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湘一鳄: 市场估值低于998,黄金遍地,但我们该买什么? 市场估值低于998,黄金遍地,但我们该买...

    市场估值低于998,黄金遍地,但我们该买什么?——有缘千里自相见,“杨天南老师十堰读者见面会”后记

    七月一支穿云箭,有缘千里自相见;问道十堰尽释疑,武当解惑福喜地。

    做为一名长沙投资者,却与杨天南老师在武当十堰相见,不得不感叹缘份的奇妙!

    陪父亲在武当山参加完比赛,顺游武当山,即将返程之际欣闻杨老师在十堰开展见面会,立即前往问道。

    上午,我陪父亲拜访了武当太极大师陈师行,陈师傅是父亲习练太极过程中模仿的对象,也是其心中的学习偶像,这次得以亲见,事务繁忙的陈大师看出诚心拜见,抽时间陪我们详聊了四十余分钟。大师的坦诚以待,以及其对太极与养生、太极与竞技等各方面的独特见解,深入浅出的解答,真是让我们获益良多,也算是达成了父亲的一个心愿。

    晚间,父亲陪我参加了天南读者见面会。杨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主讲一个半小时,问答也是一个多小时,整体三小时却仍颇感意犹未尽。15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人人垂耳恭听;天南老师本人比电视、各个视频中展现的更为健谈,风趣幽默,会场把控能力超强;也许正是习练太极多年的原因,杨老师精气神非常好。

    杨老师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作为铁粉,从博客追到《规划财富人生——天南话投资》,再到系列书籍,受益实在太多。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醍醐灌顶,改变自己投资生涯之悟:“解决问题”的观点带给我的巨大改变,甚至说改写人生也不为过。

    2013年经过深入思考后,感觉自己可动用的原始资金达到了第一桶金的基础;而且经过数年的不断学习和市场实践,初步建立了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虽未经历两轮周期的考验,但体系的基石就是以2007、2008牛熊为基础,有信心经受考验和洗礼。经过谨慎决策,取得爱人支持,基于当时市场低估判断,当年开始将全部可用流动资金逐步入市。因为不再是玩一玩,在原有基础上,狠补了诸多新知识,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质的飞跃。

    按杨老师的三层境界区分的话,算是从“有知有畏”逐步迈进了“有知无畏”的大门。幸运的是,在加速奔跑中不久就等到了新一轮牛熊,虽历经股灾,但收益却仍超过了之前历年投资收益的总和。

    虽未能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它已经足够决自己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股灾后的三年是市场跌宕起伏的三年,却是自己投资思想和投资体系更为成熟的三年。2018年有幸登上央视投资者说栏目并出版个人书籍,冥冥之中也是追随着天南老师的指引,把无意中做好的事情,有意识地把它水到渠成地长期坚持做好!

    面见杨老师本人,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一天之内,与父亲一起达成心中所愿,实在是巧合,但又似乎真是上天注定。因为,从今而始,财务健康与身体健康的两个健康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衷心感谢杨天南老师毫无保留的真诚以待,特别感谢杨老师认真负责的耐心指教!

    一、 见面会的问答与个人感悟

    1、 请教关于杠杆的应用原则?(没有按捺住急迫的心情,第一个提问,将事先早已备好的问题抛出,第一问和二问都是我提。其实想请教的问题众多,但时间宝贵,只好将自己最想了解的两点提出。)

    杨老师回答:管理的国内基金从不用杠杆,但自己的资金不回避使用杠杆。事实上很多投资大师,如巴菲特、戴维斯都是长期使用杠杆的。但杠杆一定要正确使用,而且是有限度地应用。我原则上杠杆的上限额度是预备本金的50%,分批使用,实际应用过程中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自己的投资标的有三年翻一倍的回报潜力,以券商8%左右的年息为例,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

    提问原因:投资十余年来,自己一直回避使用杠杆,而且与众多师友沟通过程中,多数也是如此。直到深读《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一书,看到天南老师实证中加了杠杆运用,对比操作,多方探讨,深度思考杠杆应用的双面。决定对自己原有操作体系进行微调:原来总是预留一至两成现金仓位进行缓冲,改为常态满仓,应用两成融资仓缓冲(虽开通了两年,但至今未用),其本质是操作习惯和方式不变,只是将原总资金100%提升到120%进行操作。因为涉及到总资金的绝对安全,所以将之放在首位。虽然心中已有定数,但当面向天南老师请教机会难得,所以首当其问,杨老师回答也算间接印证自己操作思路的可行,心中释一大惑也!

    2、 请教关于组合中持股变化,长短线匹配的问题?

    杨老师回答:基本的原则是“此心不动,随机而行”。组合中持股的变化,买卖的决定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个股性价比”。

    提问原因:我自己的风格是集中三至五股,以年为单位进行中长期持有。对杨老师组合中,个股的变化还是有点不解,或者说很想探究调仓的原因。经过解答,我的理解是在杨老师心中,对持仓的个股都有一个自己的动态估值(其实每个投资人都是如此),当组合中或自己的股池中出现了性价比更高的个股时,就进行加减仓或者换股。这是一个自然而然,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但这点理解容易,学精其实是难上难。因为这需要对股票池中的个股估值经常进行动态评估,而且真正需要的是精准评估。这没有深厚的投资功底和足够的实践经验做基础,只会做越多、错越多。

    而且,这与自己敬佩的另外几位投资高人闲大@闲来一坐s话投资@水晶苍蝇拍 李杰和唐朝三位老师再三提出的投资者要忽略成本价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买入价,也不是涨跌后的变化股价,而应该把投资重点真正投入到企业的动态价值评估上来。

    原本我想再请教像自己这种长线持有的个股,是否需要配置短线加减仓的问题,细想之下,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如果自己评估的个股动态价值与实时股价出现差异时,当然是可行的。但要先考虑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具备实时评估的能力和准度,否则还是不要妄动为好。

    3、 有朋友提问:重仓个股很受折磨,如果大跌时,每天几万几万地亏,自己压力很大,怎么办?

    杨老师回答:投资者一旦进入市场,受折磨是常态,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杨老师接着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在坐的人,问有没有人愿意回答。

    (我当时倒是愿意答,但感觉自己已经发言,没好意思,但回答的思路还是有的):想要化解压力,首先要得找到压力源。

    我认为有三点,一是投资者可能还没有做到“有知无畏”,其根源在于“有知”做得不够,或者做得不足,对持仓的企业没有研究透,没有绝对的持仓信心,直接就会体现在股价下跌,心里发慌,感觉亏损加重,容易心神不宁。

    如果真正做到了“有知”,就不会畏惧股价下跌,因为心中有估值,股价下跌必然是企业变得更有投资价值,这时才会“无畏”。当然,这种有知要建立在对企业的深度了解和分析研究基础上,不能只是简直地凭感觉,任臆想去做无谓而错误的坚持。

    后来有一位朋友说他认为中兴通讯跌了这么多了,美国也不禁了,应该坏消息出尽了不会再跌了,问杨老师怎么看?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典型,没有凭企业本身的核心问题去思考,凭个人的想象和判断做投资决定必然很难做到“有知”,一旦股价继续下跌,肯定也做不到“无畏”。

    二是可能过于单一重仓,或者投资组合不够平衡,再有把握的投资,绝对重仓一股遇黑天鹅事件,损失肯定很大,进而压力巨大;

    三是可能是投资者本人的性格与其投资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错配。试想,不耐压,没耐性的人怎么可能长线持有一个股数年?同理,对资金波动敏感度度的人,如果单一持仓,股价时上时下,意味着市值时大时小,今天想着涨了赚了一个汽车轮胎,明天跌了又感觉失掉了一台笔记本,如此之下,心理压力怎能不大?!

    4、 有位律师朋友提问:自己入市多年,一直持有苏宁易购(以前的苏宁电器),曾到过50多元,也到过几元,大起大落,现在反思是否需要做短线(估计他讲的短线与平时的短线不同,应该是指大波段)?

    杨老师回答:投资者的买卖决策看似只在一瞬间,但背后的巨大付出少有人见。他以自己为例来说,大家看到的写书,翻译书,上电视,练太极等活动已经很多,但这些都是业余活动,真正的工作是对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持续跟踪,这些却很少有人见到。

    做投资一定要对投资企业进行定期回顾。不管股价涨跌都要定期对自己当初买入企业时的决策点、观察点进行持续地跟踪,因为只有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点滴才会在心一层又一层地积累,当企业基本面出现问题的时候,看似瞬间的决策,其实是多年多层信息累积的结果。

    投资人是如此,其实企业家本身也是如此,如腾讯的马化腾,十多年前肯定也没想到企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企业本身也是在走一步看一步中发展和前进,我们投资人更要如此。投资人需要冷静,其实它另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冷血”。就拿巴菲特来说,他当时对IBM喜爱是人所共知的,甚至说只剩下他一个股东好高兴。但只过了两年,就把IBM清仓了事,不是巴菲特言行不一,巴菲特还是那个巴菲特,只是他在企业的发展中看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自己只是跟着企业的变化做出投资决策的改变罢了。

    感悟:股价的波动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对企业的持续跟踪和定期回顾才是真正需要做的功课。我的投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只观测不预测”,也许今后应该要努力去做到“常观测,快决策”。

    5、 有朋友问:杨老师你认为自己投资成功吗?

    杨老师回答:(杨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很谦虚。)一个人如果年轻时,无意或无意做对了某件事情,这个或具有一定的偶尔性;但如果能十年、二十年后仍在坚持做并且做得更好,那一定是有意识努力和坚持取得的必然结果。杨老师举例说在雪球上,基本上不回复匿名提问,因为觉得一些争论的观点可能过不了多久,固执己见的人自己都会发生改变,又何必费时去辩论。

    其它问题,没来得及时记录。

    最后一问:管理自己的资金与管理别人的资金,进行投资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也是我提的,杨老师说最后一问时,看大家没有举手,我也没再客气,算是有始有终)

    杨老师回答:做好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和你一样的人。

    感悟:我的理解是“合适的人,合适的资金”。

    合适的人指三观一致、理念认同的人,涨时不会想随便加大追加资金,市值随市场跌时更不会抽离资金。

    合适的资金是指资金的期限等要与管理人投资风格相匹配,不能短期资金配长线投资。

    二、 天南老师其它带给自己最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

    杨老师观点:1、关于投资者努力的重要性

    “用时间证明自己的能力”!天南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十多年前,杨老师主动向一个不入流的杂志社自荐文章,但也被刁难。但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屡屡收获多家媒体的邀请。

    感悟:媒体对待杨老师的态度这个过程的转变,除了时间的差异外,更大的原因是随着其投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成果的慢慢呈现,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主业,很多事情都会水到渠成。我们做为投资人,尤其是年轻的投资人,应该要着眼于未来,努力提高自己,不需要太在意当前旁人的评判,应把重心放到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的事情上去。因为时间是我们的朋友,要不懈努力,让当前自己的勤奋配得上未来出色的自己。

    杨老师观点:2、关于当前市场的估值

    未来的市场走势无人能测,但目前的市场估值已经低于2005年的998点!

    感悟:有意思的是,水晶苍蝇拍李杰老师也在微博中多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做为年初已经满仓的自己,亲耳听到自己心中敬佩,投资水平经受市场长时间洗礼、投资成果丰硕、经验丰富的前辈,十分肯定的相同判断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未来市场走势可能仍会十分残酷,但只要持仓标的本身足够优秀,越是疯狂的市场走势越能创造未来不俗的业绩。最好选择那种有真正“护城河”的企业,按杨老师的判断标准是“我把秘密告诉你,你也做不了”的企业。

    杨老师观点:3、关于未来投资方向的选择(有朋友提问杨老师目前最看好什么版块或指数?)

    以新中国成立到2050年,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就是最大的投资指引。只要中国自己内部不出现问题,中国在2050年左右成为世界第一是不可阻挡的事情。

    感悟:中国现在确实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这次“疫苗事件”,但总体来说,中国是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可能一两百年的历程,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过程,解决问题肯定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要有这种预期,也要有这种信心。只要我们坚信祖国会不断强大,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超强企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们,然后把握它们。

    沿着“强起来”这个思路,个人感觉,在今后的投资标的选择中,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消费升级:能满足人们更多、更美好、更高品质的物品或服务的企业。如旅游演艺龙头“宋城演艺”应该就是符合这个方向的标的之一。

    二是制造升级:能在自己行业内做大做强,能够突破国外高精尖技术的封锁,开创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如建筑信息化龙头“广联达”也算其中之一。

    三是投资理财的升级:起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会有余钱用于投资理财,但真正懂得投资的人并不多;而真正能长期持续为客户创造成长价值的投资人其实是非常稀缺的!

    想要取得投资的成功:要么努力让自己成为这种人!或者尽早找到这种人与之同行。

    个人浅见,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师友多多探讨;在投资路上结伴前行,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天南财务健康谈@闲来一坐s话投资  @静气 @谦和屋  @徐凤俊 @蠢蛋儿 @投资者摩西  @疯狂的里海 @林奇法则 @飞龙在天论道 @51nxp @林奇法则 @鹿西西的仙人 @小狮子旺财 @乌龟跑过兔子     @今日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牌手”和“职业投资者”的上限
指数基金定投的几种姿势
前海开源杨德龙:好公司下跌带来机会 关注新能源和医药板块
相聚资本梁辉:创业板牛市基本结束 少做波段
曹雄飞:市场处底部左侧 关注跌出来的机会
客户疑问在线问答----解决投资者平时遇到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