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龙在沅陵——血色湘西之沅陵篇

贺龙在沅陵

贺龙元帅

贺龙(1896-1969),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人民军队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共和国元帅。

贺龙元帅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革命生涯中与沅陵有不解之缘。

图为沅陵龙舟广场沅水灯光夜景

沅陵古来为辰州府治地,又称辰州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大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湘西门户”之称。

少年贺龙豪放侠义,嫉恶如仇,敢于同恶势力抗争。十几岁时因生活所迫赶马帮贩卖茶叶盐巴,一条古驿道由桑植通往云南贵州,途经湘西沅陵,贺龙多次往返,对沅陵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在县城团防局还有认识的朋友。赶马帮走南闯北的贺龙在17岁时加入“哥老会”,结识了沅陵“哥老会”龙头老大石占魁。“哥老会”在当时有进步思想,主张杀富济贫,打倒贪官,是湘鄂边民间秘密结社组织。

贺龙第一次以中华革命党身份闹革命,首选目的地就在沅陵,之后革命生涯中的21间年明确记载来沅陵的就有5次。

第一次来沅陵搞兵运

1914年,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贺龙经人介绍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从事武装斗争。9月,贺龙遵循指示,只身来沅陵团防局和巡防军做策反工作,经过几个月活动,秘密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准备举义,不料被人泄露机密,只好匆匆离开沅陵返回桑植。途中被土匪抓住,当“肉票”关起来。土匪被官府剿灭,贺龙被误抓,关押在沅陵县衙典狱署。后经贺龙父亲及堂兄营救,沅陵督学余芷光、地方“哥老会”龙头大哥石占魁等人出面作保,沅陵县知事余凤声也见贺龙年少英俊,将来大有出息,遂以“贺龙未满十八岁,不犯杀头之罪”为由,在收纳一定保金后允准释放。贺龙出狱后到石占魁家住了两个多月才回老家。第一次闹革命从遇险到脱险就看出贺龙侠义豪爽的性格被道上大哥所欣赏,被有志之士所爱护。

图为沅陵老城

1916年,贺龙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桑植芭茅溪盐局十几只枪,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举起“讨袁护国军”旗帜,拖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后在贺龙顽强努力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在湘西一带颇有声望。

二次驻军来沅陵为北伐

1924年秋,贺龙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贼军第一混成旅长,后改为建国联军川军,部队作为先遣队驻防沅陵。这是贺龙以北伐先遣军名义进驻沅陵,部队所经之处秋毫无犯,军纪严明,一些地方武装闻风来投,震动湘西。期间,贺龙怒砸“国耻碑”。1902年沅陵城区因发生瘟疫死人,群众怀疑是传教士投毒所致,打死两名英国传教士,结果在英国压力下,清政府关押和处决多人,赔款白银8万两,并在县衙的东门立碑羞辱国人,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辰州教案”。贺龙了解此碑来历后,十分气愤,亲自带兵砸毁了立了20多年的石碑。

这是当年贺龙怒砸“国耻碑”的地方,现为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

1926年春,广州革命政府准备出兵北伐,已经是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龙再次积极响应,从贵州铜仁出发,进驻沅陵。当时湘西一带驻军像走马换灯,民心浮动,贺龙进驻沅陵后,颁布“十斩布告”,稳定人心,沅陵各界群众燃放鞭炮,欢迎贺龙。5月24日贺龙应邀到湖南第八中学(今沅陵一中)演讲,捐款银元300块,为学校添置图书。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贺龙

6月,奉广州国民政府命令,贺龙取消川军番号,通电参加北伐,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出任师长兼任湘西镇守使。期间,贺龙在沅陵做了系列利民工作,深得民心。

沅陵素有端午节举办龙船竞赛传统习俗,贺龙决定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龙船竞渡活动,为了使沅陵城乡人民知道这个喜讯,延期至7月3日进行,(是日为农历五月二十四),并广泛通知,出面邀请,做好赛事准备,有23条红、黄、白等各色龙船参赛,贺龙对每条船资助20块光洋。这一天晴空万里,沅河两岸人山人海,贺龙坐阵中南门的一排大驳船上,船头彩旗飘飘,贺龙手拿指挥旗,英姿勃勃,发号施令,各条参赛龙船奋力拼搏,互不服输,热闹非凡。贺龙组织这次龙舟赛,其目的一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二为北伐而誓师,鼓舞士气,三是顺应民意,凝聚人心。2006年5月,为纪念贺龙元帅在沅陵举办龙舟赛80周年,沅陵县举办湖南沅陵“贺龙杯”龙舟大赛。沅陵县被国家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

图为2006年举办的传统龙舟赛

当年大旱,县城挤满周边乡镇灾民,贺龙召集县知事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台8项决议,成立救灾委员会,通令县救生局、商会、殷实富户捐款,广泛筹集善款,增设粥点,救济灾民。对于囤粮不卖不捐的大地主,下令打开粮仓,接济灾民。经过救灾整顿,沅陵民心大定。城乡一片“感激贺将军”之声。

贺龙响应北伐,在沅陵两次驻军,他特别注意军纪,要求军士不准欺压百姓,不准强买强卖,不准调戏妇女,公平买卖。为了清楚了解军纪情况,自己经常青衣便装,各团巡视,另安排司令部巡察队,各处巡视军纪,颇得民心。

发动湘西攻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军团长贺龙率部来沅陵,攻打县城,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沅陵红色政权。

1927年8月1日,贺龙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在南下途中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在贺龙入党宣誓仪式上讲了话: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年来,贺龙同志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信得过的。这是当时对贺龙最切实的评价。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转道又回到鄂西、湘西,创建红四军,后为红二军团,长征后改编为红二方面军。

1934年10月,贺龙率部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等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组建红二、六军团,由贺龙和任弼时统一指挥。根据中央指示,发起湘西攻势,策应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突围长征。12月5日,贺龙、肖克率红二、六军团进入沅陵西北借母溪一带,7日,红军攻打沅陵县城。指挥部设在白岩界王家大院,贺龙坐阵指挥,连续3天强攻县城,因国民党守军有四个团,抵抗十分凶顽,红军缺少攻城大炮,后主动撤出战斗,回驻白岩界。这次战斗红军歼敌200多人,红军仅伤亡50人。红二、六军团响应中央号召,发动湘西攻势,历时二十多天,攻打沅陵,占桃源,攻常德,包围长沙,钳制敌军10个师的兵力,为中央红军突围转战贵州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二、六军团攻打沅陵县城指挥部设白岩界王家大院

图为王家大院内房屋

根据史载,从1934年12月进入沅陵起至1935年11月战略转移离开沅陵,历时一年,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歼敌1000余人,红军牺牲60多名战士,其中一名红军连长。340余名沅陵儿女高唱着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跟着贺龙闹革命,脑壳砍了碗大疤”的歌谣参加红军。出现了杨梅妹、钟吉龙母子,张会学、张会春兄弟参加红军的佳话。据不完全统计,沅陵参加红军的优秀儿女在长征途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英勇奋战,绝大多数同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全国解放时,仅六位同志活着,大合坪乡的钟吉龙在某军区以军级干部身份离休。

从1934年冬起,贺龙,肖克率红二、六军团在沅陵县内火场、七甲溪、借母溪一带开辟根据地,建立沅陵中心县委。1935年初,红二、六军团主力进驻火场、大合坪、借母溪、明溪口等地拓展根据地。贺龙住火场、大合坪一带,肖克住火场二房头,王震住明溪口窝棚溪。

期间,沅陵成立多个苏维埃政府,管辖30余个乡,超过全县一半乡以上,在贺龙领导下,沅陵这片红色土地成为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沅陵境内成立了十几支游击队,有上千游击队员和农协会员,配合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筹钱粮,探敌情,开展土地革命活动。据统计,沅陵苏区根据地近5000户分配田地3万余亩,当时还流传着“当兵就要当红军,工农联合打敌人,打倒土豪和劣绅,土地革命要完成”的红色歌谣。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贺龙率红二、六军团进行战略转移,突围长征。在沅陵,贺龙留下一把军刀,也留下军民鱼水情。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红军。11月,红二六军团决定战略突围,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等率领下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历经一年时间,和中央红军会师陕北。

11月上旬,红二、六军团集中在桑植地区进行战略转移准备,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两三双草鞋,轻装前进。11月21日进入沅陵县境,27日全部出境,历时7天,顺利突破沅江天险,经七甲坪、清浪、高坪、官庄、楠木铺、麻溪铺等21个乡镇116个村,转战湘中,进击贵州。所到之处,宣传党的政策,买卖公平,纪律严明,杀恶霸惩劣绅,打富济贫,给贫苦百姓送粮、送物、送药、送马,深受群众欢迎。

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接连打胜仗,这个时候贺龙女儿出生了。为取名贺龙犯了难,红六军团政委王震说:红军打了胜仗,就叫捷生吧。贺捷生在长征路上出生,在战火中长大,是长征中最小的红军战士。

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沅陵线路图

在沅陵转战中,贺龙于22日驻七甲坪伍家祠堂,晚上开了别开生面的茶话会,把当年跑马帮结识的几个当地朋友请来,叙旧宣传党的政策。第三天红军开拔时当地就有21人跟随贺龙,参加红军。成功抢渡沅水天险,两军团在清浪桥梓村会合,举行一个欢庆仪式,庆祝抢渡沅水成功。

贺龙当时在桥梓坪农民陈定祥家里住了4天,贺龙夫人因营养跟不上,没有奶水,小孩饿得哇哇大哭。陈定祥一家人设法弄来一只母鸡,熬汤送给贺龙夫人,贺龙回送光洋,老实的陈定祥怎么也不收。红军离开时,贺龙便将自己的一把军刀送给了陈定祥,说:红军会回来的。陈定祥流着眼泪说:我们等红军回来。陈定祥用红布把刀包好,悄悄埋了起来。2015年10月,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日来临,沅陵有关部门在长征路线调查时,意外得到贺龙军刀的信息。据相关考证,是贺龙1925年出任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时佩戴的军刀。

2017年4月,陈定祥后人陈飞把这把军刀回赠给贺龙女儿贺捷生将军。在捐赠仪式上,贺捷生将军紧紧地握着陈家第五代收藏人陈飞的手,噙着眼泪说:孩子,我衷心感谢你们一家,衷心感谢沅陵人民。

图为贺捷生将军手捧父亲军刀

高山顶上云套云,园里竹子根连根,河里鱼儿不离水,贺龙和咱心连心。

沅陵这片红色热土至今传唱着“贺龙和咱心连心”这首歌谣。

史料部分来源于《贺龙传》、《红色沅陵》、《沅陵大事记》等。如侵权,联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日,中国最小的红军向轩去世,桑植人,7岁参军,9岁参加长征,其
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简介
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 策应中央红军突出重围| 湘西大捷
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变化详细情况
红军长征的湖南故事,足迹遍及9个市州46个县(市)区
“围魏救赵”的长征先遣队 ——红二、六军团长征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