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子教育中这点没做到,后面全白费!

 

1  情绪现象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经常有这样一些现象:

1、当孩子大哭大闹时,家长似乎讲什么道理,孩子都容易听不进去。
 
2、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稍微叨唠一点,或有一点点指责的意思,孩子就容易嫌烦和顶嘴;(光唠叨道理,没注意孩子情绪)
 
3、辅导孩子做作业或督促练琴时,如果孩子出现各种磨蹭、偷懒、或者教不会时,家长特别容易生气、控制不住情绪,这时,家长越急就越吼,越气就越口不择言。
 
而当家长气急败坏、心脏病都快患了时,孩子却表现得更加木讷、呆笨、惶恐、手足无措,要么站着不动,要么表现得更加糟糕,惹得家长更加生气,甚至想动手打人。
 

……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呢?

有没有发现这些案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对,就是当我们在亲子沟通和交往时,如果孩子陷在情绪里,而家长没有意识到,并给予合适的处理,而只是急于讲道理,或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或者急于解决问题,那么,效果往往不好,甚至适得其反。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分享关于情绪和道理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原理?到底怎么做,才能处理好情绪,让孩子听进我们的话,让我们的沟通变得顺畅?


2  三脑原理

首先,有一句金句,叫“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

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孩子有情绪了,这时家长讲道理他多半是听不进的。这个大家已经用很多的经验验证过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一切都跟我们人类的脑的进化有关。在心理学里,有个“三脑原理”,是美国的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在1970年提出来的理论。他认为,人脑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动物脑、情绪脑、理智脑。

动物脑也叫爬行脑、原始脑、本能脑,由小脑和脑干组成。负责个体的生存、生理、安全需求和身体知觉。会对外界产生三种反应:战斗、逃跑或僵住,也是人类自我保护或攻击的本能反应。比如看到蛇、遇到地震时、被人攻击时,我们容易开启动物脑。

情绪脑,又称“哺乳脑”,它是在家庭生存的需求状态下形成的,它关系着社交、互惠和育儿等,渴望被尊重、被爱、被接纳、被信任。在人的脑结构中,它由边缘系统组成,其中含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物质,负责处理与情绪有关的事,像个心里哨兵。

理智脑,也叫视觉脑,是人的大脑皮层系统,为人类独有。它控制着认识功能,包括语言、理解、学习和记忆、推理和策略等。细分又分为左、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理性思考,右脑负责空间、音乐、艺术等。

根据进化理论,人类脑的反应顺序依次是:动物脑-情绪脑-理智脑。

当人遭遇外在刺激时,首先判断是否有生命安全、生存威胁,这时启动动物脑。

然后判断外界的刺激带来的体验是痛苦还是快乐,这时,情绪脑就会启动。如果接收到喜悦、放松、安全的情绪,便会打开心扉。如果接收的是愤怒、悲伤、厌恶的情绪,便会自我封闭。

情绪的速度很快,也很容易强烈,经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当情绪脑启动时,理智脑一般都不工作。我们经常看到说,“情绪冲动、失去理智”“冲动是魔鬼”,说明情绪来如闪光、强如风暴。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情绪不要积压,以免遇到点刺激一点就燃。

最后才是理智脑发挥作用。在没有大的、根本的危险,也没有不良刺激和情绪出现时,人的大脑就展开理性的思考和工作。

脑就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处理外在刺激,先处理好低第一级的,才迈向高一级。


3  认识情绪

那如何让情绪出来、道理进去呢?

今天我们重点说如何让情绪出来,因为只有情绪出来了,道理才能进得去。

首先,认识情绪的内涵。

什么是情绪?《中庸》说是“喜、怒、哀、乐”,《黄帝内经》总结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佛家略有区别,为喜、怒、忧、惧、爱、憎、欲。儒家也稍有改动,为:喜、怒、哀、惧、爱、恶、欲。

大致都差不多,指人最一般、最普遍的感情、情绪。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个人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痛哭流涕、歇斯底里、暴跳如雷,等等,都是一种情绪,比较强烈的、夸张的情绪。

一般我们说孩子闹情绪了,就是不高兴了,撅嘴啊,跺脚啊,摔东西了,打人了,等等。

在心理学中,情绪是我们大脑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同时又付诸于一定的外在表情。

包括面部表情,如皱眉、嘴角上扬、瞳孔变大,脸色变白啊,形容面部表情的成语有:笑容满面、愁眉不展。

也包括姿态表情,如身体前倾还是后仰,是抱拳在胸还是手脚舒展,是镇定站立还是浑身发抖等等,都显示了一个人是紧张僵硬状态还是心态轻盈身体放松状态。

还包括言语表情,如语气、语调等。我们的中文比较复杂,字有四声,词有多义,句子有四大语气,具体里面还有各种细分。在不同的情境里,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灵活调动字词的意蕴,可谓是内涵非常丰富,背后能呈现出各种细微的情绪、情感。

所以,情绪在内心里,也往往表现在脸上、姿态和言语里。眼睛最能透露一个人的内心。再能伪装的人,城府再深的人,往往也难以逃脱眼睛的秘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虽然不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但可以通过外在的一些迹象来把握他们的情绪。

第二,情绪有哪些类型?

情绪的内涵很多,很复杂。人类能够表达出来的情绪至少有几百种、上千种。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光描写眼神就有85种、微笑就有97种。

日常我们经常用到的情绪词汇有:

开心、高兴、欢喜、快乐、愉悦、幸福、满意、激动、骄傲、自豪

生气、伤心、难过、悲伤、不舒服、郁闷、愤怒、痛苦、厌恶、讨厌、悔恨、后悔、害怕、恐惧、紧张、担心、犹豫、着急、烦恼、苦闷、害羞、惊讶、羞愧、内疚、嫉妒……

大家有时间,可以到网上查到很多的情绪词汇。对情绪(词汇)了解、掌握得越多,使用地越多,就越能准确体会、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共情到别人。

总体来说,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就是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如开心的、有趣的,让我们身心愉悦的、满足的、放松的,处于平和、安定状态的。

消极情绪就是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如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紧张、不舒服、厌烦、恼怒、恐惧、害怕、处于防御和攻击状态的。

第三,情绪的作用。

积极的情绪让我们的身心更为健康,行为更为理性、有建设性,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更为幸福,事业更为成功,做事更为顺利。

消极的情绪则相反,尤其是过激的、长期的、持久的一种消极心境,对人副作用很大。首先让我们的身体容易生病,所谓“恐伤肾;思伤脾;怒伤肝;忧伤肺;喜伤心一些癌症患者,往往是多年负面情绪积累、爆发的结果。中医里面特别注意调整情绪来调养身体。

其次,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长期的积压一些不良情绪,有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对孩子来说,父母长期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打骂行为,有可能会让孩子变笨、变得不自信、脾气和个性都很差,有些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情绪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也是亲子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要重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原因。


4  接纳情绪

情绪虽有积极、消极之分,但从产生上说,情绪无所谓好坏,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也是有价值的。

它的存在是我们身体出于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反应。对个人来说,情绪是内在的一种反应,背后体现的往往都是积极的、正向的某种需求。只要揭开情绪的表象,我们就能看到真实的诉求

 消极情绪之所以最后带给我们负面影响,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去真正识别它,没有看到背后的真相,而是任由其存在,没有意识地任由它驾驭,也就是通常说的成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控制和绑架。

而且,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由于负面情绪的消极作用,我们都对负面情绪持有一种排斥、抗拒、远离的态度。我们将它们视为洪水猛兽,希望它们不要出现,出现时就想办法赶紧赶跑。一句话,我们对负面情绪不接纳。

比如,对孩子,“哭什么哭?哭有什么用?”这是典型的不让孩子抒发、流露、表现真实的情绪。家长认为孩子哭很烦,哭的时候TA也听不进去,一没耐心就训斥孩子,强制TA停止哭泣。这是典型的没看到孩子的情绪,并对情绪持不接纳的态度。

还有对自己,经常说,别紧张,别焦虑,别害怕,好多“别这样”“别那样”。负面情绪出现时,希望它赶紧滚开。这也是对情绪的不接纳。

在家庭里,丈夫对妻子:“你有完没完?说够了没有?”妻子絮絮叨叨,一肚子的情绪体现在一肚子的话里,可丈夫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也没想到去体会妻子的内心感受和情绪状态,更没去想,妻子通过情绪在表达诉求。丈夫的回应也是对情绪的忽视和不接纳。

在我国,还有一种更广泛的对情绪的忽视,就是没有表达感情、情绪的习惯。什么都放在心,爱和不高兴都难以说出口。比如,家庭之间互相说“我爱你”“我喜欢你”“你这样做我很不开心”……仿佛说出这些都难以启齿,很难为情。

这种忽视情绪的行为导致人际之间存在各种误会、猜疑,有了情绪后相互憋着一股劲,能压抑、隐藏的时候关系尚能维持,一旦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了,关系就面临破裂。

背后的原因有多种,有传统文化比较含蓄的因素,也有心理教育普遍缺乏的因素,还有个人习惯难以改变的因素。总之,忽视情绪,是对情绪最大的不接纳。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情绪的产生都有其原因和合理性,不管是面对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我们首先要看到情绪,并真正接纳情绪。然后,通过情绪去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最后,加以控制和调节


5 应对方案

一、观察、识别情绪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高情商的人一般都特别会察言观色,洞察人的情绪。我们对孩子也是一样。

跟孩子在一起,对他说话、讲道理、提要求、辅导作业、合作完成某件事时,都需要先观察孩子的情绪,当然也需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当孩子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时,沟通、做事会更有效。如果孩子情绪不正常,或不太好,那家长就要特别注意,要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放学回家时看到孩子兴致低沉,那有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考砸了或者被老师批评了,也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发生别扭了。

知道孩子情绪不太好,就别一回来就喊:“快吃饭!”“吃完就赶紧写作业啊!”

切记: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这时,关心、询问孩子的情况,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才是最重要的。

但一切的前提是先观察、识别孩子的情绪。

二、描述和表达情绪

当孩子情绪不好了,有时他不会说出来,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这时,需要家长来学习、代替、教会孩子去描述和表达情绪和感受。

比如,孩子闷闷不乐。家长可以说:“我看到你脸色有点不太好,看起来不太高兴,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太累了?能跟妈妈说说吗?”

或者,看到孩子做作业时心不在焉,磨磨蹭蹭,没有进展。就说:“我看到你写作业有半个小时了,目前一个字还没写,你看起来有心事,兴致不高。有遇到什么情况需要我帮助吗?说给我听听好吗?”

又或者,孩子一声不吭地坐在餐桌旁,拿着筷子一口一口叼着饭吃,就说:“宝贝儿,我感觉你有点安静,吃饭似乎没有胃口,心里好像装着什么,放不下什么事,是遇到不开心和压力了吗?能具体跟我谈谈吗?我们待会儿再吃饭,我先听你说。”

三、说出情绪背后的需求

当孩子充分表达心情,释放情绪,讲出心中的话时,沟通就很顺畅了。当然,这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保持一个良好的倾听状态,听孩子说完整,不打断、不指责、不随意点评,用真诚、专注的态度,让孩子全然信任、安全地倾诉。这能够给到孩子被关心、被尊重的感觉。

然后,家长还要帮孩子厘清情绪背后的需求。

举例,真实的案例。某孩子死活不愿意做某一门作业,大人在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态度之后,引导孩子一点一点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如,讨厌这门课,不喜欢写这门作业,写的时候很烦,写不好,不会,还很担心。

再进一步了解,发现孩子特别害怕任课老师,因为在课堂上总被当众批评,还被揪耳朵、打手掌、罚站。所以,一想到这门作业,就害怕,越害怕越写不好,干脆不想写,不想碰。

事实的原委清楚后,大人需要对孩子的情绪有个安抚,与他共情,建立心理上的联盟,更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在表达这些感受背后真正是想要什么。

这时告诉孩子,“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认可、肯定和表扬,希望在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很棒、很厉害、很受欢迎,对不对?而老师的惩罚和同学的嘲笑让你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很没用,感觉抬不起头,对吗?所以,你不是不喜欢这门课,不是不想写作业,而是担心写不好就得不到接纳、喜欢和尊重,对吗?”孩子的眼圈就红了。

四、提出建议或要求

让孩子的情绪释放了,内心轻松、安定,有信任感,同时感受到理解、支持,呈现出正向的需求后,就会激发出积极的情绪,到这时就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

就拿上面的例子说。就得引导:如何才能得到老师的喜欢、肯定和表扬呢?怎么做同学们才不会嘲笑,而是会赢得他们的喜欢和尊重呢?具体到作业中,怎么做才能有一些进步呢?

在引导中孩子自己会说出一些想法、解决方案。那么,大人需要提醒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最能实现、最能做到的那一小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得一步一步来。

通过这样的对话和沟通,达成一致,那么,家长提出要求和建议,并给予鼓励,相信孩子还是会愿意做的。

五、特殊情绪的处理

除了一般的情绪,还有特殊的、临时的、强烈的情绪,比如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包括家长的歇斯底里。应对特殊情绪一般有几个注意事项:

让情绪多飘一会儿,和情绪共处。如果是对孩子,则用陪伴、拥抱、抚摸的方式,或让其一个人到冷静角,允许哭泣、发泄出来。如果是对大人,则接纳情绪,与情绪对话、共处。当情绪被看到了,也就消了一半。这需要修炼觉察、接纳的能力。有时,大人也需要单独宣泄。

按下暂停键。当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时,双方都处在情绪中,这时需要大人主动、强行按下暂停键。

闭上嘴,不要说话,深呼吸,离开一会儿,或到另一个房间,或出门。总之,先隔离,冷却情绪。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招数。几轮下来,情绪会得到快速缓解。

及时道歉。当家长的情绪、言语(疾言厉色)伤害到孩子,一定要记得及时道歉。有时,一句“对不起”胜过千言万语,有着神奇的力量。要想情绪的伤害不积攒、不延伸,就及时去化解,让孩子通过原谅放下情绪,卸下负担。

总之呢,道理进去前,先解决好情绪。认识情绪、接纳情绪、调节和控制情绪,是亲子关系中的必修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5句话,希望你不常说
孩子作业写到晚上九点?家长要学会这样引导!
一明心语之十六:亲子教育篇
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下)
孩子发脾气时,需要接纳孩子负面情绪,才能建立有效沟通,并解决问题#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育儿
情商教育的三堂必修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