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殊写法独特的一首《清平乐-红笺小字》,是他最优秀的词作之一,流传千古

《清平乐·红笺小字》是晏殊的一首怀人名作,千古佳作之一,而且写法特别,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然后再细细分析一下。

原文如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不同于一般词作的形式,晏殊这首词,并非一般诗词中先写景后抒情,而是直接由抒情开始,再以写景结束,形式上便足见新颖。

首二句以抒情起笔,“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笺是古代一种精美的信纸,可以用来写短信、诗词,词人在这笺纸上,写下了无数密密麻麻的小字,诉说着相思之意,显然,这并非普通的友人,而是自己的心上人。开头两句,词人以平淡的语言,却为我们引出了无限情思。

然而,接着两句,却将这种情思一笔抹杀,为什么?因为“鸿雁在云在鱼水,惆怅此情难寄”,即便是写尽了相思之情、之意,也是没用的,因为无处寄送这信、这情。《饮马长城窟行》中曾有名句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所以这种“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的典故,自来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和寄托,但是晏殊在这里,却一笔打破了美好,鸿雁、游鱼是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思传达到爱人身边的。

下片首二句开始写景,“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这是主人公的活动画面,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只有主人公自己面对凄冷的景象。因为上片已经写出了深情,所以再补写“斜阳”、“独倚”等孤独的意象,便更显得凄清孤寂,更何况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遮盖了相思之人的视线,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末二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是化用了唐人崔护的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然,晏殊此处并非直接引用,而是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景象,略加变化,将桃花换成了绿水。绿水犹如离愁,无穷无尽,日日夜夜向东奔流而去,正如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婉转细腻,极有余韵

这首词,是晏殊的一首名作,通过红笺、斜阳、遥山、帘钩、人面、绿水等意象的组合,以淡景写浓愁,闲雅从容中构造出了一个极其凄美的离别意境,读来感人至深,足见晏殊艺术功力的巧妙和造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晏殊最深情的一首词,开篇9字道尽思念之情,堪称最美《清平乐》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13--清平乐 晏殊
晏殊《清平乐》词作鉴赏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晏殊《清平乐》赏析及小令创作浅谈
此人一生只写一首诗火了千年,这首诗又被晏殊化用写出千古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