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受下董其昌的“试笔作品”

此幅作品与董其昌书《罗汉赞》、《初祖赞》、《送僧游五台》、《送僧之牛山鸡足》及论禅、论书等五则合为一个长卷。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据日本《书菀》杂志第一卷、第二卷初刊时注载(为高岛槐安氏寄赠。)

《试墨帖》为大草作品,在整个长卷中最为精采,点画间放纵处无一不合规矩,墨气淋漓酣畅,狂而不怪,草而不乱,结体取怀素《自叙帖》法,但又能独出心裁,真正达到了天真淡远的境界。

《试墨帖》是一幅不经意之作。顾名思义,是在墨研好后,用笔试墨的浓淡、色泽,是处于创作前的一种准备状态。这幅作品为横幅,字的大小参差错落,一行多则三字,少则一字,线条流畅,映带连属,气韵飞动,既有怀素的狂劲,又见二王的韵味。从墨色上看,润泽淋漓、浓淡相宜。

董其昌作书追求“古淡”,他说:“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画禅室随笔》)这幅作品便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不刻意工而工之作。

不刻意工而工是指书法家在创作时完全放松自己,去掉功利思想,“陶钧万物,贵在虚静”,心里无任何负担,一任毫端挥洒,正如王静安所说的一种“无我之境”。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境界。

试想董其昌在试墨时是一种漫不经心地书写,他把精力放在墨的效果上,心理随墨的有无而律动,正是所谓不刻意工,然而写完之后又十分工。这幅作品具有一种不可重复性,董氏无法再创作出同一作品来,这就是一种意境。

如果不是试墨,而是进行创作实践,心里无形中有一种压力,或担心写不好,更过多地考虑“法”,这种纯自然而然的意绪便荡然不存了。董氏的这幅作品也启示我们在书法创作中尽管寻求一种“无我之境”,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

癸卯三月,在苏州之云隐山房,雨窗无事,范而孚、王伯明、赵满生同过访,试虎丘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都无伦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其昌酒后胡乱写的草书,线条绝美,流入日本后,被奉为国宝!
这是龙飞凤舞还是鬼画符?董其昌也写过丑书?我一临写就入迷了
论董其昌的“生熟”观
董其昌草书《试笔帖》
云隐山房试笔,无意间写下草书名篇——董其昌书法真迹《试笔帖》
如何评价董其昌的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