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山脚下的文明史

黄山脚下的文明史

2012-02-17 10:16:00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 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本报记者 吴江海

古代的黄山地区是怎样的面貌?黄山与黄帝的传说究竟有何渊源?学界对此颇多争议。

去年底,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此次普查,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0余万处,其中登记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4万余处。经过31个省、市、自治区“十大新发现”的评选上报,国家文物部门组织专家经过认真评选,最后敲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名录,黄山区浦溪河流域遗址群名列其中。而浦溪河流域遗址群新发现的成果,为我们认识黄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唱着古老歌谣的弯弯小河

在黄山北麓有一条小河,过青龙潭,绕芙蓉岭,经黄山区城区,缓缓流入太平湖。这条河叫浦溪河,当地人又称婆溪河,全长34.5公里,流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青弋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

浦溪河中上游流域是一个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冲击盆地,盆地四面环山,内有良田千顷。 1957年,当地农民兴修水利,在浦溪河东岸的蒋家山取土时,挖出了石器、玉器、陶器、陶片等文物近千件,经文物部门专家发掘考证,这里是皖南地区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距今约4500年至6000年。根据出土的遗物种类和数量,考古专家学者认为当时这里的经济形态以狩猎和渔猎为主,同时也有农业的存在。后来,当地文物部门又在浦溪河北岸发现了兼有新石器和商周两种文化因素的狮形山遗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后,浦溪河流域再度被纳入黄山区文物部门的普查重点。通过查看地图、测绘比例,该区文物部门发现浦溪河流域已知的两处遗址多分布于盆地边缘的一头伸向畈田的岗地,且遗址核心区紧靠临河位置或毗邻开阔地的位置。

针对山区盆地遗址存在的这种 “半山(岗)半畈”常态环境,黄山区文物部门克服人少手、装备差、经费不足等困难,因地制宜地创新了半区域调查方法,即在丘陵与河流中间的河谷地采用区域调查方法,在距离河流较远的丘陵地采用逐点踩踏的办法,以浦溪河为轴中心对上游流域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全面普查。这次普查中,除重新复查已发现的两处遗址外,在浦溪河流域新发现10处地下文物,其中十字畈黄荆村、官山两处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查家、董湾、梅花群山、团箩山、饶家塝、弯头山、刘家、张埂等8处为商周遗址。 南北文化交融的“吴头楚尾”

当年浦溪河东岸的蒋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后,有考古专家学者把黄山地区誉为“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卫红认为,蒋家山遗址面积大、堆积厚,是皖南山区目前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在海拔接近200米的山区,这样的规模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山区遗址的数倍甚至10余倍,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为更好地了解黄山一带远古文化的变迁、研究皖南山区的新石器文化特点以及山区地带的长江流域和新安江流域文化的异同提供十分有益的材料。

分析浦溪河流域遗址群文物普查成果,可以发现该区域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多在临水的平缓岗地上,经济类型多为半农耕半渔猎,但社会分工逐渐明细,已展现出社会等级秩序;而商周时期,该区域基本上已是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且有较多的剩余产品和“奢饰品”(如盛精致食物的豆类、盛酒的盉类),这些经济现象说明这里在当时有着发达的社会文明。

黄山市黄山区文物局副局长周洋介绍,浦溪河流域文物普查的新发现中,以先秦时期的聚落遗址、商周土墩墓群最为珍贵。特别是土墩墓的发现,填补了黄山北麓反映商周史的文物空白,可纳入当时的吴文化序列,佐证了黄山地区为“吴头楚尾”这一历史学理论。而大量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展现的考古学文化特征证明黄山地区在先秦时期具有较高文明程度,在当时就是周边地区文化核心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蛮荒之地。至于后来徽商的崛起,从文化角度来说也就顺理成章了。

周洋认为,浦溪河流域出土文物有着南北交融、东西贯通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刻有具有典型大汶口晚期文化特征 “日月 (或鸟)”符号的陶缸残片,很多学者认为是北方少昊族系的族徽,这可能是解开黄帝与黄山渊源之谜的钥匙,至少间接证明了黄山有关黄帝的故事传说并非没有根据。 破解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命题”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我省榜上有名的仅黄山区浦溪河流域遗址群和舒城县春秋塘茶林场墓群两处。

黄山市文物局局长胡荣荪认为,浦溪河古遗址群的发现,为了解黄山地区乃至长江南岸皖南山区的史前人类迁移、经济形态、社会组织等情况提供重要的标本保障,为研究黄山地区的北方文化与楚文化、吴越文化等融合交汇提供了有力证据。该遗址群延续性强,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均有遗址地点,其合理科学的保护,将为在较封闭的山区自然环境中研究人类文明提供序列保证。

然而,在当前大规模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损害文物建筑、占压文化遗址、损毁古墓葬、破坏文物原生环境等现象,文物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在黄山区,浦溪河流域遗址群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该遗址群多数地处经济相对发达的黄山区城区所在地甘棠镇和黄山北大门耿城镇范围内,遗址生态性原址保护用地与经济发展用地十分纠结。当地工农业生产对遗址的保护冲击也较大,比如浦溪河西岸的城澜刘村遗址,有三分之一面积因当地开发区基础建设已消失,蒋家山、董湾、狮形山、饶家塝、弯山等遗址的原生地层也因基础建设或多或少遭到破坏,而梅花群山遗址因当地苗圃建设,保护前景堪忧。

保护文物,就是留住民族历史文化的“根”和“源”。有专家建议,黄山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区,可考虑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推出文物游、科普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和专项线路。也有专家认为,政府应加大依法保护文物力度,建立文物保护专项基金,加快从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盗墓贼黄山作案被抓 被盗墓葬为普查百大新发现
第四百五十四篇  翁牛特旗发现325处文物遗存
黄山浦溪河项目荣膺亚洲都市景观大奖
黄山开放式景区新标杆
蒋乐平|钱塘江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及文化谱系研究
黄山太平1号网红风景道横空出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