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张敬忠诗《边词》赏析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作二首。

《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唐中宗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张仁愿任朔方军(朔方军是唐朝设置在西北地区,防御和讨伐突厥的军队,辖区包含今天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总管时,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

张敬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时,作《边词》诗描绘边塞环境,抒发戍边将士们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春色旧来迟”的意思是五原地区的春天总是比其他地方来的要晚一些。五原是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五原的西北有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荒寒苦凉,自古春色迟来。“旧”表明诗人依据的是前人的记述,言语恳切,贴近生活。

“二月垂杨未挂丝”中的垂杨指柳树。本句承接上文,为五原春色来迟的说法提供论据:二月里的柳树,柔软低垂的枝条上还没有长出新的嫩芽。仲春二月,本应是春光烂漫,姹紫嫣红,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们常常在柳色中寻找春意。然而五原荒漠上的垂柳还没有吐叶挂丝,摇曳在凛烈寒风中的光秃秃的空枝上,看不到一丝绿意。如果说上一句诗人依据的是前人的经验,这一句则能够看出诗人独到的眼光,细致的观察,也从侧面反映了边塞天气寒冷,偏僻荒芜,以及从军生活的艰辛苦楚。令读者欣慰的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看不到诗人的抱怨,只有诗人豁达的胸怀。

“即今河畔冰开日”是说冰冻的河面上寒冰开始解冻,河畔的积雪开始融化。这句诗同前文一样表现边地的寒冷。

“正是长安花落时”是与前句对比,五原地区才开始冰消雪融,京城长安已经到了繁花尽落的暮春时节了。强烈的对比烘托了边塞的苦寒,也深藏着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边词》构思奇巧,行文从容,言语淳朴,风采自然,音律和婉,感情细腻,是一首与众不同的边塞诗。诗中看不到寻常边塞诗作的刀光剑影、烽火烟尘。虽有穷荒绝域的苦寒与孤寂,却没有沉重的叹息与忧伤;虽春色迟来,垂柳晚绿,但河冰终会渐渐融化,予人希望,因此后世评论家说它是初唐标格与盛唐气象的结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十八首《边词》(张敬忠)
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著名的边塞诗,惊艳了整个初唐
《全唐诗》仅存他两首诗,其中一首便描绘了边塞最令人向往的春天
张敬忠
同样描写五原春色,这位诗人名不经传,却绝不逊色于大历才子
风光这边独好,张敬忠《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