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诗人王绩嗜酒如命,一诗《野望》封神创造了两个纪录,入选中学教科书

众所周知,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还有一个“五斗先生”。

此人就是天才诗人王勃的叔公,曾被誉为“神仙童子”的王绩。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提到了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八大酒仙,然而即使是李白,在“酒”这方面也远不及这位五斗先生。

他这一生三仕三隐,然而无论是是做官,还是辞官,都是为了“酒”。

隋炀帝时期,他曾担任过六合县县丞,因喝酒荒废公事,而被弹劾,最后辞官隐居。

唐高宗年间,在朝廷的征召下,他重新出山,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他的弟弟问他“待诏快乐否?”

他答道“良酒三升使人留恋”

也许是天生不适合官场,这良酒也没有留住他,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归隐山林。

贞观年间,他又被朝廷征召为有司,他听闻太乐署的焦革酿得一手好酒,于是便千方百计进了太乐署,担了小小的太乐丞。

他和焦革,一个善酿酒,一个善饮酒,成了莫逆之交。

后来焦革夫妇相继去,无人为他送酒,他便辞官归去,此后隐居山间,再不踏入官场。

他的前半生一直在入仕和退隐中徘徊不定,唯一坚持并热爱的便是“酒”,为酒出仕,因酒辞官,比李白还任性潇洒。

当然,他之所以能扬名后世,绝不仅仅是因为“好酒”,还因为他是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他的代表作《野望》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五言律诗,入选中学教科书。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歌首联便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渲染了气氛,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欲何依”三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诗人写这首诗时已辞去太乐丞一职,虽然已下定决心归隐,然而他的心中还是有些苦闷,彷徨。

颔联两句是诗人登上东皋所见的秋日之景,阔大又萧瑟。

一望无际的山林染上了秋日的色彩,连绵起伏的山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这里的“秋色”很值得玩味,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秋色,落叶飘零、草木枯黄也是秋色,诗人所见的秋色究竟是壮丽的还是萧瑟的,似乎都说得通。

就像诗人此时的心境一样,苦闷忧愁中又带着闲适。

颈联两句画面一转,由景及人。

顺着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幅生动又安乐的乡野田园图:牧人一边哼着山歌,一边驱赶着吃饱喝足的牛羊;猎人骑着挂满猎物的骏马,满足而归。

然而他们的生活越是无忧无虑,自在快乐,就越能反衬此时诗人“徙倚无依”的孤寂落寞。

最后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诗人情感的迸发。

漫山遍野的秋色勾起了他的无限愁思,而牧人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更是令他愁肠百结。

林语堂曾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品味孤独的时候,你会站在尘世喧嚣外,多少热闹,都与你无关”,我想王绩此时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他从尔虞我诈的官场,回到这安宁祥和的山间,山民自是淳朴的,可是他们无法理解王绩心中的忧闷,此时的他仿佛与这片天地格格不入,所以他才会“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既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之作,又一扫六朝以来的靡靡之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代文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甚至有人认为“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

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惊艳千年,王绩一诗封神,开创了两个记录,可见王家基因之强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斗先生”王绩:他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一位堪比陶渊明的隐士
王绩:一位优游田园的醉鬼隐士,心中有诗有酒却无远方的初唐诗人
唐朝第一个诗人,写了“第一首”唐诗,你读过这首《野望》吗?
唐初诗人王绩的十首诗,其诗自然质朴清新澹远,为五言律诗奠基人
唐诗最初的模样是什么?一首初唐名诗,与你在浮世喧嚣中静守家园
唐代诗人王绩《野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