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三桂差点把康熙打的要亡国,为何最后一败涂地,因一个错误决定

公元1673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吴三桂起兵之初,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各地纷纷响应,包括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广东尚之信,陕西王辅臣,台湾郑经等人。

而且吴三桂还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更是得到很多人前朝老百姓的响应,所以,吴三桂很快就占领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福建、广东、陕西、湖南等地,可以说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占据了清朝一半疆土,与清军隔江对峙。而清军在战争的一开始也是屡屡战败,八旗军的战斗力在那时已经变得非常低下了。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康熙皇帝不调整政策,或者吴三桂乘胜而上,康熙绝对亡国。但问题的关键是,吴三桂已经把康熙打的要亡国了,为何最后还是一败涂地呢?

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下,吴三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他是武举出身,父亲吴襄曾经是锦州总兵。吴三桂中武举后,承父荫授职都督指挥。

吴三桂的脸上有一道刀疤,很深很长。据说,这道疤是他青年时代,为了救他父亲而落下的。当时,吴襄被敌人重兵团团包围,情况十分危险,就在此时,吴三桂毫无犹豫的带着自己的五百名部下,冲出城去,杀入战阵。救出父亲后,复杀出重围。就此,留下了这道伤疤。这件事情,令他一战成名,给他带来了光荣与尊敬。有史书形容他“勇冠三军”。

崇祯十七年正月,吴三桂的父亲被重新起用,受命提督京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还成为宁远、山海关一线的最高军事统帅。

这一年,吴三桂应该是三十岁刚刚出头。

可以说吴三桂也是一个少年得志的人。后来吴三桂成为崇祯皇帝最后一根稻草,但可惜的是大明被起义队伍搞垮了,李自成进了京城。结果本来准备进京去营救皇帝的吴三桂,只要回到山海关,静观其变了。

崇祯的自杀,让吴三桂一下子没了方向,而他占据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自然被双方拉拢。满清和李自成都想拉拢,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马上命令吴三桂过去的战友、如今献出了居庸关的原大明总兵唐通携带四万两白银,还有由牛金星起草、吴襄照抄的所谓亲笔信,前去山海关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看到了李自成的诚意,决定投靠李自成。但据说吴三桂走到的半路的时候,听到自己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夺取之后,勃然大怒,转而投靠多尔衮。随后清军入关,李自成败亡。

清军入关,安定中原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做起了自己的小天地。不过吴三桂总感觉不安心,所以,在权力和欲望以及安全的综合因素下,吴三桂起兵了。

刚开始吴三桂占据上风,形势一片大好。而且吴三桂起兵初期,守平凉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加入叛乱。更糟的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布尔尼趁八旗劲旅南下、京师防卫空虚之机,发动叛乱,帝国真正的战略后方燃起大火。而且据守台湾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登陆福建,也加入了战团。

可以说此刻,康熙四面焦虑,已经到了亡国的地步。这对吴三桂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康熙吴三桂占据绝好时机的时候,做错了一件事:他没有乘军事上连连获胜之机,一鼓作气打过长江,直上中原,却在长江边上勒马观望起来。

就是这个错误的决定,让他一败涂地,从此,他再也没有能够跨过长江。

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会做出这个愚蠢的决定,据说他担心自己逼得太紧,会断送扣在北京的长子和长孙的性命。因此,他才会放还一直扣押在手中的皇帝特使,让他们带信给康熙皇帝,表示愿意划江而治。结果,吴三桂想要保住子孙性命的想法,反而断送了他们的性命。

康熙直接处决了吴三桂的长子和长孙,以示决不妥协、不共戴天之决心。而吴三桂得到自己一子一孙被处死的消息时,勃然大怒,决定和康熙来个鱼死网破了。但此时,他已经错过了将战火烧到敌人土地上的最好时机。

随后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对吴三桂十分不利。首先,王辅臣停止叛乱,康熙赦免了他的一切罪过后;耿精忠也终止了和吴三桂的合作。尚之信也投降了康熙。吴三桂的几个主要得力助手陆续投降了清朝后,他就是孤军奋战了。失败是必然的。

朋友,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初期“三藩”的前世、今生、结局
每天了解一个人——吴三桂
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的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手握雄兵却献关降清,坐拥云贵又起兵谋反,吴三桂真是糊涂虫么?
吴三桂被满门抄斩,次子侥幸逃脱,与陈圆圆隐居,现在后裔超千人
龚焱:吴三桂的六个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