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邓铁涛:秋季养生的秘密,就在这一个字|活到百岁的智慧

大医档案

邓铁涛 第一届国医大师。

生于1916年10月28日,广东省开平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2009年,被国家人社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国医大师邓铁涛是当代中医界的一个传奇。

他医术精湛,自解放前在香港坐诊开始,从医80余年来,既给徐向前等国家领导人看过病,也为治疗重症肌无力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医方案,还治愈过无数普通人,并在2003年“非典”时期,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专家组组长,为抗击“非典”做出过重要贡献。

除了治病救人,邓老的一生,还在为中医的发展奔走呐喊,每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节点,数次建言献策,挽救中医于危难之际。

邓老自己的养生方法,也是很值得普通人借鉴。如今,102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谈吐幽默。在谈及自己的“长寿智慧”,他说只有一句话:

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

在这个前提下,邓老认为,秋季养生就要突出一个字——收。因为在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渐趋收敛、闭藏,与之相应的,人体的阳气也转趋于里。

如何做到“收”呢?邓老的弟子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邹旭教授曾在总结邓老养生之道时撰文指出,秋季养生的“收”,要做到如下几点。

-1-

作息:早睡早起

邹旭解释说,秋季入夜后,气温降低很快,不宜在户外乘凉太久,以免感受深秋风寒之邪,应该早睡早起,以帮助人体精气的收敛闭藏。

何时入睡呢?中医界公认的秋季入睡时间为亥时,即晚上9点到11点。因为亥时之后就是子时,子时是一天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如果处于睡眠中,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养生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第二天的起床时间,邓老一般是7点起床,起床后先饮一杯热开水,然后做一些养生操:比如梳头,左右手交替共100次;还有按摩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等动作;然后在阳台做八段锦。

不过,关于起床时间,国外研究也有微小的区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7:30起床,因为他们研究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无论如何,起床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2-

洗澡:减少次数



夏天由于天气热,出汗多,人们常常会洗1-2次澡,甚至更多。但在秋季,“燥邪主令”,气候多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快,人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的症状,因此,秋季时,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一定的湿度,减少洗澡的次数和时间。

此外,邓老洗澡还有一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洗澡,每次约10分钟,这是他多年坚持的一个习惯。邓老解释说,“不是绝对的冷和热,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改善微循环,提高防病能力。”所以邓老至今皮肤保持较好弹性,很少老人斑。

需要注意的是,年长者、有高血压的患者,刚开始时注意水的冷热温差不能太大,否则易出现意外,要待身体适应后才可以加大温差。

-3-

秋冻:让身体保持“微冷”


我们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从中医的角度讲,“秋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即秋季衣物的增添不要太快,正确的做法是在人体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渐、少量地增加衣物,这样能够提高身体对气候转寒的适应能力。

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晚秋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适当地接受寒冷的刺激,当然,前提是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否则,过度的“冻”也会惹病上身。

总之,秋天让人体保持适当的微冷状态,可以增加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防病保健。

需要注意的是,“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脚部、颈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4-

运动:选择一些能够安神宁志的项目

▲邓老最爱的运动是八段锦。

秋季的运动,最好选择一些具有安神宁志、帮助精神内敛功效的运动项目,如内气功、静坐等,或者一些稍微激烈的运动项目,年轻人可以选择打球、爬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项目。

邓老最爱的项目是八段锦,他从年轻时起就每天清晨练习。邓老认为,八段锦简单易学,经常锻炼对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各腑脏经络气血的运行,均有显著功效。八段锦不仅适合普通人强身健体,也适合慢性病和危重病患者的康复。

邓老提醒,初学时采用自然呼吸法,动作熟练后逐步采用腹式呼吸,最后达到动作,呼吸,意念有机结合。

(大家可以搜索八段锦相关教学视频学习)

-5-

饮食:多喝水,“酸、甘、润”为主

邓老的弟子邹旭建议,从仲秋至深秋,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毛发干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症状或不适,因此,秋季应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如葱、姜、蒜、韭菜等物,以免助燥伤阴。

总之,秋季养生还是要遵循这些普遍规律:起居有节、饮食有度、适量运动,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养生,知足常乐。正如邓老所说:“知足,贫者亦乐;不知足,富者亦忧。要向上看,不要向上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常不乐怎么能长命?”■

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邓铁涛学习 | 靳士英:邓铁涛的岭南草药情结
回首2003年国医大师邓铁涛引领中医参与治疗“非典”始末
喝中药预防有用吗?适合普通人群吗?用一线实例告诉你
中医养生治未病 邓老名方有传承
邓老千古,医魂永存——沉痛哀悼国医大师邓铁涛
斯人已逝,以承为祭——忆国医大师邓铁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