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循环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循环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药
 
人参、葶苈子、黄芪、枳实、北五加皮、 万年青、党参、三七。
      说明:人参对心脏的作用与强心甙相似,能提高心肌收缩力。人参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对动物大量失血而发生急性循环衰竭,可使心跳幅度异常加大,心率显著增快。葶苈子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黄芪有很好的强心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北五加皮对心脏的作用与毒毛旋花苷相似有强心利尿之用。万年青与 北五加皮两药均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的强心利水消肿功效,并有减慢心率的作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抗休克的作用。三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 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枳实主要成分之一N-甲基酪胺,有强心、增加心输出量、收缩血管、提高总外周阻力,而使左室压力和动脉血压上升的作用.枳实、枳壳有较强和较持久的升压作用.党参能增加心肌的顺应性,使冠状动脉灌注阻力减少,有利于左心室心肌的血流供应,从而改善心肌缺血。
 
        二、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阴两虚,饮凌心肺。
      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乏力,以及咳嗽,喘急,咯粉色泡沫痰等。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黯红,苔薄,脉结代或细数。
      治则:滋补气阴,泻肺行水。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葶历大枣泻肺汤加味。
      药物组成:人参1O克,麦冬1O克,五味子6克,葶历子2O克(包煎),茯苓1O克,泽泻1O克,黃芪15克,川芎1O克,丹参15克,北五加皮10克。
 
    (二)阴阳俱虚,阳虚水泛
      症状: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面目浮肿,小便量少,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体胖大,黯红,苔白滑,脉沉细。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五苓散合四逆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附子10克,甘草10克,葶历子2O克(包煎),北五加皮10克。
 
 
 
 
第二节  心律失常
 
    一、治疗心律失常有效中药及药理
 
      (一)快速型心律失常
中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已有一定的进展,中药单味药的研究,中药复方辨症分型,都取得一定的疗效。人参、冬虫夏草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行气活血药物延胡索也有效,对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均有一定效果。人参皂甙对心动过速有较强的纠正作用,能使心律恢复到正常水平。清热泻火药物黄连、苦参对室性早搏,对房性早搏、房颤都有明显的效果。
      苦参、 人参、 麦冬、黄连、炙甘草、三七、延胡索、甘松、黄杨宁片、 缬草。
 
    (二) 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常用药物为阿托品、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服用。中药活血化瘀药能使血液粘稠度得到了改善,从而使心率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脉迟缓等,都具有中医脾肾阳虚之征,用温阳补肾的中药如细辛、附子、黄芪等温阳补肾,都能提振心律,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细辛、炙甘草、附子、五味子、人参、当归、 黄芪、丹参、毛冬青、三七粉、桂枝。
 
     (三)心律失常中药辨症用药
      中药抗心律失常的运用与中医辨症论治直接相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快速心律失常的中药有:苦参、黄连、莲子心、生薏仁、甘松、郁金、灵芝、常山、元胡索、桑寄生、西洋参、麦冬、枣仁等。
      偏气虚者,神疲倦怠纳减,用人参、黄芪。
      偏于肾虚者,腰酸头昏,可选用灵芝、桑寄生。
      偏于阴虚,口干舌红,可选用西洋参、麦冬、枣仁。
      火热较盛者,口渴苔黄,可选用苦参、黄连、莲子心。
      湿热较盛者,舌苔白腻,可选用生薏仁、常山、甘松、黄连。
      有血瘀之象者,胸痛舌瘀暗,可用郁金、元胡索。
      有脘腹、胸胁胀满,郁闷者,选用郁金、青皮、元胡、制香附等。
      有心悸、失眠者,选用枣仁、夜交藤、生龙骨、磁石等 。
      清热药如苦参、黄连、莲子心、麦冬、郁金等适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
      温热药如附子、肉桂、麻黄、细辛等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以上列举的中药都 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辨症方法辨别症候,效果会更好一些的。
 
      二、心律失常中医辨证论治
 
    (一)阴虚火旺,心脉不宁。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
      治则:滋阴降火,宁心定悸。
      首选方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 苦参20克,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黄芩10克,麦冬10克,郁金10克, 延胡索10克,人参5克,枣仁10, 甘松3克,麦冬10克。
     
    (二)阴阳失调,心脉失调。
      症状: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脉搏常呈结、代、促、疾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其它心律失常)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定悸。
      首选方剂: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药物组成:  人参10克, 麦冬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苦参15克,生地20克,阿胶10克(烊化),甘松3克,延胡索10克。
 
     (三)阳虚寒凝,心脉不畅。
       症状:症见胸闷,心悸,头晕,倦怠乏力,形寒畏冷,四末不温,脉沉迟,舌淡苔白润。(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
      首选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参麦散加减。
       药物组成:制附子10克,五味子10克,人参6克,当归15克,麦冬10克,黄芪20克,丹参15克,细辛3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三七粉3克(冲入),麻黄3克。
 
 
 
 
第3节 高血压 
 
    一、治疗高血压中药及药理
      中药治疗高血压目前不是主力军,但其温和、持久、平稳的降压功能和有效地缓解头痛头昏等症状,还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杜仲除降压外,能保护好心、脑、肝、肾。葛根素还能够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钩藤、葛根、夏枯草、罗布麻、杜仲、黄芩、天麻、决明子、地龙。
 
说明:钩藤是一味很好的降压药,钩藤中主要有效降压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葛根素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氧供的作用,葛根素还能够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大大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对高血压病患者有积极治疗作用。夏枯草具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及脉压的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罗布麻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有效成分主要是槲皮素、总黄酮和碳水化合物。其有效成分引起某些组织释放组胺或直接作用于组胺受体,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杜仲能全面地保护好心、脑、肝、肾,从而达到血压自然回落的目的。黄芩有降压、利尿、镇静作用;黄芩可直接扩张血管,也可能作用于血管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降压。天麻注射液给大鼠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迅速的降压作用,最大降低73%,持续1~1.5小时以上。决明子可使自发性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同时使舒张压明显降低。决明子还是很好的降脂药。地龙有溶栓和抗凝作用,地龙降血压作用,其机理是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部分内脏血管的扩张而使血压下降。
 
      二、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
 
      (一)肝阳上亢
      症状:血压升高,头痛、头晕,面部潮红,烘热,颈项强,心烦易怒,大便略干,舌红,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此治则能缓解高血压病的交感神经兴奋症候。
      首选方剂:天麻钩藤钦加减。
      药物组成:天麻10,钩藤10克,决明子20,山栀10克,黄芩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0,葛根 15克,夏枯草15克,罗布麻10克。
 
      (二)肝肾阴虚
       症状:血压升高,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咽干,五心烦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失眠多梦,舌红降,脉弦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
      首选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15克,知母10克,山萸肉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0克,丹皮10克,北沙参10克,夏枯草15克,罗布麻10克,泽泻10克,茯苓10。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治疗冠心病中药及药理
 
(一)活血化瘀药
丹参、 川芎、三七、 红花、葛根、当归、枳实、赤芍、水蛭、黄芪。
 
说明:丹参是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的功用。丹参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扩张侧支血管,改善缺血区血流量。川芎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减轻心肌病变程度,川芎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类似阿司匹林样作用,但没有阿司匹林的易引起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三七总皂苷具有降血压作用,能扩张冠脉,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耐缺氧能力。水蛭有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等药理作用。当归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可对抗心肌缺血,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枳实有升压、强心、利尿作用。能增加心脑肾血流量,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明显改善心脏的射血能力。赤芍通过抑制凝血酶、抗纤溶酶原、抗血小板聚集等,发挥抗血栓作用。本药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自由基、降血糖等作用。
 
(二)调血脂中药
中药有很多降脂的良药,而这些药对肝肾功能都没有伤害,也没有肌肉损害。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调脂药非常重要,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降脂药有补肝肾,调气血的作用,对于人体气血平衡,防止瘀血阻络,防止冠心病有着良好的作用。
山楂、首乌、草决明、绞股蓝、蒲黄、泽泻、黄芩。
 
二、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滞血瘀型
症状: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治则: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首选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  丹参20克,黄芪2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枳实10克,首乌20克,山楂15克。
 
(二)气阴两虚型
症状: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略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治则: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首选方剂:生脉散加味。
药物组成:黄芪30克,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首乌20克,山楂15克, 葛根20克。
 
 
 
 
第五节  二尖瓣狭窄
 
     一、治疗二尖瓣狭窄中药及药理
      活血化瘀药可以直达病变瓣膜,使瓣膜变得柔软并富有弹性,减慢神经细胞的老化,使受损瓣膜得到修复。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川芎可使病程长、体质虚弱者,生命垂危者减轻症状,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延年益寿。
 
      (一) 控制心衰中药
      人参、葶苈子、黄芪、枳实、北五加皮、万年青、
 
     (二)控制心率失常中药
       苦参、人参、麦冬、黄连、甘松、延胡索、缬草。
 
      (三)活血化瘀药
       丹参、 川芎、红花、葛根、当归、赤芍、水蛭、三七。
 
      二、二尖瓣狭窄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阴两伤,血虚挟瘀。
      症状:呼吸困难,发作常以运动、精神紧张、性交、感染、妊娠或心房颤动为诱因,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数或结代。多见于二尖瓣轻度狭窄早期
治则:益气养阴,养血活血。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四物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30克,三七3克(粉剂冲服),当归10克,红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生地黄15克。
 
 
    (二)气阴两虚,饮凌心肺。
      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乏力,以及咳嗽,喘急,咯粉色泡沫痰等。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红,苔薄,脉结代或细数。
      治则:滋补气阴,泻肺行水。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葶历大枣泻肺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1O克,麦冬1O克,五味子6克,葶历子2O克,茯苓1O克,泽泻1O克,黃芪15克,川芎1O克,丹参15克,北五加皮10克,万年青20克。
 
     (二)阴阳失调、气血虚弱。
      症状: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脉搏常呈结、代、促、疾等。舌质瘀暗,舌苔白薄。多见于心律失常。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定悸。
       首选方剂: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药物组成: 人参10克, 麦冬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苦参15克,生地20克,阿胶10克(烊化),甘松3克,延胡索10克。
 
 
 
   第六节   扩张型心肌病
 
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中药及药理
 
    (一) 控制心衰
      人参、葶苈子、黄芪、枳实、北五加皮、万年青
说明: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左心功能衰竭,有效的控制心力衰竭至关重要。人参具有强心作用。人参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并能抗心律失常。葶苈子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有效的控制心衰。黄芪有很好的强心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黄芪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可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万年青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兴奋迷走神经,使心动振幅及频率起变化。北五加皮有强心利尿之用,其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相类似。
 
    (二)抗心率失常
      苦参、人参、麦冬、黄连、 甘松、
说明:扩张型心肌病常见心律失常,有有效的药物控制心律失常也很重要。苦参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人参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能抗心律失常。黄连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都有明显的效果,甘松对心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三)抗心纤维化
       黄芪、 丹参、 川芎、苦参、三七。
      说明:心肌纤维化为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病理特征。间质纤维化越重、肌原纤维减少和稀疏化越明显,心功能指标越差,心力竭衰越严重。近年来中医药改善心肌纤维化,抗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逐渐深入,有很多好的苗头。
 
      二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阴两虚,饮凌心肺。
      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乏力,以及咳嗽,喘急,咯粉色泡沫痰等。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黯红,苔薄,脉结代或细数。
      治则:滋补气阴,泻肺行水。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葶历大枣泻肺汤加味
      药物组残:人参1O克,麦冬1O克,五味子6克,葶历子2O克(包煎),茯苓1O克,泽泻1O克,黃芪15克,川芎1O克,丹参15克,北五加皮10克。
 
    (二)阴阳失调、气血虚弱。
      症状:症见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脉搏常呈结、代、促、疾等。(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其它心律失常)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定悸。
      首选 方剂: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药物组成:  人参10克, 麦冬10克,黄芪15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苦参15克,生地20克,阿胶10克(烊化),甘松3克,延胡索10克。
 
     (三)气阴两虚,瘀阻经脉。
      症状:心悸易惊,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气阴,养心安神。
    首选方剂:生脉饮加味。
       药物组成:人参10克, 麦冬10克,黄芪15克 ,五味子6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川芎10克,三七粉2克冲入。
 
 
 
第七节 心肌炎
 
     一、治疗心肌炎中药及药理
 
    (一)抗病毒中药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主要为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随着病程的进展,病毒感染可激发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所以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抗病毒的中药都是清热解毒药,部分药物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
      金银花、连翘、黄芪、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山豆根、穿心莲。
说明: 金银花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还能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并有抗炎解热、抗内毒素作用。连翘可清热解毒,具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作用。板蓝根具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对出血热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蒲公英抗病毒作用确切,并具一定的抗菌作用。抑制柯萨奇病毒的有山豆根、败酱草、苦参等;黄芪有抗病毒,调节免疲功能,能解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性肌力的作用,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结合常规支持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山豆根、败酱草、苦参等能抑制柯萨奇病毒。大青叶、 穿心莲、紫花地丁、贯众都是很好的抗病毒中药。
 
   (二)抗心律失常中药
      心律失常的纠正在于心肌病变的吸收或修复。一般轻度心律失常如早搏、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多不用药物纠正,而主要是针对心肌炎本身进行综合治疗。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心律失常,严重传导阻滞都应迅速及时纠正,否则威协生命。早搏以室性为多见。多为多源性,频繁性早搏,或形成联律。
      黄芪、人参、麦冬、苦参、炙甘草、 黄杨宁、三七、甘松、黄连、山楂、万年青。
 
     (三)治疗心衰中药
       治疗心衰的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强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扩血管,以及用利尿剂利尿。这些治疗的确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这种疗法仍然有很高死亡率。中药可以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器官功能退化,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有发展前景的,
     人参、 葶苈子、黄芪、枳实、北五加皮、万年青、党参、三七。
 
    二、心肌炎中医辨证论治
 
   (一)心肌炎初期——风热在表
      症状: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风热在表治疗不当,就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
      治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首选方剂: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20克,牛蒡子10克,贯众10克,黄芪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太子参15克,穿心莲15克。
 
      (二)心律失常——气阴两伤,心脉失调。
      症状:心肌炎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症见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脉搏常呈结、代、促、疾。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定悸。
      首选方剂:炙甘草汤加减。
      药物组成:炙甘草10克,人参8克,麦冬10克,生地20克,黄芪30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苦参20克, 黄连3克,川芎10克, 甘松3克。五味子10克。
 
 
    (三)心肌炎慢性期——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心肌炎慢性期是指患心肌炎时间已久,临床症状反复变化或迁延不愈,此时的中医辨症多为心脾两虚,气阴两虚,这一阶段的治疗,是以扶正为主。
      症状:胸闷、心悸怔忡、乏力、易出汗,纳减,睡眠不安,舌淡红,脉细弱。
      治则:益气补血,安神定志。
      首选方剂:生脉饮合归脾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24克,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玉竹10克,当归10克,茯神15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10克,山药15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律失常早搏中医方剂
“阳”后心慌气促,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治心率失常的方子,我选这一张讲给你!我仔细说,你仔细学
治心律失常单方验方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中药
病毒性心肌炎,该如何养心复脉?一个奇效良方,保护心肌免受损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