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誉为“江左凤凰”的清初词人陈维崧,一生穷困潦倒却好“男风”(陈为崧《暗香·栀子花下有感》《点绛唇·晴髻离离》《岁暮杂忆》)

陈维崧虽然在当时声名鼎盛,然却无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究其原因,是否与其“好男风”,是真真正正有着“断袖之癖”之人有关,反正我是不太喜欢他的。

陈维崧:山腰烟内市,水面雨中楼

爱好文学和历史之人,都知道有个“明末四公子”一词,但这四人的知名度却是天上地下的大不一样,侯方域有李香君的《桃花扇》相伴;冒辟疆有董小宛的香艳,方以智虽说名气不是太大,但他抗清自沉的壮烈,加上科学著作等身,还是有不少人知其名的。

而这陈贞慧知道的人就太少了,就如同说起明朝“江南四大才子”,能数得唐伯虎、文征明和祝枝山后,便再也想不出那个为谁一般。

但是,虎父犬子,那“明末四公子”的后人中,除了陈贞慧的儿子外,皆平庸无人识,就这点来说,陈贞慧亦可含笑九泉了,因为他的儿子乃与朱彝尊和纳兰容若齐名,被称为“清词三大家”的陈维崧。

明清诗词素来寂寞,但相比之下,清词要稍稍好一些,毕竟还有个所谓“清词中兴”一说,指的便是他们这几个人,然而,与领军的纳兰相比,朱、陈二位又要寂寞很多。

虽然纳兰词很是被推崇,然而就专家看来,他应该排名在朱、陈之后,以我这样水平很低之人来看,只能说,都好都好,毕竟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欣赏水平很低的诗歌爱好者罢了。

陈维崧是公子家的公子,不幸的是,刚刚成年便遇上了甲申国变,鼎革换代之后,与其同期的朱彝尊是参加了清廷科举,入值南书房,还参与编写《明史》,纳兰是满人贵族,这二人比起陈维崧来,于人生经历上要坦顺了许多。

夜窗全黑。被一株栀子,凝来通白。拂水著烟,轻袅风枝送香雪。三十年前往事,曾记在、康崇坊宅。见小玉、罗袂亭亭,含笑趁凉摘。

今夕。重露滴。总一任好花,满院狼籍。暗巡花侧。不见裙痕并鞋迹。提起同心两字,人正隔、银墙千尺。花在手,谁戴也,碎挼花掷。

(注:经上网查知,此诗名为《暗香·栀子花小有感》,作者陈为崧)

陈维崧幼年就有文名,17岁便在明朝时被擢为童子试第一,被那写有《圆圆曲》的吴梅村曾誉之为“江左凤凰”;明亡后,他也去参加了清人的科举,却总是不第,又兼家道中落,只能在父亲的好友侯方域和冒辟疆处寄食,心中的郁闷自是可知。

他的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即使是如上面这首《暗香》写相思之情,也显得与众不同,极少描写内心的缠绵缱绻,俱用对景物的白描及回忆,便将那思念之情刻在了读者的心上。

词为“诗余”,本就擅长写情思婉转的内心世界,陈维崧的词在这方面是高手,他并不以无病呻吟来渲染痛苦,一树摇曳的栀子花在风雨后的狼藉,不见了伊人踪迹,那“碎挼花掷”的痛,是物是人非的泣血之恨.

恨人还是恨己?早已不重要了,栀子破萼,暗香浮动,情感所寄,都付与那一地落败的栀子花瓣中。

陈维崧与当时的文坛名人广有交流,其中不乏文界之魁首,如王士禛、龚鼎孳诸人,尤同朱彝尊交厚,可是,似乎并未受到朝廷所赏识,这些人对他是否有帮衬也鲜有所知,一直到54岁时方才召试鸿词科,混了个检讨之职去纂修《明史》 ,三年后便倏忽辞世。

国破家亡,寄人篱下,久试不第,落拓难堪,虽顶着个“阳羡派”词领袖的头衔,却难改其沉沦的一生。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这首《点绛唇》是他小令中的代表作,在我的印象中,小令直如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般的凄恻,但他却写出“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阔大,这也是非常人能及了。

词作写得波澜壮阔,寥寥数字,便能感觉作者腾跃激扬地豪壮,巍巍太行如蝌蚪,与伟人之“乌蒙磅礴走泥丸”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寸霜皮厚”的质感,伴着㓎着寒气的悲风,在北国大地上肆虐,剩下的,只有那飘零的黄叶,在诗人的心中,悲怆起舞。

陈维崧的词名够响,他留下的仅《湖海楼词》中便有千六百传世,题材广泛,风格缤纷,“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当然,这可能有过誉之嫌,我认为,他的词风大致接近苏辛,于豪迈和温婉是兼而有之。

太息韶华,想繁吹、凭空千尺。其中贮、邯郸歌舞,燕齐技击。宫女也行神峡雨,词人会赋名园雪。羡天家,爱弟本轻华,通宾客。

梁狱具,宫车出;汉诏下,高台坼。叹山川依旧,绮罗非昔。世事几番飞铁凤,人生转眼悲铜狄。着青衫,半醉落霜雕,弓弦砉。

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有评“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说他是“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虽是一家之言,但能冠之以“气魄绝大”者,也说明他的风格还是很彪悍的,如上面这首《满江红》,就颇有坡老之风。

当然,他也有许多如稼轩“最喜小儿无赖”类的清丽之作,读来颇有韵味,比如下面这首《岁暮杂忆》,轻松简单,将世间兴亡之事,模糊在春花秋月中。

江南忆,懊恼十西湖。

秋月春花钱又赵,青山绿水越连吴。

往事只模糊。

但是,不管如何,陈维崧虽然在当时声名鼎盛,然却无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究其原因,是否与其“好男风”,是真真正正有着“断袖之癖”之人有关,反正我是不太喜欢他的。

观陈维崧的一生,其实一直是在纠结中度过的,自命清高和自暴自弃、向往朝堂和玩世不恭,爱惜羽毛和任性而为,种种的不幸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呈现着不同的色彩,以至于在后人面前是一个难以辨识的身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陈亮
有哪些描写“怦然心动”的古诗词?
背一首 | 格调还依旧
心语
暗香·旧时月色[南宋时期姜夔创作的一首词]
陈维崧的栀子花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