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们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下一句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的是明朝宣德年间有位秀才,姓罗,他满腹经纶,可是却屡次科考失意,多少年过去,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这期间,他娶了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因为家境贫寒,罗秀才不得已,只好放弃科举,告别了妻儿,到外地当了个教书先生。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罗秀才实在太思念妻儿了,就请假回到了家乡。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儿子已经7岁了,罗秀才看他长得眉清目秀,很高兴,就想考考这孩子,看他是不是个读书的好材料。

他说了个“天”字,让儿子对。儿子张口结舌对不上来,这时候秀才妻子急了,就偷偷地拿手指了指地。儿子顺着母亲的手看去,恰好看到地上有堆鸡屎,就对了个“鸡屎”。

罗秀才很郁闷,又说了个“父亲”让儿子对,儿子还是对不上来,母亲就拿大拇指指了指自己,儿子会意,脱口而出:“奶”。

这下子罗秀才真是彻底绝望了,自己多年考场失意,没想到生个儿子居然这么笨,一时想不开,就出家当了和尚。

他这一走,可苦了母子俩。母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她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还为他延请名师。渐渐地,这孩子爱上了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进步非常快,考取了秀才,又一路考上去,最后中了状元。

这一天,新科状元在府里给母亲做寿,门外来了个和尚,守门人拦着不让进,状元以为是来化缘的,给他米和钱,和尚却不收,最后他写了个纸条,请守门人送给状元母子,然后扬长而去。

状元母子打开一看,是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原来,这个和尚正是罗秀才,他听说自己的笨儿子居然考上了状元,是又惊喜,又愧疚,所以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其中“儿孙自有儿孙福”已是流传千古的名言,被《增广贤文》收录,老人们经常说这句话,但是后面这一句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可以说是“十人九不知”。

其实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看,才更有启发。意思是不要过多操心孩子的问题,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们将来取得的成就大小,不是完全由父母决定的,父母只是给他们创造条件而已。

现实中,我们经常听有的父母说,“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多少”,所以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这样的父母就很失望,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值得全天下的父母深思。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知道的下半句才是经典,少有人知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下一句,才是精华!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后半句才是精华之处,中国父母尤其要听
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重点,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
【典故】他嫌儿子蠢去当和尚,儿子高中状元后求见被拒之门外,写下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