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声演员苗阜被打事件,彻底拉下了郭德纲为相声续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现在德云社的内部成员大多是小鲜肉级别。不鲜明的就是搞笑的,又萌又贱。

和明星人设差不多,岳云鹏走的是蠢萌耍贱的正道,春晚相声表演。

近日,著名相声演员苗阜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后,很快又删除,可是永远不要小看网友们的手速,还是被截屏了。

苗阜被张玉浩打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陆续的消息放出,苗阜不仅仅被打,而且是在第二届非遗相声大会的后台被打,据说姜昆、冯巩、李金斗等前辈都在场。

打人不打脸,这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呢?

至于为什么被打,苗阜并没有阐明原因。

网上也没有苗阜被打的视频资料。

但苗阜本人亲自认证自己被打了,说明这件事情一定是假不了的。

先来说说,苗阜是谁。

苗阜出身小剧场,红在相声大赛。

满腹经纶这个相声我印象很深刻,在相声大赛上引发轰动,上了当年的北京春晚。

老实说这个活结构很好,很适合在各种场合演都能适应。

我对苗阜是有敬意的。

我也听过他早期的一些小剧场的相声,荤口也有。

可他处在当今的相声届,自然为了饭辙投奔了主流。

他有小剧场的底子,有规模不小的一批粉丝,他更适合代替姜昆,站出来喊话郭德纲。

因为姜昆挨骂挨得太多了,因为想做接班人,要有所付出,要服从安排,更要为领导挡箭。

有目的的行为,说出什么都不算奇怪了。

前段时间,卢鑫的师父也就是原青曲社的财务总监曾公开表示:“自己被父亲的徒弟王声打了,现在要替父将其逐出师门。”

这件事情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之后郑宏伟便加入了徒弟卢鑫成立的“相声新势力”。

虽说同行是“冤家”,“相声新势力”挖走了青曲社这么资源,势必也会引起很多青曲社成员的不满,但在各种公开场合,却还能经常见到卢鑫和苗阜同框。

比如最近一次西安市曲艺家协会换届选举,苗阜和卢鑫就一同被当选为副会长,两人还一起合影留念。

所以在外人眼中,卢鑫、玉浩离开青曲社并自立门户并没有让两家翻脸。两家的关系,看起来也十分和谐。

这件事情发生后,可以说是青曲社与相声新势力第一次公开“撕破脸”,两家的矛盾一点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而张玉浩是谁呢?

张玉浩从小喜欢相声,2009年的时候成为青曲社“海”字科的学员,当时苗阜在天上,张玉浩在地下,前后辈的关系,似乎没什么可能有交集。

但是张玉浩非常有相声天赋,在年轻一代演员里很快冒头,2012年拜魏元成为师,成为侯耀文的徒孙,所以郭德纲在辈分上是他的师叔。

张玉浩的搭档是卢鑫。

在2013年,两人一起参加《笑傲江湖》第三季,夺得总冠军。也许是爱才,也许也有师叔对师侄的提携,郭德纲对他们非常欣赏,曾经三度抛出橄榄枝,但是张玉浩和卢鑫都婉拒了。

因为这档综艺,卢鑫和张玉浩火了,创立了相声新势力,离开了青曲社。

对于他们的创业,郭德纲是非常支持,又是题字,又是让旗下演员助演,表现出来的大度值得赞赏。

为什么我说苗阜的地被打事件,彻底拉下了郭德纲为相声续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是因为,相声这个行当从来不太平。

现代相声艺术是北京一项重要的土特产与民族遗产,从形成到盛行,百多年经久不衰。

相声艺术明代已有发轫,与评书艺术有所融合。

正统相声传说是在康熙、乾隆时期八角鼓丑角表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源于华北,鼎盛于北京,而扩散至京津冀。

事实上,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是传统相声的形成期,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相声初步形成。

相声门的字辈,一说是“德寿宝文明”,一说是“德寿立仁义”,从行规上来说,后者才是正统,是第五代门长张寿臣给定的字。

像张寿臣的大弟子“小蘑菇”常宝堃艺名为常立桐,但艺名没叫响反而本名红了,以后潜移默化地这一辈都成了宝字辈。

张寿臣在他那一代集艺术实力、威望、江湖影响力于一身,是相声门名副其实的“老大”,甚至很多时候能管到自己师叔辈的头上。

后来张寿臣因避居天津,且得意高徒常宝堃英年早逝,与体制间若即若离,不过依然是“相声界的祖师爷”。

“说我是'艺术权威’,这我承认,凡是相声里的事儿,我说了算,说我是'祖师爷’,我也承认,如今说相声的,没有比我辈分大的”,这种话也只有张寿臣敢说。

相声行业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到了90年代迅速的走向没落,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郭德纲和姜昆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八十年代娱乐方式比较匮乏,而相声本身提供了一种绝佳的开心方式,这是相声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的根本原因。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相声受到关注的程度开始降低。

在姜昆看来,电视的普及对相声行业的没落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声这百多年的历史,流传到今天的不过几百段成熟作品。

对于真正的相声迷来讲,很短的时间就能全部听一遍,这样传统相声的魅力很快就丧失殆尽。

现在网友质疑姜昆不会传统相声,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事实,毕竟很少见到姜昆在舞台上说一些有难度的传统作品。

不过这件事再往深一层看,就更有意思了。

比如姜昆在某次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件事。

在某次演出的时候,台底下的观众可能有内行,他们起哄让姜昆背一段《菜单子》,姜昆的汗就下来了,虽然他也会,但是很可能背不全不熟练。

姜昆的解释是自己从师承上就是以新相声为主,即使师父马季也很少表演过所谓的传统相声作品。姜昆的这个解释现在引起很多观众的讽刺,不过90年代的相声演员确实都是以新相声为主。

为什么传统相声在90年代没落了呢?

首先肯定是因为有些作品比较难,比如有些作品需要演员背大量的贯口作为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本说不下来。

姜昆认为电视的普及,对于传统相声的没落,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姜昆的解释是任何一位喜欢相声的观众,通过电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把几百段流传到今天的传统作品听一遍。

郭德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相声没落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在老郭看来,相声的没落不是因为什么新相声的普及之类,而是因为这些人根本不懂相声。

相声行业的前辈李金斗也曾经说过,培养一位能上台表演的演员很简单,几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是想让他们具有成熟的舞台表演能力,不下几年的苦功夫是不可能的。

郭德纲表达过一个观点,和李金斗的这个说法出奇的一致,郭德纲也认为相声的门槛非常低,但是台阶在门里头。

很多的相声演员踏进门槛之后,大家都在台阶底下互相吹捧,你称我“相声大师”,我称你“相声名家”,大家都不辛苦爬台阶了,因此相声演员的水平普遍很低。

实际上无论是姜昆认为的新相声,还是郭德纲认为的相声演员不会相声,都有几分道理。

但近些年来,毫不夸张地讲,郭德纲凭借一已之力,将气若游丝地相声给救活了。

相声这门艺术看起来最简单,实际上最复杂。

相声不像小品,都是直观的表达。

在小品中,有人物关系,有背景道具,有台词,有表演,按剧情台本来演绎一段故事,很直观,观众都看得见,看得懂。

相声则全是凭一张嘴,讲述时间、地点、场合、人物、冲突、矛盾,还要把观众逗笑,这是很不容易的。

“喜剧性”是相声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总之,相声的生命在于喜剧性,失去了喜剧性,相声就失去了生命。

郭德纲算得上是相声界,很早进入电视台播放的人,也多亏了贵人提点,将相声表演录制下来,投放到电视上。单就这一点已经很超前了。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流量之说,但郭德纲已经带领德云社在主流社会,占据了流量的一席之地。

其次。郭德纲给德云社内部来了个大换血。

这一点,郭德纲还是很有想法的。

张云雷走的是气质偶像,主攻唱歌,独笼女人心。

资深的老人孟鹤堂,专业搞笑担当,以规矩示人。

秦霄贤,平易近人,年轻帅气富二代……

郭德纲的相声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传统的传承,郭德纲的相声中有新段子。

但是更多的是传统相声中的精华。

因为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喜欢上了相声,这就是郭德纲最大的功劳。

插一句题外话,郭德纲对自己的徒弟是真的很好。

在岳云鹏没有唱《送情郎》前,《送情郎》是郭德纲经常唱的,但是岳云鹏因为《送情郎》受到更多的喜爱后,郭德纲便很少唱了。

不仅仅是《送情郎》,《探清水河》也是同样的道理,成为张云雷的拿手曲目后,郭德纲同样很少唱了。

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问郭德纲:你们算是相声界的半壁江山吗?

郭德纲回答说:我们哪有江山啊?

这行完了,没了,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一船,德云社就是这船。

假如有一天德云社不干了,我们这行就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这四人同时举办相声专场你会选哪个?
姜昆、苗阜、郭德纲谁能代表相声?泰斗马三立之子早已说明真相
郭德纲的这段相声,姜昆都愤怒了
姜昆叫板德云社?与苗阜组队为主流相声发声
姜昆、苗阜、郭德纲谁能代表相声?泰斗马三立之子回答三个字!
67岁姜昆为何至今不遭人喜欢?全因他做了这三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