。尔时国王,作是思惟:"我先养马,规拟敌国。今皆退散, 养马何为?当以此马,用给人力,令马不损,于人有益。"作是念已,即敕有司,令诸马群,分布与人。常使用磨,经历多弁。其后邻国,复来侵境。即教取马,共彼斗战。马用磨故,旋转而行,不肯前进。设加杖捶,亦不肯行。

                                      (《大庄严论经》)

【译文】从前,有一个国王养着成群优良的战马,一匹匹膘肥体壮,训练有素。邻国几次来侵犯,都被他们骁勇善战的骑兵杀得落花流水。邻国吓破了胆,只好屈膝求和。

战火平息了,国王心想:“如今天下太平,我还要养那么多战马干什么呢?既费饲料,又花人工。”思忖了半天,他想出来一个好主意:“把战马下放到民间,去帮老百姓推磨拉碾,既能节约国库开支,又可为百姓服务,需要用的时候,再重新召集起来不就行了吗?”

公告一下,各地的百姓都来到宫中,牵走了战马。从此, 这些战马就在磨坊里和碾场上忙碌起来。

几年过去了 。邻国养精蓄锐,元气恢复,突然调集重兵, 向这个国家大举进攻。国王急忙召回战马,列阵迎战。三声金炮响过,谁想到这些马都低着头,在原地转起圆圈来。转啊,转啊,一匹都不会朝前奔跑了一一原来它们已经拉惯了石磨。

【哲理】战火平息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如让战马到民间拉碾推磨,减少军费开支,又能扶贫帮困,可以说也不失一种治国良策。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战马推磨必然有利有弊。只是战马已经推磨拉碾上了道,且已轻车熟路,却又要再让其战场上去厮杀,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推磨的战马上战场其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

这个思想片面的国王白白地毁坏了一批优良的战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具体情况都要具体分析,权衡利弊。

 

乌龟训子

 

【原文】群龟告语诸子:“汝等自护莫至某处,彼有猎者,备获汝身,分为五分。”时诸龟子,不随其教,便至其处,共相蜈乐,便为猎者所获。或有安隐还得归者。龟问其子:“汝等为从何来?不至彼处乎?”子报父母:“我等相将至彼处观,不见猎者,唯睹长线而追我后。”龟语其子:“此线逐汝后者,由来久矣,非适今也。汝先祖父母,皆由此线,而致丧亡。”

                                           (《出曜经》)

【译文】一个贫瘠而偏僻的山沟里住着一群乌龟。小乌龟们不安分守己,总想爬到山沟外边,寻找肥饶的池沼去游玩寻食。老乌龟常常警告它们说:“小心,不要到那儿去!池沼旁边有猎人等候着,一旦捉到你们,就会用刀把你们砍成五瓣。”

小乌龟把妈妈的话当做耳边风。有一天,它们偷偷相约着,爬出山沟,来到明亮而肥美的池沼旁边,高高兴兴地玩耍起来。

猎人早就埋伏在树丛里,用绳钩一只一只地把乌龟套住了。只有几只小^龟藏在石块后边,侥幸逃了回来。

老乌龟一见只剩下几只小龟跌跌爬爬地回来,又惊又急地问:"你们上池沼去了吗?是不是碰见猎人啦?"

"猎人倒没有碰见,"小乌龟喘着气回答,"只看见一根根的长绳子追在我们屁股后面。"

"小傻瓜!"老乌龟气恼地说,就是这根长绳子!早先你们的公公爷爷也是因为有它才丢掉性命的!”

【哲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怪不得老乌龟要教训小乌龟,因为它们的脑袋确实有点僵化,以为只有亲眼着见了猎人,才会有危险, 因而在眼不见猎人的情况下,即使看见自己同伴一只一只被捕捉还莫明其妙,弄不清长绳子是干什么名堂的,不会把长绳子和猎人联系起来,当然不知道长绳原来正操纵在猎人手中。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是这样,看不见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往往犯了错误还不自觉。

 

婢共羊斗

 

【原文】昔有一婢,禀性廉谨,常为主人,曲耖麦互。时主人家,有一羯羝,伺空逐便,嘬食麦豆,斗量折'损,为主所瞋。信巳不取,皆由羊嘬。缘是之故, 婢常因嫌,每以杖捶,用打羯羝。羝亦含怒,来觝触婢。如此相犯,前后非一。婢因一日,空手取火,羊见无杖,直来触婢。婢缘急故,用所取火,著羊脊上。羊得火热,所在触突,焚烧村人,延及山野。于时山中五百猕猴,火来炽盛,不及避走,即皆一时被火烧死。

                                        (《杂宝藏经》)

【译文】从前,有一个婢女,生性廉谨,常常为主人在伙房里加工麦子蚕豆。主人家养着一头大公羊,公羊常趁婢女不注意,偷吃麦豆,糟蹋得满地都是,还把量斗也踩坏了。主人责骂婢女,怪她不好生照管。婢女恨死了这头老公羊,因此到伙房里干活时,身边总搁着一根木棒,公羊的脑袋一伸进伙房,她就用木棒打。公羊也发了怒,便用犄角来抵她。于是,一个打,一个抵,经常相犯。

有一天,婢女到伙房里取火。公羊一见她没带木棒,呼地直冲上来。婢女发急了,慌忙把引火柴投在公羊身上。公羊被烫得“咩咩”乱叫,着火的公羊在村子里狂奔。火把房子燃着了,霎时村子变成了一片熊熊火海。风助火势,大火一直蔓延到山野里。树林里有五百只猕猴来不及逃走, 也活活被火烧死了。

【哲理】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同时既包含着必然性的方面,又包含着偶然的方面。婢女同这头老公羊打打闹闹原是一件极小的事情,竟导致了如此严重的恶果。看上去,闯这么大的祸是出乎意料的、很偶然的,但在这偶然的闯祸中却隐藏着必然的因素,那就是婢女同公羊不停止的怨斗。任何貌似偶然的错误或灾祸都有它们会出现的必然因素,有的起因可能是很微小的、不易为人所觉察,正如人们所说的“风起于青苹之末”。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善于洞微烛幽,防患未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以为两个人的纷争,只是双方的事,它可能危及他人、危及社会;不要以为一点误会、一点矛盾没什么了不起,无休无止的怨恨、争斗,往往会衍生出预料不到的恶果。

 

喜鹊搬家

 

【原文】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过之则探觳,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

                                           (《淮南子》)

【译文】喜鹊很聪明,新年刚刚来临,它就预料到今年多风,特别是春秋季节,风会刮得异常猛烈。它忙碌了好几天,终于把自己原来筑在树顶上的鹊窝搬到下面的枝丫上来了。这一来,大风不可能把它的鹊窝吹落了,但是,别的灾难却接踵而来,鹊窝离地面太近了,大人经过这里,伸手就把小喜鹊摸走了,小孩子经过这里,也用竹竿挑窝里的鹊蛋。 

    聪明的喜鹊只知道防备远难,却忘了防备近患。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一定的原因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把某一事物当原因来看,预见可能产生的结果,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聪明的喜鹊在夏天就想到:如果巢筑在高高的树顶,到秋天就会有危险,于是搬了家。这充分说明喜鹊行动是有预见性的,是正确的。但是唯物辩证法又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分析问题时就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分析问题。喜鹊没能全面地分析巢筑在高处或低处的利与弊,进而也没能找到筑巢的最佳位置,导致灾难临头。可见,缜密思维、周全考虑问题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凿井得人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 

    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哲理】道听途税,添油加醋,主观想想,飞长流短,无事生非,以讹传讹,实际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我们对种种传闻,一定要调查研究,注重第一手材料,认真分析,才不会做出错误的结论。

 

郑人乘凉

 

【原文】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

                                             (《苻子》) 

【译文】郑国有个人躺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太阳在运行,树影在移动,他也在不断地挪动凉席,免得被太阳晒着。到了晚上,月亮从东边升起来,慢慢地向西边运行,树影也随着缓缓移动。这个郑国人还象白天一样,不断地挪动凉席,躺到树影下去。结果,他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 

   【哲理】 客观世界总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联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而且要全面地分析和观察问题,才能够正确处理好问题。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虽然看到了月亮的变化,但是忽视外界气温的变化,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负荆请罪

 

【原文】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濂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械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原是赵国的一介寒士。赵惠文王时,秦国向赵强索“和氏之璧”,蔺相如奉命怀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后来在渑池会上,蔺相如迫使秦王击缶,使赵王免遭屈辱。他的大智大勇,举国钦佩,因此赵王十分器重他,一下子将他提升为上卿,位在老将廉颇之上。

廉颇恼羞成怒,说:“我为赵国攻城夺地,出生入死,屡建大功,才做了上卿。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贱,光凭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叫我这张老脸搁到哪里去?”他还到处扬言,如果碰到蔺相如,一定得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了,就处处避开廉颇。他怕上朝碰面,就推病不出。有一次,在大街上看见廉颇的马车迎面驰来,他连忙命人掉转车头让进小巷里。

蔺相如的部下看见主人对廉颇一再退让,也觉得面上无光,便相约要告辞而去。蔺相如劝他们不要走,问他们: “廉将军同秦昭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当然是八面威风的秦昭王厉害!”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蔺相如微笑着说:“对啊,就是这个威慑天下的秦昭王, 我敢当廷斥骂,羞辱他的满朝王臣;我蔺相如虽不中用,难道独独害怕廉将军么?”

他目光炯炯环顾众人,又说:“我只是想到,强秦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两虎相斗,赵国就危险了。我的一再退让,是把国家安危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他又羞又愧,深受感动,于是就脱光上身,背着一条带刺的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求蔺相如狠狠鞭打他这个狂妄无知的人。蔺相如急忙上前扶起廉颇。从此,廉颇和蔺相如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

【哲理】“将相和”是历史上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蔺相如顾全大局,相忍为国,终于感动廉颇,使两虎相斗的趋势转变为安定团结的局面。蔺相如可算是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典范。

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就要善于做矛盾的转化工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面转化。研究对立面的互相转化,最重要的是认识互相转化的条件。在这里,蔺相如谦逊退让,顾全大局,以身作则,为矛盾转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廉颇勇于认错,知过必改的精神也是十分可贵的。

 

皮为之灾

 

【原文】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庄子·山木》)

【译文】丰狐长着一身火红色、丰满而高贵的软毛,文豹呢,也有一张黑黄相间、十分美丽的花皮。它们栖息在幽静的山林,踡伏在深邃的石洞里,时时刻刻警觉而多疑。白天,它们总是一声不响地躲在洞中,夜深人静时分才外出觅食。再饥再渴的时候,它们也不敢到村庄附近去觅食,只是悄悄跑到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寻些小鼠,捉个野兔充饥。但是,尽管它们如此时时防范,处处小心,却还是常常被猎人追捕,不是落进专门为它们设下的陷阱里,就是被卡在铁夹上。丰狐和文豹总是想不通,自己到底有什么罪过,使得人类要这样仇恨它们呢?当然,它们不会想到,那完全是由于它们一身美丽的皮毛所带来的灾难。

【哲理】“皮”与“灾”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美丽的皮毛之所以会带来灾祸,则是因猎人需要皮毛造成的。这里,庄子用”皮为之灾"的比喻来说明凡是好事都不可避免要变成坏事,根本否认转化所必需的条件,这是错误的。离开特定的条件来讲事物对立面的转化,只能给唯心主义以可乘之机。

 

白马非马

 

【原文】“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公孙龙子·白马论》)

【译文】公孙龙是战国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辩命题是“白马非马”论。

他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是指马的颜色,颜色既然不等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等于马。”他怕别人还不明白,又举例说:“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可以,不拘黄马、黑马。‘买白马',那就不同了 ,非买白马不可,可见白马非马。”

【哲理】这是公孙龙的《白马论》的基本论点。从这些论点中可以看出,公孙龙的确看到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矛盾对立的方面,看到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但是他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并且把这一方面片面地夸大,因而否认了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的方面,相互联系的方面。按着他的理论,既然一般和个别是相互对立的,一般也可以脱离个别而存在,一般可以不必包括个别,个别也可以不必列入一般。这就是公孙龙所说的“故可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白马论》)。这样,就割裂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联系。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出发,势必将一般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其结果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本来是从对于辩证法的一定的认识出发的,可是,结果转化为辩证法的对立面。

 

酒酸与恶狗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译文】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隹酿。

这爿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 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哲理】表面上看,恶狗和酒酸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似乎不构成任何因果联系。但在这家酒店里,虽然殷勤好客,各项设备招待都好,可就没有一个顾客上门,只因恶狗在门口挡了驾,狗恶便成了酒酸的直接导因。

有许多事物看上去是孤立存在,毫无联系的,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往往可以共居于一个矛盾体内,形成一个矛盾的许多侧面,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着,制约着。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时,善于全面地掌握情况,深入调查各个因素,在一些看来无关的事情上,发现它们互为因果的联系。

 

郑公伐胡

 

【原文】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韩非子·说难》)

【译文】从前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反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以使他快意。就问大臣们说:“我要用兵,可以攻打谁?”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哲理】“将欲弱之,必先固之;将欲废之,必先兴之;将欲夺之,必先与之。”老子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可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哲理,这条辩证法被郑公运用于侵略胡国的工具。

胡君看不出郑公的侵略意图,却被小恩小惠、假仁假义迷惑,以至国破家亡,因小而失大。这对人们是有教育意义的。

 

唇亡齿寒

 

   【原文】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韩非子·喩老》)

【译文】晋国有一次举兵攻打虢国。晋国的大军必须通过虞国国境。于是,晋献公送给虞君名贵的白璧一块,要求他同意通过。

虞国的一个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不要答应他们!虞国和虢国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唇亡而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今天让晋国灭掉虢国,明天虞国必然也会跟着被灭掉。

虞君不听,接受了晋献公的白璧,同意晋军通过。晋军攻取了虢国以后,回过来就把虞国灭掉了。

   【哲理】宫之奇看出了虢国和虞国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唇亡齿寒。他比虞君的眼光要远大得多。

客观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时由于某一事物的消失,使另一事物失去存在的条件。虞君看不出这一点,孤立地看待事物,结果吃了大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后40章原文及译文
穿越千古的大智慧——老子《道德经》本义正解
《庄子》寓言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1-9章
寓 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些出自《道德经》的双胞胎名字内涵深厚、蕴含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