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急撤离前,苏联专家偷偷拿出笔记本:就20分钟,能记多少是多少

俄罗斯位于我国北方,在近代史中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身苏联更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当年我国向苏联求援,苏联成为了我国发展最强大的推进力,在那些年给予了我们雪中送炭的帮助。

可惜在后来中苏之间爆发了不可调节的矛盾,这让两国之间的友谊急剧下降,一度下沉到了历史冰点。苏联要求将援华专家全部撤走,这对于我国当时来说打击十分重大,但在撤离之前一名苏联专家却拿出了一本笔记,说“给你二十分钟,能记多少是多少。”这分外宝贵的短短二十分钟,却让我国受益匪浅,那么这其中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苏友谊

苏联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首屈一指的强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经过二战的千锤百炼之后,苏联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在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战争中,苏联相继派出了数名军事指导,尽管作用大于形式,但也是为两国的友好建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发现了中国人民的潜力所在,之后在斯大林的旨意下大力开展对中国的援助,斯大林也是由衷期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能日益壮大。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的工业水平放眼全世界仍是处在绝对的落后水平,其具体表现为手工工业仍然占据着社会中的绝大一部分占比。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博学的人才,更没有坚实的技术作为支持,中国此时的工业发展是一片空白。

我国向苏联求助了3亿美元的贷款作为工业的启动资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156计划,156计划也正式宣告着苏联对我国的技术援助即将拉开序幕。我国也希望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内工业能够跨越百年落后之鸿沟,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阶层。

之后的156计划经过专家商议,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让新中国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当时的中央集团以工业化为核心提出了一五计划。在国家发展先后顺序上,老一辈革命家一致认为理应发展军事重工业,让国家的安全与主权得到彻底的保障。

1958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就已经追赶上了资本主义国家三十年代的水准,这样的进步是空前巨大的。苏联在对我国援助过程中,也是发现了3亿美金的资助基本是杯水车薪,所以此后又拿出了200亿投资建设。

苏联在这时给予我们的帮助,在绝大部分上是衷心地想要为我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链。有人声称苏联这种方法是为了利用我国牵制美国,但依据这种言论的话,苏联直接选择进行军事扶持可能会更加增强对中国的掌控。

友谊破碎

对于苏联那些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专家们,我国也是拿出了热情积极的态度,他们每个人在我国都享受到了部长级别的丰厚待遇,尽显大国待客之道。但令人无奈的是,因为国际形势上的风云变幻,昔日亲密无间的中苏两国外交也变得微妙了起来。1960年之后赫鲁晓夫走马上任,再度加剧了中苏两国的友谊冰点。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主权完整曾数次提出过不合理要求,在西藏问题中公然偏袒印度,还想在旅顺建立长波电台以及海军基地,这些都是对中国主权完整的侵犯,我国自然予以拒绝。之后赫鲁晓夫停止了对我国的原子弹援助,随着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不可调节的矛盾,双方之间的外交友谊也终于迎来了支离破碎的那天。

7月16日原本在我国东北地区提供援助的专家们,一致收到了苏联政府要求全部紧急返回国内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当时扶持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苏联专家们震惊不已,这无疑是往他们头上泼了一盆冷水。此时苏联专家们已经援助中国长达十年,很多艰难的工作刚有起色,也有很多工程刚刚进行了一半,但因为苏联政府的决定一切都要作废,这也预兆着他们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苏联专家们表示抗议,但军人首重服从,专家作为国民也要如此,在抗议无效下专家们纷纷垂头丧气地返回国家,一同被要求带走的还有他们昔日记载的资料。

宝贵的二十分钟

朝夕共处的十多年中,双方都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专家们撤离之前,苏联的一名上校约负责导弹的孙继先见了一面。当负责导弹研究的我国专家们端坐一堂时,苏联上校掏出了自己宝贵的笔记本,接着开口说道苏联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停止了对中国的原子弹援助,依靠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造出原子弹。

接着苏联上校告诉大家,有用的办法都已经记录在本,本子可以给大家观看,但时间只有20分钟,之后本子和他要一起返回苏联,这二十分钟内能记多少是多少。

就这样,这本举足轻重的笔记让在场所有人全神贯注地用脑子记录着,在苏联专家们撤退的四个月后,中国的第一枚导弹成功引爆,笔记上的内容无疑是功劳巨大。

十年之后,中国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枚原子弹,从此走上了世界一流强国的梯队,在世界中真正地立稳了脚跟。

小结: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国家之间想要维持长久的建交,依靠感情牌必不久远,真正维护和平的基础永远是强大的实力与彼此的利益。中国建国之始,国内工业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低谷,但好在人民彻底翻身做主,有了重头再来的机会和日渐精进的希望。

如今在全中国人民的奋斗下,祖国重焕生机,民众喜乐安康,这也正是革命先辈们憧憬的太平盛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赫鲁晓夫下令撤离,苏联专家半夜敲门,偷偷留下机密笔记本
赫鲁晓夫在位时期给了中国多少援助?
开国元帅聂荣臻回忆中苏科技合作中的波折
苏联工业援助对于中国今天的工业的影响有多大?
两个国家,一颗“红心”,援建中国这156个项目,可以说空前绝后
真诚无私的援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